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上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权与训没有理会她陡然升起的怒气,接着说“但如果不是误伤,那么不管你有没有受到伤害,她都要负刑法责任。”  

负刑法责任,那就是要坐牢。  

夏初见挑了挑眉“您只说了刑法,那民法呢”  

民法责任,主要就是赔钱了。  

权与训眼里闪过一抹笑意,说“如果是误伤,民法方面的赔偿,能够加大。”  

“不是误伤,刑法上她不占理,但民事赔偿基本上就别想了。”  

宗若宁听明白了,忙说“那这么说,不如就顺着秋紫宁的话,说是误伤,让她赔钱”  

他看向夏初见,试探说“有权大首席在,她需要付出的赔偿,肯定是天价。”  

对于夏初见这种家庭来说,经济上的赔偿,比一定要让对方坐牢,更实惠吧夏初见听了半天,她的第一反应,其实也是觉得,让对方赔钱,比让对方坐牢,确实更实惠可是,她心底又隐隐一种不甘横亘在那里,仿佛在说,凭什么呢秋紫宁有钱有势,就能为所欲为小飞和她都受到这么大的伤害,小飞只留下一点芯片程序,而她也是好几次生死一线,对方只要付出一点钱,就能了结而且对方又能出多少钱呢哪怕对于普通人来说,看似“天价”的赔偿,相对于秋紫宁的财富来说,或者相当于秋紫宁背后之人的财富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对方不会觉得伤筋动骨、痛彻心扉,只会觉得平民的命,可真贱呐夏初见抿了抿唇,说“如果是民事赔偿,那能让她和她背后的人,赔到倾家荡产吗”  

“如果能赔到那种程度,我只要民事诉讼,也未尝不可。”  

权与训和宗若宁对视一眼,苦笑说“就算我想这样帮你,法律也不会支持我。”  

“你知道法律上的民事赔偿,是有上限的。”  

而这个上限,对于普通人的家底来说,确实是倾家荡产。  

但是对于贵族和皇室,以及那些真正的富豪来说,那点赔偿上限,也就他们一两年的收入而已。  

别说倾家荡产,就连伤筋动骨,也不可能。  

这就是差距。  

是,秋紫宁不是贵族,但是她背后的势力,肯定是贵族。  

甚至是皇室这才是大家都忌惮她,迁就她,给她打开方便之门的原因。  

夏初见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更加烦躁。  

她很想问,如果秋紫宁,不是皇帝私生女呢那还会有人,给她大开方便之门吗可再一想,对方为什么要把秋紫宁伪装成皇帝私生女,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要知道北宸帝国是有皇帝的可能不是皇帝的私生女,但却给人造成这种印象,并且从中得到好处,这可是妥妥的欺君之罪对方宁愿冒着“欺君之罪”的危险,还要这么做,甚至秋紫宁都敢这么做,那会不会背后的人,势力大到她无法想象而这么大势力的人,为什么一定要针对秋紫君呢当时的情况,夏初见亲眼目睹,秋紫宁确实是想把秋紫君扔到那门后。  

也确实是她自作自受,挤过去帮秋紫君但是那个时候,要不是她突然看见秋紫宁人脸头套下的真面目,也不会震惊到发呆,才导致她没有躲开秋紫君那一枪,同时也让小飞付出了不可挽回的代价,而她自己,也被被秋紫宁一脚踹到那门后夏初见一瞬间脑子里转过这么多念头,突然问“那秋紫君呢她对当时的情况,有什么说法”  

权与训没有做声。  

宗若宁轻声说“她说秋紫宁要对付的,确实是她,但是当时你为救她,把她推开,以至于并没有发现你和秋紫宁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夏初见眼神微闪“她只说了这些,没有说别的吗”  

宗若宁摇了摇头“没有。但这些也够她受的了。秋氏老爷子出面息事宁人,给了她补偿,她也就不能追究秋紫宁的责任了。”  

夏初见说“哦秋氏给了她什么补偿”  

宗若宁说“秋氏出面,找了皇帝陛下,让她转到我们学校的星空母舰指挥专业。”  

夏初见意外“她转到我们学校了”  

星空母舰指挥专业,在帝国皇家第一军校,是仅次于歼星舰指挥专业的好专业。  

在以前几百年里,要么考进来,要么推荐进来,还没有人能半途转进来。  

因为如果有成绩,那高考的时候肯定就考上了。  

如果有人推荐,也是在录取之前,就推荐了。  

这种学校,这种专业的推荐,背后至少也是一个侯爵身份。  

秋紫君之前不能直接上这个专业,说明她的推荐,不够强。  

现在能转进来,还真是托了皇帝陛下的福。  

夏初见想到秋紫宁那人脸头套的样貌,皇帝陛下还出手帮她解决问题,这一下,大家肯定都确信,秋紫宁那“皇帝私生女”的身份了所以秋紫宁背后之人的能量,简直大到难以想象夏初见很想不顾一切,把她看见的情景说出来。  

可想到其中的牵扯,又默默咽了下去。  

这一次,她连霍御燊都不能说。  

既然谁都不能说,这口气,可能大概还是得咽下去了夏初见虽然不甘心,但也没有坚持,只是淡淡说“原来是这样,您让我好好想想”  

“我能说的是,秋紫宁绝对不是失手误伤我。”  

“她明明知道是我站在她面前,还一脚把我踹了进去。”  

“她只是没把我这种人的命,当命罢了。”  

权与训听出她好像还有没有说出来的话,也没有追问,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在沙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