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教化四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姚云的再次发问立即惊醒了呆滞的豪山,只见他满脸涨的通红,一副挣扎的模样:“大王,我….”  

事实上,豪山对熙都的生活一直很向往,在他来到熙都,跟着断粮的熙都百姓一起劳作后,他就对熙都充满好感。  

熙都百姓们遭了灾,断了粮,熙王出粮赈济百姓,让数百百姓活过寒冬,这若放在豹子部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大家过的都很困难,首领颂也不例外,面对灾难他们没有一点抵抗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族人活活饿死!  

两者相比,那简直是天差地别。  

从这过程中,豪山就知道,熙都才是他理想的家,地里有稳定的收成,平时去大山里狩猎,不仅吃得饱还能吃的好,年景好的时候还能买多许多稀奇古怪的物品,给家人买一身新衣服…  

这些都是豪山在矿场工作时听奴隶和鬼物们描述的普通熙都百姓的日子,豪山听在耳边,羡慕在心里。  

不知不觉中,豪山对于熙都其实有了归属感,若是能成为熙都的百姓,他自然是乐意至极。  

更别提如今堂堂熙都之主,传说中的熙王亲自招纳他,这足以证明熙王赏识他,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这一刻豪山只能在梦中浮现,可是如今却真实发生了,豪山的激动可想可知。  

豪山在发呆,可是其他甲士却是却不满了,相互小声嘀咕起来。  

“豪山,你哑巴了,大王问你话,赶紧跪下拜谢大王!”一位出自矿场的甲士开口了,他心中也是羡慕嫉妒豪山的好运,竟然能得到大王的另眼相看,亲自招纳,不过相处久了,他自然心向着熟人,于是连忙开口催促。  

姚云没有开口,仍然看着豪山,心里倒是不急,毕竟好感度达到狂热崇拜了,想来不会拒绝。  

豪山闻言,立即跪了下来:‘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豪山磕头如捣蒜,一连给姚云磕了好几个。  

苍蛮与矿场看守的几个甲士拍手笑了起来,姚云也不由微微一笑,收服豪山那就是收服了一个炼气士。  

对方资质很不错,根骨资质达到二品,这种人才就算是那个便宜父王当政时也很难得,日后好好培养一下,大有用处!  

不过就在众人笑容满脸之际,豪山涨红了脸,尴尬而又无奈道:“大王,臣豪山愿意为大王效劳,只是臣不想加入熙都军队,也不想种地打猎,臣想回族中…”  

“放肆,你敢戏弄大王!”  

苍蛮厉声大喝,其实他对豪山的印象还不错,觉得对方干活麻利不偷懒,身体结实,一看武艺也不错,是一个好苗子,可是对方明显是不知天高地高,连大王都敢戏耍。  

苍蛮本是炼气士,又是熙都甲士统领,一身气势惊人,吓得本就有些惶恐的豪山倒退两步,不停摇头摆手,解释道:  

“臣不敢敷衍大王,臣愿意臣服于大王,听候差遣,只是臣出自豹子部落,臣不想一人求富贵而舍弃族中的亲人。”  

豪山说完,其他甲士纷纷或是讥讽或是怒其不争或是关心,纷纷开口。  

“不识抬举”  

“豪山,你真是不知好歹。”  

“豪山你别傻了,多好的机会,你难道想一辈子呆在山里和野兽为伍吗?”  

姚云伸手示意众人安静,经历了方才的片刻惊诧与不悦之后,姚云也能明白对方的意思,豪山主观上是愿意留在熙都在他手下做事,不过对方心里挂念着豹子部落的人,看得出来对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  

姚云对于这种人还是非常欣赏的,于是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道:“豪山,如此也行,豹子部落也是孤的属民,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你说不愿意舍弃族中的亲人,那很好办,你可以说服豹子部落一起加入熙都。”  

“啊,大王是说….”豪山愣住了,眼中透着某种光芒,不可置信地看着姚云。  

姚云点点头:“嗯,在熙都外有不少村子,豹子部落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个村子,就叫豹子村,孤可以教授豹子部落的百姓开荒耕种,日后你们就不是独立的蛮夷部落,而是熙都的直属村落。”  

豪山一听,眼睛中放射出光芒,不过很快就黯淡下来:“大王,这件事情重大,臣做不了主,这需要首领、巫祝以及族人们决定。”  

“这是自然,既然如此,孤也不多说,你可以回豹子部落了!”  

说完,豪山便心事重重走了。  

等人走了,苍蛮这才笑道:“大王准备彻底驯化蛮夷部落?”  

所谓驯化蛮夷部落,其实就是同化。  

蛮夷部落以狩猎为生,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这使得他们很难缠,来无影去无踪,非常难以彻底归化,毕竟人家不听你的话,你也没有办法。  

你带兵去剿灭,他们就能毫不犹豫撤走,反正石洞、茅草房不稀奇,没了就没了。  

不过若是能让蛮夷部落和诸夏天朝的百姓一样,以耕种为主业,狩猎为辅业,定居下来,那么一切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耕种的粮食收成,他们日子会过的比以前好,会有土地、房屋、财产的羁绊,他们哪能像从前一样,说走就走,说不纳税就不纳税,说不敬献贡品就不献贡品。  

连生活方式都一样了,那么本质上他们就是真正的熙都百姓了。  

这一条驯化蛮夷部落的路子其实在诸夏天朝广泛实行,四方诸侯为天子教化四方,用的就是这个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