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天地之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渊落脚的地方,其实靠近与海滨。  

远处是一片混沌水灵形成的汪洋,被混沌祖炁侵染的水灵力量,宛若混沌之海,汪洋浩瀚。  

这一日,有两位在海中生活的时间神路过海滨。  

这两位时间神也看到了那大片的混沌云团。  

这两位时间神立时站定,双眸十分奇异。  

其中一尊周身遍布着灰斑色龙鳞,下身呈现出古怪的龙尾,手中握着权杖的神祗与另外一尊周身缭绕着火红色鳞片的时间神对视一眼,它率先打招呼道:  

“这位道兄,不知如何称呼?”  

“本座名曰混沌!两位尊神路过这片天山,要去往何处?”  

混沌云团之内,王渊睁开灵性之瞳,这灵性之瞳充斥着空泛的道性,如同九天天道,冰冷而无情,却有着人性的温润与灵动,两者矛盾无比的融合在一起,圆融无暇。  

只是这一点,便是让两位时间神大为惊讶。  

这必然是一位道行十分了得的混沌生灵。  

“本神是阴半,这位是锥,我等二人听闻南边有宝出世,特意赶去瞧个热闹!”  

“没想到在此荒芜之地,瞧见了混沌神,不知可愿意结伴一游?!”  

那名为阴半的混沌古神面容和善,介绍二神的同时,顺便向王渊发出了邀请。  

“两位尊神的好意,本身心领了,只是本神尚要修行,并不想要远游!”  

清灵平静的声音从混沌云团之内传出,这不禁让两位时间神有些扼腕,旋即打了个招呼,化作两抹时光掠去。  

速度极快,转瞬消失不见!  

“时间神,这混沌中孕育的时间神很多吗?”  

混沌云团之内,王渊此时心神有些古怪。  

这两尊混沌生灵中孕育的时间神很强。  

至少是相对很强。  

在这片混沌道界,王渊还没到过证就金仙道果,凝聚天地本源的混沌生灵,包括前来找事,被他吞噬的一部分混沌生灵。  

但眼前这两位都已经凝练时间本源,在混沌道界,不知道是何位阶,但可以说是等同金仙。  

王渊不知道金仙在这片混沌道界算强还是不强,但王渊觉得应该算是相当不错了。  

数百年来,他的混沌云团急速扩张,还没见过金仙位阶的混沌生灵。  

这两位凝聚时间规则的混沌生灵算得上是唯二。  

王渊脑海中诸般念头只是转瞬闪过,继续沉下心来,继续扩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至于两位时间神口中的南方有宝,他现在一点想法也没有。  

他现在不缺宝贝,缺的只是道行与积累!  

海滨这座天山周围,王渊继续扩张,那些扔出去的祖炁灵种不时有一些会回归混沌云团。  

回归混沌云团的情况大部分是这些混沌祖炁因为特殊的情况给混沌生灵,混沌神祗破灭了,只能带着凝聚的一些混沌神髓返回本体。  

但哪怕是只是带回来一部分,也让王渊本体快速壮大。  

也有一部分是有着特殊的际遇,混沌云团快速膨胀到了极致,拖回来小半个大陆的混沌云团!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王渊的混沌云块真身逐渐化为了一片巨大无比的混沌大陆。  

体量庞大之后,彻底解封大罗道果,业已然是水到渠成。  

只是这一次解封大罗道果之后,王渊并未曾以元始之神真身彻底融合混沌云团。  

固然,彻底融合混沌云团,能够破纪录的完成这一次轮回模板的功德执念,获得时空,虚空等大道规则。  

但问题是王渊现在已经不差再领悟两条大道玄奥。  

大道玄奥领悟的再多,对他而言,无法起到质的变化。  

但若是以混沌为母胎,重新蕴养元始神人之身,王渊有数成把握让元始神人之身更进一步蜕变。  

这很像是元始之神修行的特殊环境。  

类似于元始天王孕育的混沌之壳。  

这混沌云团内所孕育的天地之精,也异常神妙,王渊至今未曾参悟完整。  

“另外,就算是不融合混沌神魔模板,最终依靠着混沌之灵的力量,也能领悟混沌,虚空大道玄妙,只是耗时久一些而已,那有何妨?”  

王渊撑得住气,他将自身强横元始之神真身暂时封印入混沌云团深处,吸纳着混沌云团内暴涨的天地之精。  

那数目而繁星的清灵灵炁之种和地浊祖炁之种比他掌控的一元灵种数目还要多一些。  

许多灵炁道种蕴含着诸般大道神妙。  

譬如有一些混沌灵炁炁种,能够大幅度增强自身元神纯度。  

比如一道名曰赤混灵炁炁种的力量,又能增强自身对大道的感应,凝练这种祖炁,便能获得天地大道的一些青睐。  

譬如又有一种真阳炁种,它至刚至阳,能融合元始神人真身体内,让元始神人真身骨骼韧性再次增强。  

这混沌云团就像是一个未曾挖掘的宝库。  

“还有,其中有几种灵炁炁种组合起来,似乎能够凝聚出一些奇妙的天地器物!”  

“或者说是可以凝聚成天地神器!”  

在进一步挖掘诸多天地灵炁炁种之后,王渊察觉到了更多的玄妙,正好这一次他的数件天地灵宝业已然带了过来。  

念头一动,只见他周身浮现出一座十层光辉流转的玲珑神塔,它原本呈现出乳白色,随着王渊祭炼,变成了纯澈的藏青色,比纯粹的青铜还要苍翠。  

除了这件玲珑神塔,还有一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