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不会遗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夏远方知道这两个名字,她一下子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夏远方说“帮我也给他们上一炷香,告诉他们,我不会让他们白死。”  

夏初见点了点头“我知道,姑姑,我也不会让他们白死。”  

总得能让那个人,付出相应的代价因为是要去藏戈星拜祭两位去世的同学,大家在一等舱里也没有举行任何活动。  

各自都在自己的舱室里待着。  

有人趁着这个时间开始写探险总结。  

夏初见也在“写”,不过是让七禄给她写。  

她打算到时候就看一遍七禄“写”的东西,然后修改一下就好。  

还有剩下的时间,她想睡一觉。  

毕竟是刚刚“痊愈”,她的虚弱有目共睹。  

一觉睡醒,已经到了藏戈星首府长留郡上方大气层外的空港。  

夏初见来过这里。  

上大学之前,特安局安排她去坎离星参加那个飞行培训,因为一场比赛,要飞越小行星带,就从坎离星,飞到了藏戈星。  

藏戈星是权氏的大本营,权氏的祖宅就在这里。  

夏初见还在权氏祖宅住过几天。  

她从星际飞船的空港里出来,跟着同学上了飞行器,看着下方的城市出神。  

古德茂和潘楠杰所在的孤儿院,是在长留郡郊区。  

这所孤儿院,并不是藏戈星上的大孤儿院。  

不过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他们站在那所非常破旧的孤儿院门口,看着那已经岌岌可危马上就掉下来的“古潘孤儿院”牌子,还是有点傻眼。  

这孤儿院,可不是一般的破旧啊陈言钧指着那块门牌,说“这里叫古潘孤儿院,是不是这里所有的孤儿,都姓古或者潘”  

江胜说“大概是一个姓古的,和一个姓潘的,联合办的孤儿院吧”  

他们一行八个人,都穿着帝国第一军校的军装,就这样站在凋敝杂乱的孤儿院门口,十分醒目。  

院门打开,一个老得像是一颗皱巴巴土豆的老妇人站在他们面前,疑惑地问“请问你们找谁”  

夏初见说“我们是古德茂和潘楠杰的同学,今天是特意来看他们的。”  

那老妇人一下子明白了,混浊的眼里出现一丝湿意。  

她抬起袖子抹了抹眼角,默默拉开大铁门,请他们进来。  

夏初见带着同学走了进去。  

这孤儿院处于藏戈星首府长留郡的郊区,但并不是那种上层人士或者有钱人住的富裕郊区。  

而是荒凉而萧条的村庄附近。  

石质的外墙破旧斑驳,爬满了绿藤和苔藓。  

高高的铁门锈迹斑斑,阴森而沉重。  

铁门顶部都是尖刺,如同一柄柄标枪,刺向天空的方向。  

每一根铁杆上都装饰着复杂的花纹,但现在已经看不清是什么样子的纹饰了。  

铁门上有两个对称的铁环,铁环表面也都是磨损和锈蚀的痕迹,露出深红褐色的底层。  

铁门底部靠近地面的地方,已经完全腐朽,变成了灰褐色,似乎随便踢一下,这扇大铁门就会迎风而倒。  

那块歪歪扭扭快要掉下来的牌子,就在铁门右边的石墙挂着。  

从孤儿院那座灰扑扑的古堡一样的房子,到这大铁门之间,是一个已经荒废了的院子。  

地上杂草丛生,青石板路两边的花坛也已荒废。  

初夏的地面干涸纵横,但依然有几朵不知名的蛋黄色野花从杂草中支愣起来。  

越往里走,那股发霉的潮湿气息更是扑面而来。  

夏初见四处打量,忍不住问“这里是孤儿院吗”  

那老妇人沉默地点了点头。  

夏初见说“那怎么没有看见孩子”  

就算是破旧的孤儿院,大白天的,也应该把小孩子放出来玩吧哪怕是监狱,也有放风的时间啊没料这老妇人却笑了一下,说“都接走了自从阿茂和阿杰去世之后,就有善心人来到这里,把那些孤儿都接到城里的孤儿院去了。”  

“那里更好,能吃饱,能上学,也不用一天到晚做活。”  

“那些孩子们啊,是去了好地方了。”  

夏初见挑了挑眉,很是惊讶“是最近才接走的”  

老妇人点点头“也就十来天。”  

“他们把阿茂和阿杰送回来,又给了我们孤儿院一笔钱,说是什么抚恤费”  

“我什么都不懂,就问能不能用这笔钱,把孩子们都送到好一点的孤儿院去。”  

“而且我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入土了。”  

“如果我走了,这些孩子们可怎么办”  

陈言钧在旁边静静听着,这时忍不住问“那之前你们是怎么过的”  

老妇人叹口气,说“以前的经费都用完了,善心人的捐助也越来越少。”  

“后来是长大后出去工作的孤儿们,偶尔寄点钱回来。”  

“阿茂和阿杰本来是我们古潘孤儿院几百年来最杰出的孤儿。”  

“他们对这里的感情也很深。”  

“还没上大学就各处打工挣钱,给弟弟妹妹们买营养液。”  

“哪怕是低等营养液,但是营养管够,不会饿肚子。”  

“他们俩很厉害的,刚上高中就找到稳定的兼职工作。”  

“高考还考了特别好的成绩,是我们藏戈星的前二十名”  

“两人去了军校,还有善心人资助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不用我们孤儿院出钱”  

“等他们上了学,每个月寄回来的钱,都翻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