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浑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却管不到张楚头上。  

郡丞乃一郡文官之首。  

而张楚身上游击将、经略使两职,都是武散官。  

派一个与张楚有旧,又管不到张楚头上的官员来太平镇…  

张楚琢磨了许久,只觉得这些个能当大官的,个个都生了一副七巧玲珑心。  

他热情的接待了这位吴大人,陪他吃了一顿酒,并亲自领着他在太平镇内转悠了一圈,一副一切成绩皆因上官指导有方的谦虚姿态。  

而这位郡丞吴大人也很配合的陪张楚飙了一把演技,一手拽着张楚的衣袖,一手抹好不容易揉出来的眼泪,感叹北饮郡出此栋梁,实乃玄北州之大幸。  

最后,还很硬核的免去了太平镇未来三年的三成赋税和徭役。  

张楚当即感动的表示写大人恩典,太平镇的老百姓定会当成一个屁,绝不较真。  

赋税?  

徭役?  

太平镇自设立以来,就不存在这些玩意。  

甚至,连大离的律令都管不到太平镇来!  

没看到武曲县派入太平镇的文官刀笔吏和捕头衙役们,都闲得搭伙在太平镇干起小买卖了吗?  

管理太平镇的,是太平会的帮众。  

制约太平镇的,是张楚的意志和太平会的帮规。  

当然,太平会每个月上交给太白府的那笔孝敬银两,都堪比一个县一个季度的赋税了,不差这一丁点散碎银两。  

翌日天未亮,这位郡丞吴大人就表示公务繁忙,无法久留。  

张楚亲自送他至狗鼻梁子外,挥手依依惜别。  

但他回转镇中后不久,就接到消息,那位吴大人一下山就径直回太白府去了,压根就没去什么武曲县。  

很显然。  

这位吴大人就是冲他来的。  

而且还不惧被他知道。  

这足以证明,这位吴大人的背后,怕不只是太白府郡衙这么简单…  

张楚不装逼。  

但一个太白府郡衙,的确是已经没有跟他平等对话的实力。  

他相信,这点数,郡守吕大人人心头还是有的。  

张楚不知道这位吴大人看出什么来没有。  

但他肯定,他们的调查经过绝对不会一帆风顺。  

那夜匕刺卫从火场中清点完尸骸后,又泼上猛火油重新点上了火。  

大火烧了整整一夜才熄灭。  

将那间灵堂所在的整条街都烧没了。  

火熄灭后,有风影卫入内查探。  

别说是尸体,连嵌入那些尸体中的铁砂都没找到一粒…  

杀人果然和放火最般配!  

吴大人背后的大人物们,想要从那夜的爆炸声,与那片连第一事发地都很难精准定位的灰烬,追查到黑火药。  

比他们见到那片灰烬,直接联想到张楚在玄岭郡杀于晋、王迁的现场也是一片灰烬,再联想到昔年张楚在武定郡时曾以鞭炮为武器大破北蛮人的旧事,从而敲定张楚幕后真凶的身份,还要艰难。  

后者考验的还只是记忆力和分析能力。  

前者考验的可是想象力!  

对于三观稳固的成年人来说,想象力是比智慧更加匮乏的东西。  

张楚十分清楚,各大势力不会放弃追查。  

即使这个调查过程会很长很长…  

万江流的死,的确触及到了一些人的神经。  

和万江流的身份无关。  

重点是万江流的实力。  

当然,这其中有没有天刀门七十年积累的诱惑力,那就只有追查的人,自己心里才知道了。  

就这几天,上原郡那边已经开始流传“天刀门传承”、“天刀门宝藏”这种蠢到掉渣又充满江湖色彩的谣言了。  

偏生还有无数个觉得自己可能就是这一代江湖主角的傻帽,趋之若鹜的赶往上原郡。  

现在上原郡那边的水,已经浑到连张楚这个始作俑者都看不清楚的地步。  

张楚暂时还稳得住。  

无论吴子安是来确认、还是来试探,都说明他暂时还是安全的。  

当务之急,是尽早晋升气海。  

只要能赶在火药暴露在镇北王府、玄北州州府那个级别的掌权者眼前中之前,拥有气海境的实力,他就拥有了自保之力。  

不再是可以随手灭掉的“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