第753章 三皇承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两者命理相克,若非如此,无法一击得手!”  

“原来如此!”  

大殿之内,另外数位圣皇略微推演,顿时目光了然。  

这位三界伏魔大帝和蚩尤的确是本命互克。  

这是一张王牌!  

数位圣皇只当王渊谋划深远,实际上王渊也只是随机应变。  

当年相助这位三界伏魔大帝成道,王渊的确只是一念之善,凭他当时道行,哪里能推演出关羽和蚩尤本命相克。  

蚩尤之事在王渊眼里,并不是什么大事。  

三皇大殿之内,气氛此时明显轻松了很多。  

“算起来蚩尤这厮也算是孤的宿敌,当年五马分尸都未曾将他斩杀,这些年反而越挫越勇,成为魔道第三位圣人,孤也没能想到他会有这种造化!”  

轩辕圣皇满是感慨。  

“好在他的不朽魔躯被重创,就算是证就混元圣人,短时间之内难以离开毁灭魔域,得小心雕琢不朽魔躯!”  

旁边炎帝只是抚须轻叹,炎帝当年退位之后,也曾颇为看好与蚩尤,并将一部分部落托付,只是蚩尤后面所走的路数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最为令他可惜的还是为求胜利,堕入魔道的做法。  

炎帝神农氏当年并不是很排斥巫门,相反因为主导多族融合,对诸族都是一视同仁。  

只是蚩尤后面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他失望不已。  

人族当是根基立下,蚩尤只要稍微仁厚一些,安抚下诸多大部落,便有希望继承炎帝之志,一统八荒。  

然而蚩尤的手段太过于酷烈,可以成为霸者,却成成不了皇者。  

轩辕更为仁厚,有皇者之风。  

和数位圣皇,乃至于坐下的火云洞帝君略作感叹,最终众人的目光悉数回到王渊此行的目的所在。  

三位圣皇,数位帝君目光悉数落在王渊身上,等待着王渊最后的答复。  

沉思片刻,王渊给了肯定的答复:“火云洞诸位贤者介入澄海界大劫,朕作为人族大帝,并不反对!”  

“另外也包括诸位进入澄海界中尝试积累证道!”  

“不过吾也希望,诸位人族先贤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王渊语速不疾不徐,双眸中平静依旧。  

天皇伏羲邀请他前来火云洞做客,主要为的便是此事。  

澄海界晋升之事半公开后,自然引来了火云洞诸位圣皇的注意。  

一座即将晋升的巅峰大千,完全有投资的资格。  

不过碍于天皇伏羲和王渊的颜面,诸位圣皇不像其他大势力,而是准备先行和王渊商议一番,听一听王渊的意见。  

毕竟,据天皇伏羲所言,澄海界的天道神器掌握在王渊手中。  

澄海界某种程度可以认作为紫微帝君的主场。  

若是贸然介入此中,若无这位紫微帝君点头,难免事倍功半,而且还要费力不讨好!  

若是有这位紫微大帝点头,事情就要好办的多。  

只是未曾想王渊如此爽利。  

“道友请说!”炎帝神农氏眸光望来,脸上也多了一两分意外。  

这个时候大殿之内诸位圣皇俱都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这位新晋的混元大罗金仙。  

王渊笑道:“很简单,只是需要的时候还请三位圣皇,帮我拦住三位对手即可!”  

“嗯…”  

闻言,三位火云洞圣皇俱都是面容一怔,见三位圣皇目光望来,王渊便道:“具体是谁,暂时不便透露,但我可以与三位圣皇约定,此事定不会触及人族底线,也不会折损火云洞根基!”  

“这样啊…”  

天皇伏羲目光垂下来,循着其他两位圣皇意见,其实他心中有所猜测。  

不过这件事情,对他而言,并不难。  

王渊仍旧是神情不变,等待着三位圣皇商议之后的决定。  

伏羲圣皇猜的没有错,他实际上便是为孙氏证道而布局。  

澄海界固然潜力无尽,只是王渊已经有了玄天道界,而且还有万阳道界,圣道界,青阳道界三大起源道界,多上一个澄海界作用不是很大。  

不如用来换取一点实在的。  

这也是共赢。  

某种程度,他和火云洞三皇关系密切,火云洞得利,对于他而言并不是坏事。  

不过,将此事和三位圣皇做个交易,到底只是他突然兴起的想法,对于孙氏证道,王渊另有自身的安排。  

重点还要看他自身。  

若他道行更进一步,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商议片刻,三位圣皇便是下定了决心,答应了下来。  

澄海界对于王渊而言,只是鸡肋,但对于任何大势力而言,都是不能忽视的关键焦点。  

一座巅峰大千,若是顺利完成晋升,必然是能够带动众多强者晋升。  

哪怕是混元圣人参与其中,都能从中通过系列微操,获益巨大。  

合作达成之后,众人便是敲定一些细节,互相交换一些手中掌握的讯息。  

就澄海界之事达成了一致之后,三皇大殿之上的气氛越发热烈,三位圣皇有意邀请王渊论道。  

同为混元级数强者,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三位圣皇也有意借此探一探王渊的道行,但被王渊婉转拒绝了。  

固然,王渊也很想与主位面的混元圣人交流一二,只是他目前重心仍要在玄天道界当中,暂时本体也无法投影过来。  

以化身之尊非但无法过瘾,反而可能被虐,王渊自然是不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