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神押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期末考。  

这是高中的最后一次期末考,也是他们的毕业考试。  

及格之后,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也能参加明年夏天的高考。  

不及格的人,只有留级,再读一次高三。  

重读的话,哪怕是官办学校,也是要交学费的。  

大家都铆足了精神,做最后的冲刺。  

所以这两天,她虽然觉得总是有人跟着她,也没有在意。  

因为她私下里跟小队队友们通过消息,发现他们那边也有人偷偷跟踪。  

根据李缚和宋明前观察和测试,发现那些人不仅没有恶意,而且还在暗中保护他们。  

确定这一点后,夏初见就更不在意了。  

这一天是周五,夏初见要在学校参加期末考试。  

北宸帝国的高三毕业考试,只考四科,北宸文学,数学,物理和化学。  

每门考试两个小时,上午下午各四个小时,一天考完。  

这也是她的高中毕业考试。  

按照她原本的计划,高中毕业证拿到之后,她就全职做狩猎人,并不打算考大学。  

北宸帝国大学并不多,相对于整个北宸帝国的人口来说,录取率非常低。  

哪怕最差的大学,也是万中取一的录取率。  

那些一流大学,录取率比百万分之一还低。  

大学费用也非常昂贵。  

平民家的子女想上大学,基本上一毕业就背一屁股债。  

但是,只要考得上大学,哪怕需要借贷才能念完,也是完全值得的。  

因为他们毕业之后,基本上都是社会的高薪人士,不可能还不起贷款。  

而以夏初见现在的财力,她完全能不用贷款就上大学。  

可她的成绩实在太差了,夏初见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但为了不让姑姑生气,她还是按部就班地跟着她的学习计划进行。  

周五来到学校,八点北宸帝国有百万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诞生了数不清的诗词歌赋,和各种熠熠闪光的文学巨匠。  

因此北宸帝国高中生的北宸文学课本,不仅特别厚,而且还有名目繁多的指定课外读物。  

而夏初见高中三年,一本课外读物都没读过。  

因为她所有的课外时间,都用在做狩猎人赚钱上面了。  

不用上学的日子,她不是在做任务,就是在协会训练。  

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为了能让她北宸文学课达到及格的标准,夏远方给她圈了二十篇重要读物。  

甚至把各种分析都写好了给她填鸭式教育,就连作文题,也给她押了三题。  

夏远方直接写好了,让她背得滚瓜烂熟。  

夏初见背是背了,但并没有多上心。  

还是那句话,北宸文学课,指定的课外读物,三年加起来一共有三百多本。  

每本里面起码有一百多诗词名篇,加起来就是三万多诗词名篇。  

而考试,只会选三到五篇作为考题。  

基本上是万分之一的比例押中题。  

可是当她坐到答题电脑前面,看见面前出现的名篇,整个人都有点懵。  

姑姑还真是有点东西在身上啊…  

因为这次毕业考试里出现的两首诗词,一篇名文,正是夏远方给她圈的那二十篇重要读物之三!  

再看具体问题,还有最后的作文题…  

夏初见直接傻了。  

都是她背过的!  

包括那个作文题,是姑姑押的两种文体之一!  

姑姑都写好了,那还等什么呢?!  

夏初见二话不说,开始抄写自己背诵的内容。  

为了不让考官觉得她成绩太好因而怀疑她作弊,她还有意省略了一些姑姑写的特别好的句子。  

她觉得她不配。  

两个小时的北宸文学课考试,她只用一个小时就答完了卷子。  

再用了半小时检查一下,她就交卷了。  

当她走出教室的时候,没给同学造成任何压力。  

大家普遍认为她提前交卷的原因是,学渣反正答不出来,就不浪费时间了…  

接着是数学考试。  

夏初见的数学成绩还是不错的,至少跟次次二十分的物理相比,她偶尔数学靠自己还能拿到九十分,算是她的天赋特长了。  

这一次看见数学题,更是胸有成竹。  

因为十道选择题,姑姑押对八道。  

五道大的分析题,姑姑押对四道。  

还有一道,她自己都能做出来。  

因此数学考试,她只用了一个小时就交卷了。  

再是下午的化学和物理考试。  

当化学卷子在考试专用系统上出现之后,夏初见已经没有那么惊讶了。  

同样是十道选择题,五道大题。  

姑姑押中了全部选择题。  

五道大题,押中三道,另外两道属于非常基础的基础知识,不用押。  

夏初见恰好会做。  

所以考化学的时候,她没有故意送分,因为她要为了最后一门物理,多存点分数。  

物理是夏初见的弱中之弱,她的目标,甚至都不是及格,而是考到三十分就可以。  

因为毕业成绩,看的是总分,不是单科分数。  

她数学和北宸文学都答得不错,化学全力以赴,那物理只要三十分,她的总分肯定就到及格线了。  

所以当她看见物理卷子,整个人都麻了。  

姑姑难道黑到北宸帝国的教育系统里,看见卷子了?  

物理十道选择题,五道大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