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华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尼玛无语。  

公平的说,《我的少女时代》,不管是制作技术、编剧故事离粗制滥造远得很呢,就连主演们的演技,也能算勉强及格。  

这样类型化明显的电影,对市场得拉升作用是很明显的!  

为什么一定要类型化分类?  

类型片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全球电影业百年经验积累的最重要结晶。  

中国电影的影评圈一直是反商业化派把控的重灾区!  

某种程度甚至远超过欧洲!  

他们可不是光只有动嘴,在八十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的十多年里,这些言必称文化创作自由的文艺派,利用当时垄断了电影从立项、制作、发行、放映整个链条的国有电影厂、国有电影院线的实际业务把控权,悍然给整个中国十几亿普通观众强制断瘾,活生生掐死了中国八十年代一度已经相当深入的电影商业化探索,顺路也把中国电影市场搞到几乎濒临死亡…  

最后还是靠引进海外分账片才开始见底反弹。  

但这帮人还活跃在电影领域。  

他们有着强烈的好为人师的毛病,在他们的心里,电影院并不是一个应该让人娱乐的地方,而只应该是教化愚众的明堂。  

所以,他们能给《我的少女时代》差评,也是一件预料之中的事!  

要知道,他们点评其它低昂引人,那语气,我简单引用几句:张一某编剧功力缺失、诺兰镜头语言不足、陈楷哥早已迷失的电影…  

沈梦溪真懒得搭理这帮人…  

他们的话要是管用,《前任攻略3》怎么可能刷下接近20亿票房?  

“别管他们了,他们也只能在网上吐吐槽…”  

“就是生气!”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重返二十岁》,你准备好了没?”  

“…差不多了,”  

小姐姐坐在他大腿上,点开电脑,调出自己的文档:“我觉得沈梦君冷傲坚韧…有大家风范…”  

“对,人家出身不俗,丧夫抚子,早年又是阔小姐,骄傲而坚强,她曾经说过想在30岁的时候自我了断,把儿子抚养长大成为她最后坚持的理由…”  

“当然这些跟你没关系,那是归亚蕾老师需要展现的,你要表现的冷艳一点,千万别走小家碧玉路线…”  

沈梦溪强调了几句…  

原始空的《重返二十岁》,因为一本两拍,而且韩国版要早于中国版的关系,导致人物性格完全就是移植过来的…  

背景都改了,人物性格为什么还要照搬呢?  

“嗯,我知道了…”  

柳亦非点了点头,顺便伸手把沈梦溪的手拿了出来,警告他:“这可是你的办公室!”  

“…谁让短裙呢?”  

“咚咚…”  

有人敲门…  

沈梦溪没好气地喊了声:“进来!”  

是…宁昊,看到柳亦非也在,笑了笑算是打招呼,然后对沈梦溪说到:“华哥待会就来了!”  

“这么急吗?”  

“不是急,是他的档期太紧,需要赶快订下来!”  

“…行,那你先去小会议室等我。”  

宁昊扭头走开,柳亦非茶还没泡好呢…  

埋怨了一句:“宁导是不是不喜欢我?”  

“…没有啊,他只是不习惯跟太漂亮的女孩说话!”  

“是吗?”  

“你看他的电影,用过漂亮的演员没?”  

柳亦非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行了,我先楼下的小会议室,你…你随意吧。”  

“去吧,去吧!”  

柳亦非已经点开他的电脑,认真…玩起了接龙…  

实话实说,《我的少女时代》票房大不大卖跟刘得华关系不大。  

你再怎么扯淡,也不可能把这电影票房算在刘得华身上,就好像,你不可能把《泰囧》的成绩算在范小胖身上一样。  

华仔,不对,华哥是个有追求的演员。  

当年的《无间道》就是他极力促成的!  

寰亚买下剧本后,对电影的预算抓得很紧,导致拖延了一段时间仍未能开拍。  

刘得华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主动提出暂不收片酬以降低电影前期投入,并与寰亚一同承担投资风险,这才让《无间道》成功开拍。  

《无间道》也是刘得华第一部采用分红制接拍的电影…  

所以,说他没有艺术追求是不对的!  

《蒙太奇》的故事非常好,一个受伤的妈妈,为了复仇重演了自己经历的案件。  

疯狂妈妈复仇记!  

刘得华的角色就是那个警察…  

他自己也挺喜欢,问题是,档期、时间…  

当初《无人区》,最开始徐争的角色也是想找刘得华的,他没有档期!  

刘得华主动道:“我今年很有空,演唱会已经结束了,《新少林寺》也拍完了,手头就只有一部《我知女人心》…”  

《我知女人心》翻拍好莱坞喜剧电影《男人百分百》…  

刘得华巩利,导演是陈大明…  

如果没记错,票房惨败。  

陈大明导演就此沉沦,后来做了网络大电影…  

沈梦溪不太关心这个,反正这电影是博纳派拉蒙投资的。  

他比较关心档期:“…那这个电影什么时候拍完?”  

“下个月进组,我估计最多两个月就能拍完!”  

“那就八月…宁昊,你联系惠英红了没有?”  

“嗯,她同意出演。”  

“那就好了…”  

沈梦溪正准备起身,突然想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