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妖魔禁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影。  

一枚灵符,灵动无比!  

“五百小功!”  

王渊神色变了一变,将这玄黄符凝聚成一道灵符,总共消磨了他六百小功。  

继续!  

功德金轮此时在飞速缩水,一道道功德之气如同瀑布一般灌入玄黄符。  

在王渊眼角抽搐的目光中,一身功德之气在飞速消耗,直到那功德金轮缩小了小半圈。  

只见,玄黄符嗡嗡轻鸣,玄黄光辉大涨,几乎是在中丹田道气旋涡深处,形成一座如实质的九层玲珑宝塔。  

玄黄真符成型了!  

玄黄真符兀自成形,顿时飞出体内,在头顶化为一座九层玲珑宝塔,垂落道道玄黄色神光护持住全身,王渊感觉到玄黄神光之下,元神不禁轻灵了许多。  

周身杂念煞气被缓缓驱逐。  

“有用!”  

王渊感知到这种变化,顿时神色微微诧异。  

这玄黄符看起来比单纯的功德金轮更加好用。  

玄黄符护体,万魔不侵,心魔难起。  

就是太过于消耗功德了!  

足足三千小功!  

王渊面色有些苦大仇深。  

九千七百小功,转眼缩水,再次变成了六千一百小功。  

“缩水就缩水吧,但愿能助我顺利晋升真君境界!”  

王渊目光逐渐恢复,若是能够顺利晋升真君境界,一切都是值得的。  

王渊重新开始调理灵机,准备元神出窍,开始突破。  

当他周身法力道气调整至完美无瑕状态之时,王渊感觉投身一切变化全然消失,自身元神凝聚在紫微神阙之内。  

头顶无垠星空出现。  

观想之中,如同天上无穷滚滚星河加身,此时一颗神胎如同十月怀胎,终于足月。  

剩下的自然就是分娩。  

这一点《玉石洞极经》上有记载,上面有数种出窍的法门。  

其中一种就是其中丹气出窍,强行带着元神出窍。  

再譬如主动承接风火雷三灾的洗礼,元神出窍。  

但这种通常太过于暴力,一不小会被废掉元神。  

但也有好处,自主吸引风火雷三灾的出现,可以锻造元神,为真君境渡三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渊元神融入了先天紫微星光,凝聚成了先天紫微元神,元神坚固,远超寻常道人。  

其次王渊还可以借助紫微星的牵扯之力,顺利元神出窍。  

原本按照王渊的想法,是利用紫微星的牵扯之力,直接灵元神出窍。  

但练成了玄黄符之后,王渊又忍不住想要试一试引动三灾之力,一试元神坚韧?  

自己引动一缕罡风,这并不困难!  

王渊元神凌空画符,一道风灾符在紫薇神阙中出现,这一道符箓兀自出现,头顶顿时有一缕锐利罡风从顶门汇聚。  

猎户小屋里,若是有人在此,定能骇然发现,王渊周身祥瑞云光霎时在背后出现,头顶却有一朵小小乌云,乌云中风雷交织。  

黑风包裹!  

风乃罡风,其利如刃,其锐如锥,透入顶门,一时三刻,穿音串诸骨节,直至涌泉,肢体发毛,俱是战栗起来,便是王渊周身祥云忍不住都是一阵飘荡。  

“这风灾也不是特别可怕的样子!”  

王渊身形站在泥丸宫内,头顶狂风如无数细密锉刀,割裂元神。  

痛则是极痛。  

但并无《玉石洞极经上》记载,元神如同狂风中沙堆,即将散架一般的恐怖感觉。  

只是一会儿就过去了。  

王渊感觉周身被罡风炼化了一部分杂质,整个元神如同一点紫色星光。  

事实上,王渊察觉,他无论法力道气,还是先天紫微元神,经历过了功德模板道韵锤炼之后,早已经非同一般,兼顾异常。  

“那就试试引火符!”  

紫微神阙中,祥瑞云光驱散头顶乌云,元神再次凌空画符。  

嗤嗤!!  

这一次头顶出现一缕火星。  

这毒火恐怖至极,从脚底涌泉用处,火星灼烧五脏六腑,冲上紫微神阙元神,只是还未曾冲上来,顿时被紫微神阙中的紫光湮灭。  

那紫微神阙妙用非凡。  

但这毒火却是给王渊带来了不少“新鲜”感觉!  

火烧火燎的感觉,让王渊几乎“痛哭”出声。  

周身四肢百窍,毒火冲刷,如同炉火中锻造的金玉,但是王渊能够察觉到。  

自身恢复,重塑的速度更快。  

毒火烧毁了经脉,法力道气扑上来,瞬间将它恢复,重塑。  

毒火烧枯了精血,血肉干枯,体内补天符吸纳天地灵机,灌注生机,同样令自身重生的精血肌肤,变得更加具有生机。  

毒火摧毁了骨骼,法力道气也开始在毒火中重塑骨骼,骨骼在法力道气之下,甚至带上了点点金玉之色,更加坚韧。  

等毒火过后,王渊分明感觉到自身有一种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这种变化,无疑让王渊备受鼓舞。  

很快划出了引雷符,借乾坤八卦阵之力,引来雷霆锻体。  

片刻之后,王渊终是感觉到先天紫微元神在天雷之下,终是壮大到一定程度,元神随之一跃而出。  

“成功了!”  

王渊发觉,这已经是第二天的白天了。  

周围日光浓郁,天地间如同一片无穷火海,脱离出躯壳,像是没有了保护,暴露在那日光之下,几乎要被烤成飞灰。  

“阴神!”  

王渊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  

刚刚突破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