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收买人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丑时。  

雨势转小。  

锦天府以北四十里外。  

策马奔腾在三军最前方的张楚,单手挥动手中大纛,高喝道:“停!”  

“三军就地歇息两刻钟!”  

背负小旗的传令兵拨转马头冲到马道边缘,逆着大军狂奔,一边狂奔一边高声呼喊道:“停,就地歇息两刻钟!”  

“…就地歇息两刻钟!”  

“…两刻钟!”  

奔腾中的大军冲出很长一段距离后,才渐渐停下来。  

一个个疲惫的骑士,扶着马鞍从马背上跳下来,取下水囊一边小口小口的饮水,一边从马鞍上掏出搅拌过鸡蛋的黄豆喂给战马。  

骑马看起来很帅。  

但实际上真算不上轻松。  

特别是长途跋涉。  

绝对是实打实的体力活。  

而且乘坐体验极差。  

坐碰碰车,都比骑马舒服…  

张楚按着刀,在大军中慢慢的走动着。  

看到有累得摊在地上,眼皮子直打架的士卒,他就上前轻轻拍一拍他的肩头,扶着他坐起来喝两口水。  

他知道他们很累。  

但这个时候,不能躺下。  

越躺越没力气。  

等待他们的,还有一场鏖战…  

巡视了一圈,张楚心头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三军之中,有疲惫不堪者。  

但整体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还有一战之力!  

得亏这两日歇息得好,养足了精神。  

否则这么个累法儿,赶回锦天府都变成一群软脚虾了,还怎么作战?  

就在张楚心头大感庆幸之时。  

王俊雄与周宁火急火燎的找到了他,你一言我一语的急声道。  

“将军,锦天府就在眼前了,为什么要停下来?”  

“是啊将军,军情十万火急啊,若是锦天府落入北蛮人之手,大势去矣…”  

张楚没与他们解释,为什么不依计划接引姬拔,而是连夜赶回锦天府。  

但他也没禁止军中传递此事。  

二人身为万人将,自然在动身后的第一时间,就收到了风声。  

张楚看着这二将。  

有心呵斥他们。  

到底还是放弃了。  

虽然这二将的某些想法,与他有些冲突。  

但说到底,他们急着赶回锦天府,既不是贪生怕死,也不是想要临阵脱逃。  

“我们是气海。”  

“我们可以不休息。”  

“但他们不是。”  

“他们必须要休息。”  

张楚指了指周围的士卒们,沉声道:“我领他们回去。”  

“是带他们去赴死!”  

“我是他们的将军。”  

“但这一战,我做不了太多。”  

“我无法让他们都活下来。”  

“我只能保证,他们就算是死,也是像一个战士那样战死!”  

“而不是像是一盘菜那样,端到北蛮人面前任他们大吃特吃!”  

王俊雄与周宁面面相觑。  

心头又有些佩服,又有些疑惑。  

他二人,都是军中宿将。  

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们能在军中练成现在的武功,坐上现在的位子。  

底下的士卒,不知道换了多少茬,死过多少茬。  

他们早就麻木了…  

麻木得,听完张楚说完这番话后,才恍然觉悟,自己是不是太不拿底下的大头兵们当人了?  

可明明…张楚是比他们更大的大人物啊!  

玄北州谁人不知道北平盟盟主“霸刀”张楚的名头?  

他可是杀得燕西北江湖颤抖的狠人啊!  

他怎么还能有这种心态?  

难不成是作秀?  

张楚并没有压低自己的声音。  

周围的将士,都听到了。  

一阵良久的沉默后。  

一个个坐在地上的士卒,都站了起来。  

“将军,动身吧,标下不惧死!”  

“只要能干死狗日的北蛮子,标下纵死不惜!”  

“标下愿为将军马前卒!”  

呼喊声此起彼伏。  

一双双炽烈的双眼,从四面八方望向张楚。  

天很寒。  

他们心头却很暖。  

当兵吃梁。  

他们怕死吗?  

肯定是怕死的。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但他们真正害怕的。  

是像一颗野草一样,无声无息的死去。  

是遇到一个不拿袍泽的命当命的上官!  

只要死得有价值。  

只要不是被上官当炮灰。  

真要死。  

死又何妨!  

张楚慢慢转身,目光扫过一双亮晶晶的双眼,心头亦有一股滚烫的情绪,在激荡、在翻涌!  

他常常为自己不再年少,却还是不够稳重而自省。  

也常常为自己没有与他现在的地位相匹配的城府和冷血而警醒。  

他已是将军。  

不该像是大头兵一样冲锋陷阵。  

他已是玉璧。  

不该像瓦罐一样碎在井边。  

可每每遇到这样的场景,他总是无法克制自己,不去做他该做的事,不去说他该说的话。  

为什么呢?  

或许,是不愿做恶龙。  

又或许,他只是想做个人…  

何为人?  

有父母,有妻儿,有兄弟,有挚友。  

有喜怒,有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他是张楚。  

不是北平盟总坛大堂上那把交椅。  

“你们有人认识我!”  

“有人不认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