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老天爷派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算是把持大离朝政两百年的祖龙赢易,只怕都不敢说自己能出一份尽善尽美的图纸。  

而在人生大事上追求完美、追求宁缺毋滥的态度,却是人类的天性。  

是以,大多数新晋一品的大宗师,都会在铸就道基这一阶段,停留上很长一段时间。  

道越宏大,停留的时间越长。  

比如赵明阳的“无为”之道,现在都还处于摸索的阶段…  

但偏生。  

张楚有一脑子来自于另外一个遥远时空的记忆。  

在那些记忆里,已经有一个伟大的政党,从七十载的执政经验中,提炼出了那宝贵的治世二十四字真言!  

并且张楚对这二十四字真言,深信不疑!  

但偏生。  

玄北州的百姓们,都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戴着张楚,拥戴着张楚,愿意遵循他所划下的道路前行。  

庞大的万民意,源源不断的转化成国运之力,加持到张楚的身上,推动着他修行以火箭离地的速度,直上青冥。  

根据购物真理:贵的东西除了贵,其他的什么都好,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其他的什么都不好。  

一品大宗师的道,和实力之间的关系,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宏大的道除了难悟了点,其他什么都好,简单的道,除了好悟了点,其他什么都不好…  

众所周知,一品三境,又被称之为登仙三步…  

“朝廷的动向,没什么核实的必要了。”  

张楚心平气和的咀嚼着粟米饭,淡淡的说:“算日子,赢易和姬启也该对我们动手了。”  

骡子惊愕的看着他:“您去过南边儿?”  

张楚微微摇头:“没有。”  

骡子:“那您怎么知道朝廷和西域联军要…”  

张楚夹起夹起一粒蚕豆送进嘴里,轻声道:“地里的麦子,要熟了…”  

骡子愣了愣,恍然大悟。  

各郡的小麦,都是开春后种下的春小麦,七月中下旬就可以进行收割。  

眼下已经是五月底,离七月中下旬,已只有月余时间,而数十万大军调动,怎么着也要大半月的时间。  

后勤是安最大的短板,一旦补上这一块短板,六十万安很快就能转化为攻城拔寨的钢铁雄狮。  

“盟主,赐虎符吧,属下这就去调集屯田军,奔赴前线!”  

骡子豁然而起,捏手一揖到底。  

张楚伸手虚按了按,“不用着急,我们还有时间,眼下地里的庄稼要紧!”  

骡子毛骨悚然:“楚爷,您还不着急?朝廷和西域联军加起来,可是有一百五十万人马啊!”  

“怎么?”  

张楚轻轻的笑了笑,“你以为,打仗就是你拉出你的人马,我拉出我的人马,大家伙儿找个开阔点的地方,摆开阵势打上一场这么简单?”  

骡子看着他:难道不是?  

张楚笑着摇了摇头:“战争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兵书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露出苗头,我们还有时间布置。”  

还有东西,骡子自己没能看出来。  

张楚也没有与骡子说。  

冀西州血战…只怕把赢易和姬启都打醒了!  

人接受自己已经变得很强大,乃至于天下无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绝对不是某天一个人打赢了当前的天下第一,他就能以天下第一的心态去做人做事。  

比如张楚,明明他已经跻身天底下至强的一品大宗师之列,天下之大,比他强者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  

但就因为这个过程太短。  

他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强得可怕这个事实。  

而一个已经习惯了无敌于天下的人,要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无敌,同样需要一个过程…甚至于一次惨痛的失败!  

纵观赢易与姬启这一盘穿越了两百年时光的对弈,气魄大则大矣。  

但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便能很明显的看出到这二位棋路中弥漫的那股子“视天下英雄于无物”的狂气!  

他们的眼里只有对手。  

挖孔了心思,只为再续两百年前那一场未能完成的决战。  

至于其他人。  

无论是武九御,还是霍青、李钰山之流,在他们眼里都只是棋子!  

何为棋子?  

棋手只担忧自己落错子,从不会担心自己手下的棋子,会反咬自己一口!  

如今他们终于如愿以偿的续上两百年前那一场决战了。  

才发现,对手比他们预料中的,还要更加强大!  

冀西州血战,从过程来看,似乎是姬启胜了,赢易败了。  

但从结果来看…哪有什么赢家。  

朝廷在冀西州折损兵将二十多万,还丢了冀西州以及南下的交通要道,还令姬启盘活了这盘困棋,此消彼长,固然是失败中的失败。  

而西域联军虽然得了冀西州和南下的交通要道,但也同样在冀西州折了二三十万兵将,还丢了大后方的一个燕北州,断了东进的道路不说,还折了燕北州内的二十万大军…等于是拿五十万兵将,打了一个一比一置换,这算哪门子的胜利?  

比败在自己重视的对手手下,更令他们难以接受的。  

恐怕是他们打得头破血流,便宜却让那个他们压根就没正眼看过的小老弟北平盟,不做声不作气儿的捡走了!  

这种失败,已经足以令两位王者从无敌的虚幻随心所欲感中,挣脱出来…  

不怕敌人狂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