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杨莲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否则以他的脾气,怕是早就忍不住将这些不知上下尊卑的仆役一巴掌拍死了,与杨莲亭爆发正面冲突了。  

曲洋反应极快,立刻恭声说道:“风雷堂香主薛平奉勾结曲洋,叛教谋逆,属下奉贾堂主之命将他押来总坛受审。”  

紫袍侍从冷哼一声,说道:“这么冷的天就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便要打搅总管大人休息,真是不知所谓!总管大人说了,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就地格杀,不需要带回总坛!”说罢就要离开。  

曲洋在衡山城呆了这么久,见多了刘正风与朝廷官员打交道的过程,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当即快走两步,追上前去,将从魔教教众身上搜刮来的银票悄悄塞了过去。  

那紫袍侍从只用手一搓,心里就大概有数,神色顿时缓和了下来,说道:“兄弟,你这是做什么?”  

曲洋强忍着心中恶心,学着刘正风的模样,笑道:“劳烦老兄你大晚上的受冷挨冻,些些微礼,聊表歉意。”  

紫袍侍从笑道:“都是为教主和总管大人做事,我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受些冷挨些冻,又算得了什么。”  

瞥了一眼旁边的薛香主,提点道:“自从任我行那恶贼从西湖地牢逃出来之后,我圣教当中有不少暗藏祸心的叛徒与他勾结到了一起。光是长老,这段时间已经被拿下了三个。贾长老想要立功,只这一个风雷堂香主,分量也太轻了些。”  

曲洋这才明白自己遗漏在了哪里,念头一转,很快就有了主意,顺着这紫袍侍从的话,说道:“不瞒老兄说,这薛平奉是小弟亲手抓住的…”  

紫袍侍从露出了然之色,笑道:“原来如此。这功劳放在贾长老身上,不值一提,但放在兄弟你身上,倒也够用,这一个香主之位是跑不掉的。”  

曲洋说道:“老兄,我一直听人说总管大人他堪比伯乐,有识人之明,凡是得他指点之人都大受裨益,不知小弟能否有这份荣幸?”  

说着,又从掏出一把银票递了过去,说道:“我知道,大总管他日理万机,未必有空。老兄只要帮我传句话,成与不成,都绝不敢忘老兄好处。”  

紫袍侍从见曲洋得寸进尺本来有些不悦,但看见曲洋递来的那厚厚的一摞银票,顿时眉开眼笑,目光扫过薛香主,问道:“他是风雷堂的香主?童百熊的手下?”  

曲洋点了点头。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本。  

紫袍侍从说道:“这区区一个香主哪来的胆子和反教大逆勾结在一起?他背后定然是有人指使,李兄弟,你觉得呢?”  

曲洋愣了好一会儿,直到紫袍侍从眉头紧皱面露不耐,才赶忙点头说道:“老兄你说的在理。”  

紫袍侍从说道:“这就对了。童百熊那老儿平日仗着教主善待于他,一直倚老卖老,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总管大人早就怀疑他包藏祸心,你能发现此事,实属大功一件。教主和总管大人定不吝奖赏。你且等着,我这便去禀报给总管大人。”  

曲洋看着紫袍侍从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眼旁边的石破天,心中想道:“日月神教威震江湖数百年,怕是要到此为止了。”  

童百熊是东方不败的救命恩人,也是东方不败接掌日月神教大权之后,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的人,为此甚至当场杀了朱雀堂的罗长老。  

杨莲亭在不知道任我行向问天武功尽废的情况下,不想着收拢人心,还在那里搞栽赃陷害排除异己,日月神教怕是离衰亡已经不远。  

杨莲亭对童百熊的杀心显然很急很重,那紫袍侍从进去不过片刻,就又快步走了出来,笑道:“李兄弟,总管大人听说了风雷堂之事,甚至着急担忧,让你立刻进去,将此事详细禀报给他。你随我来。”  

曲洋朝石破天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找机会动手,拎起薛平奉跟在紫袍侍身后往里走去,穿过牌楼到了一处大门外。  

另有两名紫衣人将三人引入后厅,说道:“你们且在此等着。”  

曲洋应了一声:“是!”将帽檐往下压了压,他当初在魔教的时候,没少和杨莲亭打照面,担心杨莲亭会认出他来。  

过了片刻,只听得脚步声响起,步声显得这人下盘虚浮,无甚内功。  

一声咳嗽,屏风后转出一个人来。  

曲洋抬头望去,只见这人三十岁不到年纪,穿一件枣红色缎面皮袍,身形魁梧,满脸虬髯,形貌极为雄健威武。  

正是日月神教的大总管杨莲亭!  

杨莲亭眼力极佳,反应也极快,几乎是在曲洋抬头的瞬间,就认出了曲洋的身份,面色一变,慌忙向后退去,张嘴就要呼救。  

但,曲洋的速度更快,他在确认来人就是杨莲亭之后,立刻咳嗽一声,冲上前去,连点杨莲亭数个穴道,将他擒了下来。  

石破天收到信号,身形一闪,扑向了跟在杨莲亭身后的四个紫袍侍从。  

杨莲亭从没想过会有人敢擅闯黑木崖,带来的人都是平日里用得顺手的手下,揣摩心思拍须溜马还行,但武功就不值一提了。  

更别说,还是在石破天身边。  

那四个紫袍侍从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石破天点住了穴道。  

曲洋没想到这一切竟会如此顺利,脸上满是喜色,笑道:“杨莲亭,你可认得我?”  

杨莲亭落到曲洋手里,脸上却是不见丝毫慌张,昂然道:“曲洋,你先是投奔五岳剑派诋毁我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