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大局将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周辰而言,这枚足足有着上亿颗星辰大小的三生石,也是难能可贵的神物仙材了。  

以周辰那源自元始天尊的炼器传承,他完全能够以这块三生石来炼制出一件顶级先天灵宝来。  

然而即便如此,周辰却是也没有夺取这枚三生石的打算。  

三生石,顾名思义,便是蕴含着前生、今生、来生,三生三世力量的石头。  

对于身家丰厚的周辰来说,他眼下已然并不缺少这些先天灵宝。  

不过换做是他的弟子方寒,那这块三生石的作用就弥足珍贵了。  

方寒完全可以借助这枚三生石,明悟前世今生,以此觉醒他身为永生之门器灵的本质,使得修为正是突破桎梏,晋升到仙王的境界。  

因此即便这枚三生石再过珍贵,周辰也不打算与方寒相争了。  

“臭小子,还不过来将那块石头收了!”  

满含欣慰地看了一眼方寒,周辰笑骂着相方寒神念传音道。  

“师父…”  

耳中甫一听到这始终铭记在心的声音,方寒不由得呢喃一声道。  

方寒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这枚三生石的珍贵之处,然而师父周辰却是因为他而放弃了这尊诸天神物,又如何不令他为之动容。  

“师父,弟子先将这枚三生石炼化,然后再来拜见师父!”  

口中长啸一声,方寒当即从他自身所开辟的元界里面升腾而起。  

“永生之海,降临!”  

但见方寒双手一举,立刻无数的永生之气再度降临,在他的头顶,凝聚成了一个千百亿万光年的大海洋。  

然后海洋之中的‘海水’组成了一条条秩序锁链,最后凝聚成了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朝着那枚三生石笼罩了过去。  

准备将其炼化吸收,好使得自身修为实力彻底突破到仙王的境界。  

与此同时,方寒的声音也使得华天都彻底从失神当中清醒了过来。  

华天都原本以为周辰乃是一尊不曾留下传说的不世仙王,然而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周辰与方寒两人之间竟然是师徒关系。  

一时之间,华天都的心中不禁衍生出了种种杂念。  

既有对于周辰和方寒师徒两人的愤恨,又有对于周辰实力的恐惧。  

亲眼见得应天情不明不白的死在周辰手下以后,华天都的心中已然明白,他自己恐怕根本不是周辰的一合之敌。  

虽然华天都想不通,周辰既然是方寒的师父,为何还会对他留手。  

不过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华天都即便是再不愿意招惹周辰,他也不得不出手阻止方寒得到那枚三生石了。  

手中有着第一枚三生石的华天都自然知晓,倘若让方寒得到这第二枚巨大的三生石以后,方寒必然能够成功突破到仙王的境界。  

到了那个时候,他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彻底失去与方寒抗争的资格了。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不拼命搏上一搏,反正大不了身死道消罢了。  

“三生驱三生!石驱母石!感应!元始神道,三生误会,缘定三生!  

我的三生石是这块三生石是母石,谁都阻止不住。”  

但听得华天都的口中传出了一声凄厉大喝,他眼中的双眸已然变得血红一片了。  

与此同时,悬挂在华天都胸前的那枚小三生石,立时间浮现了出来,猛烈旋转,呜呜作响。  

刹那之间,便将一股无形无质的力量,传递到了大三生石的上面。  

那被方寒封印住,眼看要落入纪元神阵之中的大三生石,突然之间,光芒大作,力量如潮,简直和一尊疯狂了的仙王相差不多。  

猛然一个震荡,便炸开了方寒的封印,朝着华天都所在的方向飞了过去。  

“想跑?哪里这么容易?”  

方寒看见三生石炸破封印,飞了出去,脸上丝毫不动,仍旧是一切都在掌握的姿态:“给我回来,永生之海,再度降临!”  

因为与师父周辰一同分刮了永生之门里面,前两次所喷涌出来的诸天神物,方寒的法力已然越来越发接近于仙王境界了。  

而华天都则是接二连三的遭受周辰的攻击,虽然周辰并未打算直接将华天都镇杀,但是华天都已然受到了不清的创伤。  

此消彼长之下,原本修为相当的方寒和华天都,自然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伴随着方寒所施展的大命运术再次怒吼,永生之海里面的海浪越发地汹涌了起来。  

好似要将虚空当中所有的黑色风暴尽数淹没,以一己之力终结整个天地大破灭的量劫那般。  

无数宛若雪花一样的符箓从虚空当中衍生而出,每一道符箓都蕴含着永生之门的最高奥秘,再次死死的把大三生石给围困住,  

无论这枚三生石如何地挣扎,始终都无法逃脱出方寒的掌控。  

“收取!”  

方寒的力量,无穷无尽,每一枚晶体神国之中都爆发出来了铺天盖地的神威,向着周遭虚空溢散了出去。  

数万光年之内的黑色风暴,当即便好似冰雪融化那般不断消散。  

在黑色风暴退散之后,一个新的世界随之冉冉诞生。  

这是方寒以无边的身为,硬生生的暂时逆转天地破灭大劫。  

与此同时,那枚大三生石终于再也无法承受住方寒的力量了,连连发出了不断地悲鸣,被压缩的越来越发渺小。  

在石头上也爆发出来了熊熊的纪元真火,使得石头上面出现了裂痕。  

“啊啊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