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秉烛夜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楚也知道。  

这个问题不该回答。  

底牌这东西,大家都不知道才叫底牌。  

人尽皆知,那是桌上的筹码,而不再是底牌。  

但问的人,是乌潜渊…  

乌潜渊若有所思的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低声道:“老二,把吴老九借我用用吧。”  

张楚想也不想的道:“好啊。”  

他不犹豫。  

因为收吴老九当狗,本身象征意义就大过实用意义。  

吴老九是六品没错。  

可他能对太平会做出多大贡献?  

他能砍死的人,张楚也可以砍死。  

他砍不死的人,张楚还可以试着去砍死。  

真要遇上死战,他吴老九不反水,就已经是人品大爆发。  

留他在太平会,还牵制了张楚一部分精力,得随时防着他。  

但他吉祥物的功能,的确是太平会当前所急需的。  

吴老九加入太平会,能提升太平会的位格。  

有了吴老九这个气海大豪加盟,太平会就真正有了雄霸一州的牌面。  

这个牌面,是张楚取代不了。  

虽然张楚的实力,其实比吴老九强。  

甚至很可能比大部分六品大豪更强。  

但他再强,也只是个七品。  

吴老九是最垃圾的六品没错。  

他盘踞北饮郡运河十余年积累下的底蕴,已经随着他晋升六品消耗殆尽。  

他搞不到六品的武功秘籍。  

张楚也不可能让他搞到。  

所以是个六品大豪,都可能会比他强出一大截。  

这一点,吴老九自己知道。  

玄北州的气海大豪们也知道。  

不会有气海大豪,将吴老九这个气海放在眼里。  

但北饮郡的下三品力士们不知道啊!  

或者说,即便他们知道,又能怎样?  

不是谁都是张楚的…  

他们依然会敬畏吴老九,顺带敬畏整个太平会。  

这一份敬畏,是一代代气海大豪,用实力教会下三品的力士们的。  

是张楚无论再招揽多少七品高手、再砍死多少七品高手,都无法换来的。  

太平会需要这一份敬畏。  

如果将太平会视作一部庞大而精密的机械。  

那这一份敬畏,就是机油。  

能让太平会运转得更加顺畅,更好的发挥张楚希望它发挥的作用。  

当然,吴老九加入太平会的弊端,也是很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以后再有人算计太平会的时候,考虑到吴老九这个六品,手段会更加隐秘、更加酷烈。  

总的来说,有利有弊。  

全看张楚如何操作。  

乌潜渊不意外,还笑着反劝他:“你就不再考虑考虑?不怕我把人给你用死了?”  

“死了就死了吧。”  

张楚漫不经心的说道:“不打紧。“  

顿了顿,他又认真的说道:“有事儿别自己死扛着,我可比吴老九有用多了。”  

他不问乌潜渊,借吴老九做什么。  

因为他知道,能告诉他的,他不问乌潜渊也会告诉他。  

不能告诉他的,他问了乌潜渊也不会告诉他。  

乌潜渊的变化是很大。  

但对他,不曾变过。  

已经足够了。  

“我知道,该来找你帮忙的时候,我不会跟你客气!”  

乌潜渊吃了一筷子菜,笑道:“聊点其他的吧…镇北军这次北伐,你怎么看?”  

张楚看了他一眼,“你怎么看?”  

“霍鸿烨太着急了,战况堪忧。”  

乌潜渊抱起双臂,微微皱着眉头说道。  

“巧了,我也这么看。“  

张楚想笑,但笑不来。  

乌潜渊:“他也挺难的,不伐不行。”  

张楚:“处在他的位子,是挺难的…只可惜了镇北军的将士,都是些热血的好儿郎啊!”  

乌潜渊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感叹道:“到底还是求人不如求己啊!”  

张楚猛地一抬眼:“嗯?什么意思?”  

乌潜渊若无其事的摇头:“没什么意思。”  

“依你估计,镇北军能打到哪里?”  

这话题转移的,真生硬。  

但张楚还是给了他面前,没有继续追问:“撑死了能打下武定郡来!”  

“北蛮人是游牧民族,粮草补给和后勤补给,原本是他们的短板。”  

“北四郡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他们这一块短板,现在北蛮大军的战斗力,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强的巅峰状态!”  

“而镇北军,八成将士都是还未见过血的新卒,战斗力和以前的镇北军没法儿比。”  

“战斗力不如人。“  

”数量不如人。“  

”霍鸿烨拿什么跟北蛮大军打?”  

张楚说着说着,不由自主的就拔高了音调。  

乌潜渊看得出来,他有些激动。  

“那你还认为镇北军能打下武定郡?”  

张楚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翻涌的心绪,“这是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北蛮人善攻不善守,武定郡本身又无险可守,死守着武定郡跟镇北军打消耗,不划算。”  

“第二,处于北蛮人的角度,他们应该也想放镇北军进入武定郡,镇北军若一直龟缩在北饮郡,他们够不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镇北军恢复元气,但镇北军如果进入了武定郡,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武定郡周围的雁铩郡、止戈郡、逐马郡,全是北蛮人的地盘,他们小刀锯大树也能一点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