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童言无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日后,傍晚。  

张楚负着双手立在狗头山山顶上,一身玉白色墨竹袍在温和的东风中微微飘荡,一顶灿银剑冠在火红的晚霞照耀下熠熠闪光。  

他眺望着南方。  

在太平关向南延伸出的宽阔马道上,有一条蜿蜒的骡马队,正在徐徐离开狗头山,向着南方进发。  

谢君行就藏在那支商队里。  

晌午前。  

谢啸青秘密抵达太平关,面见谢君行。  

父子俩密议了一番后,谢君行领着谢啸青秘密拜见张楚。  

一为谢啸青谋夺了三川部部长之位。  

二向张楚辞行。  

张楚思忖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谢君行的请求。  

升任谢君行为三川部部长,原三川部部长荆舞阳降任三川部副部长。  

至于空缺出来的西凉堂堂主之位,由现任西凉堂副堂主孙坚接任。  

对张楚的任命,前来领命的荆舞阳表示坚决拥护张楚的任命…乐得差点就按耐不住心头喜悦,当堂笑出声来。  

旁人平白无故的被降级,肯定会如丧考妣。  

但荆舞阳被降级,他真觉得是一种解脱!  

他在北平盟内的位置,一直都很尴尬。  

既非张前四联帮系的张楚嫡系出身。  

身后又无大势力傍身。  

自身实力还因早年受过重创,武道止步七品,终生无望气海。  

他能坐上三川部部长之位,纯粹是因为早年间太平会草创时,张楚手底下无人可用,矮个儿里拔高个儿,推了当时狗头山上武道品级最高的荆舞阳坐上了三川堂堂主。  

这些年张楚又怜其谨言慎行、兢兢业业,为北平盟培养了不少九品、八品好手,从无过错,才一直任其继续担任三川部部长一职。  

早先的荆舞阳。  

是相当享受三川堂堂主之位,带给他的权势的。  

他漂泊半生,走一地被人喊打喊杀一地。  

别说权势。  

连安定朴素的生活,对他而言都是一种奢侈。  

可惜美梦不长久。  

等到太平会升格北平盟。  

荆舞阳就开始如坐针毡了。  

北平盟的高手、强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多到如今连气海强者,都可以论打计!  

而他这个昔年的狗头山武道品级最高之人,可以说是呈自由落体式的从云端一路跌落谷底。  

既非嫡系。  

实力又不够。  

还身居高位。  

他这个三川部部长,可以说是做得兢兢战战、如履薄冰。  

生怕不明不白的得罪了哪方大佬,被人活活打死,  

他太了解张楚,如果是外人欺辱了他,张楚定会替他出头,替他做主。  

可如果是前四联帮嫡系里的那些大佬们,别说是欺负了他,就算是一刀砍了他,也顶多落得一个“发配”西凉州、燕北州的美差!  

现实就是这么无情!  

差距就是这么巨大!  

而且,这还没什么不公平的。  

现今北平盟内得登高位上的,个个都是跟随张楚出生入死,水里来、火里去,闯了好几来回生命的生死弟兄。  

而他。  

以前只是个江洋大盗不说,还和张楚有过一切龃龉呢?  

这是多大的区别?  

可荆舞阳又不敢主动向张楚提出辞呈。  

唯恐不识抬举恶了张楚,死得不明不白的。  

现在等到有人肯来顶他这个三川部部长之位。  

他欢喜还来不及呢。  

怎么可能会愤懑?  

三川部看似位高权轻,但实质上很是紧要。  

乃是北平盟的造血机构。  

北平盟收集的武功秘籍,九成都存于三川部。  

现今北平盟中下层的九品、八品力士,半数都出自三川部。  

是以三川部的首脑。  

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武功。  

也不一定要有多强的能力。  

但至少不能挖张楚的墙角。  

从这一点上来说,血脉里都打着西凉武士楼印记的谢啸青,是不合适坐三川部部长之位的。  

但张楚有自己的考虑。  

谢君行领谢啸青来见他,替谢啸青谋夺三川部部长之位,有两个目的。  

一则,是他即将奔赴西凉州,伺机斩杀天行盟大长老白横衣钵传人方良和天行盟二长老燕长青之独子燕惊鸿,必须要给张楚送上质子,获得返回西凉州的机会。  

大家都是成年人。  

谢君行都已经露了反心。  

张楚怎么可能会因为他的几句表忠心,就放他离开太平关?  

自从那晚饮宴后。  

无论何时何地,谢君行四周都有五名供奉院气海强者警戒。  

谢君行但凡有任何异动,这五名气海强者都会立刻冲上去将其拖住,等到张楚赶到,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更不提,风云楼还安插了大量的眼线在谢君行四周,时时刻刻监控着他的一举一动。  

对此,谢君行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从四天里,他就没做过任何可能会引起误会的动作。  

直到谢啸青抵达太平关,他才第一次离开太平关谢家…走的还是后门。  

二则,是在为谢啸青谋取一道护身符,西凉州是天行盟的大本营,天行盟在西凉州经营数十载,谢君行到西凉州斩杀方良和燕惊鸿,无论行事如何隐秘,纸里都很难包得住火。  

一旦事情败露,他们谢家必会受到整个天行盟的全力追杀,谢啸青如果再留在西凉州,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