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大典开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经典,最快更新!  

崇政殿中,王渊早已经察觉到了苍穹之上天道神力流淌的痕迹,只是他倒是没有想到玉皇大帝竟然当真准了他的青辞,敕封他为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虽然只是个正七品,离原本正常的正八品削减了一品,但对他而言,的确有不少好处。  

“这玉皇大帝到底在想什么,难道想要雪中送炭?”  

王渊心头猜测。  

大宋神朝晋升七品神朝的消息早已经传了出去。  

以天庭的耳目,玉皇大帝想要知晓并不难。  

甚至还可以推测出他如此急切想要想要晋升七品神朝背后的一些因素。  

天庭提前敕封他一个七品帝君位格,的确可以帮他削减不少神朝晋升的道劫。  

气运泽被之下,神朝帝君不受劫数侵染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只是以王渊道行,倒算不得什么雪中送炭。  

想了想,王渊还是自御座之上起身。  

“臣,赵渊,接旨!”  

大宋神朝名义上还是天庭之臣。  

王渊自然也不会拒绝这等好事。  

他头顶大片云光浮现,顿时将头顶的天庭符召,以及天庭赐下的一部分周天星辰神权融入自身紫微帝君位格之内。  

天庭并未直接赐予帝君位格,而只是将天庭掌控的周天星斗权柄赐下一部分。  

这一部分融入王渊凝聚的紫微帝君权柄上,周身顿时有玉磬钟声响起,似檐前滴水,又似天道谐奏,无数恢弘新光在他周身浮现出三百六十五颗太白主星虚影。  

四时节气,日月阴阳,万千鬼神臣服朝拜的景象以随之出现。  

紫色帝气如瀑布一般自头顶散发开来。  

紫微帝君位格在瞬间正式突破了六品神朝帝君的极限,踏足第七品。  

那弥漫开来的诸多神道伟力凝聚的神权奇象,实则也是神道大罗晋升的异象。  

“恭喜陛下登临四御天帝之位!”  

旁边,田单面容大喜。  

四御天帝,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勾陈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后土承天皇祗!这在地仙界诸域都是大为有名。  

这是天地间仅次于位格玉皇大帝的四大天帝!  

天庭敕封自家帝君为北极中天紫微大帝,此乃至高荣耀!  

还未走远的灵河道宗众人见状更是呆若木鸡,目光更加暗淡,只有灵鸿子神情稍微好些,这代表他所做的决定并没有错。  

一旦等这位被敕封为北极中天紫微大帝,成功执掌权柄,到时候再自首,恐怕灵河道宗上下难免在斩仙台上走一遭。  

现在只有还有一线生机。  

浩荡异象之下,诸多神朝文武星君,神主也纷纷自各自神司赶来。  

神朝帝君被加封七品天帝位格,对于整个神朝而言,意义太过于重大。  

遮奢权柄,无量造化自此而来啊。  

众神激动,纷纷求见,王渊略微接见之后,便将这群比他还要激动的仙神全部赶了出去,让自身重新清净一二。  

“那位玉帝真是小家子气,敕封也是如此斤斤计较!”  

王渊感知着头顶深处投射而来的天庭气运,略微摇摇头。  

虽然敕封他为七品帝君,但天庭付出敕封成本却是并不多。  

也就堪堪一个七品帝君的待遇。  

那位玉帝看的很准,知晓大宋神朝气运积累已经足够,只是赐下了一部分周天星斗权柄,帮他凝聚七品帝君神位。  

不过也看得出来天庭的确不是很富裕。  

若非他已经到了七品边缘,阻止不住,天庭未必会顺势赐下四御位格!  

但这份人情,王渊还是得承了。  

好处就是好处。  

无论如何计较,都不能忽略。  

只能说这位大天尊长袖善舞,更会当家!  

在崇政殿呆了数天,王渊便是逐渐感应到神朝七品晋升大典的仪式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当即起身从崇政殿内走出,远处只见太阳星的光辉堪堪从天地升起,太初紫气弥漫苍穹。  

正是吉时已至。  

只是冥冥虚空当中,无边黑气也在凝聚。  

绵绵若絮,更有种种微弱异兆一闪而逝。  

森森杀机从中凝聚成型,让整个神京在温暖的夏日清晨,也分外清冷。  

王渊略微皱着眉头,他从中感应到了一丝凶险。  

“若是宓妃在此就更好了!”  

他心中暗道,他倒不是想要借助天皇宫的力量渡过这七品神朝晋升道劫,而是在晋升七品神朝这般关头,无法与宓妃共享这般盛事而感到可惜。  

帝后宓妃这个时候应该还在光明阁內,正在锤炼道母神体,以固道行。  

只是虽然没有了宓妃,其他天妃却是款款自后庭中走出,一个个盛装而来。  

贤妃石氏,德妃曹氏,淑妃冯氏,以及其他九嫔天妃许氏,司氏纷纷从中走出。  

莺莺燕燕,或是雍容,或是端庄,或是冷艳,诸妃艳冠群芳。  

见到王渊,俱都是目光闪亮中,带着一丝尊敬。  

“妾身等拜见陛下!”  

“不必如此,随朕前往景灵宫,神朝晋升大殿马上就要开始了!”  

王渊挥挥手,不远处刘太后带着小凤凰也自远处现身。  

众人汇合,一行人便是盛装朝着景灵宫而去。  

此时景灵宫早已经变化巨大,通天建木的一根主干伸过此方,无量天地灵机汇合三元神力灌注,形成了一处处类似于洞天福地一般的本源神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