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金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潜渊军进入北饮郡。  

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相随。  

时不时还会有须发皓白的耄耋老者,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拦路,要张楚饮上一碗壮士酒。  

大离人均寿命短。  

能活过花甲之年的老者,已十分少见。  

若能活到八九十岁的耄耋老者,已经是税不加身、役不加名,见官不拜、面圣不跪的人瑞,逢年过节,该地官府还得倒送上一份儿仪程!  

耄耋老者拦路赠酒。  

乃是美谈!  

是只有凯旋而归的名将才能享受到民间至高礼遇!  

张楚在北疆流的血、流的汗。  

朝廷看不到。  

不等于玄北州的百姓们也看不到。  

事实上。  

北疆大胜的论功行赏圣旨传开后,南四郡都在为张楚叫屈。  

都在为他们的子弟兵叫屈。  

亲不亲,故乡人。  

自家子弟,纵是不甚成器,都是长辈眼中的宝贝。  

更别提潜渊军这支子弟兵还如此的争气,北上后连战连捷,给他们玄北州人报了仇、扬了眉、吐了气!  

他们是打心眼里感到与有荣焉!  

哪怕是和潜渊军,和北平盟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  

提及潜渊军。  

提及张楚的时候。  

都能挑起大拇指,往肩后指一指,倍儿自豪的说上一句:“那可是咱玄北州的子弟兵!”  

“那可是咱玄北州的楚爷!”  

连带着潜渊军的“潜渊二字”由来,以及乌潜渊的生平、张楚和乌潜渊的兄弟之义,都在南四郡传得如火如荼。  

朴实的百姓们,将他们所知道的所有和兄弟之义有关的、好的典故、传闻,都加诸到了张楚和乌潜渊的身上。  

再提及乌潜渊时,也鲜少再有人唾弃他乌氏长房长子的身份。  

大多人都会幽幽的叹上一口气,说上一句:多好的后生啊,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家族…  

乌潜渊一生,上对得起圣人教化,下对得起北四郡那数百万黎民百姓。  

但直到现在。  

玄北州百姓才知道乌潜渊一生,上不曾负圣人教化,下不曾负他们。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张楚,做到了…  

潜渊军行至太白府外时,迎接子弟兵凯旋的盛况达到了巅峰。  

在张楚前世的那个时空,媒体在形容一件事、一个人火爆的时候,总会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但张楚以前从未见过真正的万人空巷。  

无论多火爆的事件,多大牌的明星活动,真正吸引,其实只是极小极小的一撮人…连一座城市里千分之一的人都不到。  

无论那座城市里,最多的,始终都是为了生计和理想奔波的普通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  

这一次。  

张楚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万人空巷。  

他不知道太白府有多少人。  

但他知道,太白府里八成、九成的人,都来了。  

攒动的人头,就如同洪水一样层层叠叠的包围了太白府的北门和南门。  

他们搭着高台。  

他们踩着板凳。  

他们趴在城墙上。  

他们爬在树梢上。  

远远的望见了潜渊军的影子,敲击声就响得像打雷一样。  

有鼓的敲鼓。  

有锣的打锣。  

有铜盆的敲铜盆。  

没铜盆的扛着一块门板过来,也要打上一打。  

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令潜渊军的将士们竟有一种重回战场,面临十几万北蛮大军冲锋的错觉!  

不消张楚提醒。  

潜渊军的所有弟兄,都自发的理了理甲胄、挺起了脊梁。  

连军阵都走得格外的整齐。  

这是他们这辈子,最牛逼的一刻!  

没有之一!  

张楚刻意放慢了青骢马的速度,从潜渊军最前方,落后潜渊军中心,不愿抢了这些弟兄的风头。  

但前行了一段距离之后,张楚忽然在那一片人还上空,看到了丝丝缕缕的淡淡金光。  

那些金光,很淡。  

夹杂在各种颜色的天地元气之中,几乎看不见!  

但问题是。  

这些丝丝缕缕的金光,太多太多了!  

密密麻麻得就像是蜘蛛洞里的蛛网一样!  

而且这些金色丝线,似乎异常霸道。  

它们交织盘踞的那一片天空之中,几乎没有任何天地元气存在!  

张楚正在诧异,这些金色丝线是什么时。  

那些金色丝线忽然百川归海的一般的朝着潜渊军这边涌过来。  

其中一小部分。  

散落到只剩下八千多人的潜渊军弟兄们体内。  

剩下的。  

尽数落入张楚体内。  

刹那间。  

海量的天地元气涌入他体内,推动《太阳真功》疯狂运转。  

诡异的是张楚并未察觉到丹田和经脉有任何的肿胀感。  

相反。  

原本保持着充盈状态的焚焰真气,竟还在不断减少。  

张楚大吃了已经。  

但还没等他做出反应。  

他就发现,体内的真气运转陡然变得非常的顺畅!  

就像是老旧的轴承,抹上了上好的黄油…  

这种感觉。  

很像是开车。  

张楚之前,一直开的是一辆价值十万块以内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