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新的开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飞天三重天。”  

“一重意常在。”  

“二重意飞扬。”  

“三重意通天。”  

马车平稳的前行着,张楚倚着车厢,目光望着窗外飞快后退的景色,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语道:“意常在,意常在…有意思,有意思啊!”  

人或许就是这样的。  

在攀登一座高山之前,总以为山顶就终点。  

等到翻过这座高山,望见第二座高山的时候,才发现脚下的山顶,其实只是另一个起点。  

在此之前,张楚的一切准备、谋划,都是为了立地飞天。  

仿佛立地飞天就是武道终点。  

仿佛立地飞天就是长治久安。  

仿佛立地飞天就可以为所欲为。  

如今他终于成就飞天宗师了,他才发现,立地飞天其实是一个起点、一个新的开始。  

还远远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在前方,还有一座座高大、险峻的山峰巍然耸立。  

等着他去攀登!  

张楚已经调整好心态,做好继续出发的准备。  

飞天的感觉。  

也非常非常的奇妙。  

每一刻,力量都在增长。  

每一刻,都有新的感悟。  

张楚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个行走的黑洞。  

走到哪,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将方圆十余里的天地元气,吞噬到极其稀薄的地步。  

以前他常听说“飞天意”、“飞天意”。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到底什么是飞天意。  

飞天意,可以说是一种意志。  

你坚信不疑且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贯彻的意志。  

也可以说是道。  

你将用余生去追求、去传遍的道。  

飞天意。  

是飞天宗师力量存在的根本。  

也是飞天宗师驾驭磅礴天地元气的手段。  

就如同人的脊梁。  

人如果折了脊梁,是无法再继续存活下去的。  

飞天宗师若折了飞天意,也是无法再继续维持飞天境界的。  

比如张楚的无双意。  

这是一种孤绝的意。  

也是一种一往无前的意。  

无双意。  

可以容忍战败。  

也可以接受有限的迂回。  

但如果某天张楚在面对强敌的时候,连拔刀都勇气都没了…他就会从天空坠落,跌回气海境!  

别想着自我催眠,骗自己什么,不拔刀不是怂,而是战略性撤退巴拉巴拉的。  

骗他人易。  

骗自己难。  

在这种关键的事情上骗自己,更是难上加难。  

敢这么玩的飞天宗师,只要不是有精神分裂症这种天赋的“奇才”,都把自己给玩残了的…  

马车快速的前进。  

海量的天地元气贯注于张楚之身,炼化成一滴滴金色的液态真元,填充他空荡荡的丹田。  

这种金色真元,是由火行真元和金行真元融合而成。  

张楚经初步研究后发现,两股真元达成的平衡还十分的脆弱,  

单独拆分成火行真元和金行真元使用,没有任何问题。  

火行真元的高温、暴烈特性。  

金行真元的坚韧、锋锐特性。  

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得起它们的高起点!  

但金色真元时,情况就变了。  

不但发挥不出金行真气和火行真气的特性,变得一种棒槌似的平庸真元。  

还极其不稳定,总有一种随时会解体的趋势。  

张楚必须花费数倍的精力去压制这种解体的趋势,才能勉强使用。  

还只是勉强使用…  

要想发挥出这种混合真气的威力,还任重而道远啊!  

马车还没出玄北郡的地界儿。  

张楚空荡荡的丹田、经脉,就又被金色真元给填满了。  

速度快得他自己都觉得有点诧异。  

刚晋升飞天,他想着好好体味一下飞天境与气海境之间的差距,可没利用饕鬄之体的天赋恢复真元。  

那四品强者消耗过巨之后,恢复一身真气少说还得三四天呢?  

飞天境真元的层级,怎么着也比气海境的真气高出两三个档次吗?  

怎么可能恢复得这么快?  

张楚自己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和其他刚立地飞天的三品宗师不大一样?  

不是他骄傲自大。  

也不是无中生有。  

事实上,先前看到王真一的第一眼,张楚就有这种感觉了。  

王真一是去年立地飞天的。  

是一个很好的标杆。  

按理说,王真一比他提前晋升飞天大半年。  

怎么着也该比他强出一节吧?  

但张楚瞧着王真一时,就感觉这厮没自己想象中的强。  

嗯,说得直白点就是:他觉得王真一有些弱!  

那时,张楚一身真元顶多只有两三层的样子。  

可就那样,王真一给他的感觉就是,如果要动手,他能维持不败…  

武者的直觉,哪个不是几经生死磨砺出来的?  

纵有出入,也绝对不会太大!  

这就很说不通了!  

不止是王真一。  

包括风四相给张楚的感觉…都一般般。  

一踮脚就能够到的那种。  

王真一也就罢了。  

他毕竟也才晋升飞天大半年时间。  

风四相都那把岁数了。  

总不能也是才晋升飞天境吧?  

张楚琢磨着,自己立地飞天里肯定存在着什么他自己还不知道的牛逼之处。  

思来想去许久,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