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压榨自身潜力,不断爆发出更加庞大的力量才行。  

但是这种行为非常伤害身体,用的次数多了,很容易损伤根基。  

看着杨戬嘴角的那丝血迹,再看看云华和杨婵二人担忧的眼神,齐元最终还是忍不住出手了。  

当杨戬再次出刀的瞬间,齐元指尖亮起一道剑光。  

剑光明亮,犹如耀阳。  

不过非但没有丝毫炙热之意,反而让人感觉如坠冰窟。  

因为,这道剑光是由纯阳杀剑变幻而成。  

纯阳杀剑虽然有着纯阳之名,但却没有丝毫纯阳气息,有的只是后天演化而成的纯阳杀机而已。  

经过通天教主亲手祭炼之后,阴阳二气斩仙剑已经不能以单纯的仙剑来形容它们了。  

因为这两把剑可虚可实,变化由心。  

不但可以凝聚实体斩将杀敌,更可以化实为虚,变成剑气,任由齐元御使。  

化为剑气时形如蛟龙,同样也有着类似于龙族身形变幻大小如意的神通。  

大时长有数千丈,适合强攻,小时细若游丝,善于偷袭。  

而这,还只是这两把仙剑的基本功能而已,它们真正的威力,依然还是阴阳两道后天杀机。  

随着齐元这一剑斩出,原本就非常寒冷的地穴之中,顿时又多了一股冻结神魂的冰冷杀意。  

云华仙子猛然一抬头,看向了那比闪电还要快的一缕剑光,眸中有着遮掩不住的震惊。  

这股锋锐之中有透露着无尽杀机的气息,实在太过骇人。  

云华仙子虽然法力被封印,不过她的眼界见识都还在,元神依旧强大,当然能够看得出这道剑气的厉害之处。  

“嘭…咔嚓…”  

这一次,巨响过后,又传来了一道与先前截然不同的细微声响。  

随着咔嚓之声过去之后,屏障很快就布满了犹如蛛网一般的裂痕,而后砰地一声化为乌有。  

“碎了…”  

杨戬脑海之中闪过这个念头。  

刚才他因为太过专注于破开屏障救出母亲,从而陷入了带有几分偏执的执念当中,而今见到禁制破碎,顿时心中一松,道心清明,还带着几分欢喜之意。  

随着禁制破碎,一股更加阴寒刺骨的冰冷寒意从云华所在的石台之上传了出来,让众人脸色微微一变。  

尤其是杨婵,她曾不止一次的潜入这里。  

可是前两次来的时候,虽然冷得厉害,但并没有如此阴寒刺骨,显然是因为这道禁制禁锢了其中寒意,使得寒意不得外泄,这才积存在那数丈方圆的小小空间之中让母亲受苦。  

这一瞬间,杨婵心中对于那几个仙人的死再无丝毫惋惜。  

天庭,统御三界的神庭之所在。  

南天门的不远处,一道身姿婀娜的身影缓缓飞来,落在地上之后,随意的向前走着。  

镇守南天门的天兵天将见到来者之后,连忙恭敬行礼:“见过石矶娘娘。”  

石矶一挥手:“无需多礼,适才可有人从此经过?”  

“回娘娘,今日并无人从此经过。”  

如今天庭人员稀少,就算一连数日没人经过天门也很正常。  

“嗯!”  

石矶轻轻点了点头:“你们自去当值,无需管我。”  

“是。”  

镇守天门的几个天兵天将再次站好,看着石矶娘娘的身影,既然这位娘娘并没有走出天门,他们也就不敢多问。  

毕竟石矶娘娘的身份地位远远高于他们,他们只是普通天庭兵将而已,可不敢管石矶娘娘的事情。  

石矶静立片刻,目光定定的望向远处。  

她自从来到天庭,主动向玉帝表示愿意投靠之后,玉帝果然非常满意。  

相对于阐教那些丝毫不在意他旨意的金仙,石矶这种主动投靠的仙人显然在天庭会更吃香。  

更何况石矶本身就已经处于天仙巅峰,不仅修行了上清功法,并且还兼修了八卦之道,一身根基浑厚,随时都有可能突破境界成就太乙玄仙,属于非常有潜力的那一种,当然会更加受到重视。  

因为石矶是女仙,所以玉帝就将石矶交给王母来安排。  

天庭的仙人本来就少,女仙就更加稀少了,所以王母对于石矶这样主动前来都靠的女仙,同样也非常看重。  

而且她麾下女仙确实不多,所以就给了石矶一个相当不错的神职,辅佐自己管理女仙。  

说实在的,石矶投靠天庭的时机,确实有些巧妙。  

不但让她借助天庭的名头避过了这次封神大劫,还因为她的性情而颇受王母喜爱。  

尤其是当齐元破坏了龙吉公主和洪锦的婚事之后,王母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可是平日里待石矶更加亲近了几分,偶尔还指点一番石矶的修行。  

等到封神大劫过去之后,天地之间劫气消散,石矶身上仅剩的那一缕劫气也就弥散于无形。  

这不但让已经在天仙境界积累圆满的石矶,水到渠成一般突破到了太乙之境,并且还另外领悟了两道卦象,从原本的水火雷泽四卦推演到了六卦之数,并且得到了王母的指点,让她很快就将自己的八卦云光帕给祭炼的更加厉害。  

如今诸多神位都还没有经过敕封,天庭之中的太乙玄仙可不多见,所以石矶的身份地位也因此更是涨了一截。  

石矶对于现在自己在天庭的生活很是满意。  

来天庭的这段时间,先是得到了王母的重用,平日里不曾受到半分刁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