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叶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沈梦溪完全忘了,上影包括中影都有做电视剧的。  

实在不行,可以找老延,一起做三国机密,然后卖给陕西台…  

没必要非得缠着映艺娱乐,有刘得华站台当然好,没有他,影响也不大,毕竟是电视剧,又不是电影。  

所以,现在的局势完全逆转。  

余卫国明白过来。  

沈梦溪有人脉、有资源,完全不弱于自己一方!  

甚至,完全可以踢开己方自己单干!  

余卫国眼见沈梦溪完全不在意,找了个借口,选择告辞。  

估摸着回去找老板商量…  

他离开,沈梦溪跟马伯庸一起,出了酒店,准备领略一番香港夜景…  

香港,古董街荷里活道,号称是古玩爱好者必到之地。  

沈梦溪还有马伯庸来的地方就是这。  

这几年,很流行古董收藏,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适时也有一堆的节目,比方说华豫之门一槌定音华山论鉴寻宝等…  

节目类型大同小异,就是民间素人拿古董上节目,专家负责讲解…  

当然也有狠的,比方说王刚老师的天下收藏,专家认为鉴宝人拿着的物体是假货,王刚会在公共场合用锤子砸毁这个物体。  

可惜,专家也有打眼的时候啊!  

咳咳…  

沈梦溪对古玩有点兴趣,他老爸是大唐西市的常客,经常带着沈梦溪一起逛西市,耳濡目染。  

不过沈梦溪此行的目的显然不是买古董,而是马伯庸。  

看了看拥挤的大街,沈梦溪道:“这两年,民间流行鉴宝、古董…”  

“…古玩市场确实发展起来了!”  

“有没有兴趣写这种类型的小说?”  

马伯庸楞了一下,然后问:“古董类型?”  

沈梦溪点头:“对。”  

“盗墓探宝?”  

“不是,故事分支可以效仿鬼吹灯,设定古董鉴定也有江湖流派,把古董、文史、江湖、悬疑、侦探等元素揉在一起…主线剧情绝不能跟盗墓有关,可以设定为留存在日苯的国宝归国的故事,简单点说就是国宝回家。而在这个过程中,比如主角探寻着自己的身世、鉴定国宝真假等等,更多还是人物关系的讲述…可以大量衍生!”  

听完要求,马伯庸没有问‘为什么你自己不写’这类话,而是直接反问:“…你要改编?”  

沈梦溪也不隐瞒:“嗯,我想做一部系列剧,你写的时候注意一下悬疑效果…”  

马伯庸很谦虚:“我试试吧…”  

“先不急,三国机密的编剧你也加入吧,有你这个原作者在,我们在编剧的时候也有把握!”  

马伯庸真的是极有能力的作家。  

什么类型都能写,而且都在六十分以上!  

最重要,很适合改编。  

沈梦溪这边努力剥削马亲王,那边,余卫国找上了英皇负责人,商议三国机密的投资…  

他们肯定想投资的,这是摆明了赚钱的项目!  

否则,也不会这么热情招待沈梦溪!  

现在沈梦溪不急了,换成他们着急了…  

真要按沈梦溪的要求,投资然后享有分账,他们觉得太吃亏!  

正常的投资人,都是按投资分账利润,他们却不这么看,余卫国真觉得刘得华参与者五个字就能换2000万的投资额,英皇方面这觉着角色不能自己安排,很吃亏…  

这就是根深蒂固的思维…  

就好像前文吐槽的北上捞金还不学普通话,为什么不学?因为不影响赚钱!  

而且说了普通话,岂不是跟你们这些大陆仔一样了?  

试探着打电话问了下沈梦溪,后者直接怼了回去‘爱投不投,我不缺资金!’,直接把后面想说的话全都堵住了!  

现在怎么办?  

再晾几天吧…  

马伯庸搁这边待了一个礼拜,回内地去了——他得跟编剧工作室汇合,商讨三国机密的改编工作…  

就剩沈梦溪一个人了。  

孤立无援,很好!  

然后,酒店工作人员汇报余卫国,沈梦溪这几天见了叶维新、甄子弹还有银都机构的宋岱,好像在聊什么项目…  

余卫国都惊呆了!  

在我们提供的酒店见了其他人?  

还聊项目?  

有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当天晚上就去了酒店,此时,沈梦溪已经跟叶维新、宋贷聊的差不多了…  

聊什么,当然聊叶问!  

叶维新负责执导,银都负责发行、投资,沈梦溪负责制片、监制…  

两千年之后的香港电影圈,能薅羊毛的项目不多。  

杀破狼在太阳娱乐手里,跟洗钱华有关系;  

剩下的寒战、窃听风云、反贪风暴系列,沈梦溪不是很喜欢,压根没看完整…  

只有叶问系列属于优质羊毛!  

来香港之前,沈梦溪就已经决定找人把叶问做出来…  

说实在的,他本来想找吴景演叶问,稍微想了想,不合适,还是换成了甄子弹…  

现阶段不会有投资人砸钱给吴景演叶问的!  

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2007年的华语电影圈,动作片领域,甄子弹是仅次于程龙、李莲杰的存在!  

他主演一部动作片,投资人才会投3000万以上,其他人,想也别想…  

投资人是看卡司给钱的!  

叶维新,跟甄子弹长期合作,杀破狼、龙虎门、导火线,几乎已经形成了叶维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