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半山别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港岛中环,威灵顿街371号,莲香楼。  

上午,一名五十多岁的老人如往常一样走进了莲香楼内吃早茶。  

进了茶楼,四处扫了一眼,在看到几个熟悉的食客后,笑着迈步走过去。  

“老钟你来的正好。”  

其中一个食客在看到他后,连忙招手把他唤了过来。  

钟伟舜疑惑的问道:“搞咩啊?”  

“东方日报的人反击了,你看下。”  

那食客连忙把手上正在看到报纸递给了对方。  

“嗯?”钟伟舜眉头一皱,接过报纸坐下来看了起来。  

旁边几个经常一块吃早茶的食客,也是纷纷笑着道:  

“我讲过了,凭你每日骂,人家怎么可能不反击,是人都有嘴和手的嘛。”  

“老钟弯弓射天狼是你写的啊?”  

听着几人的话,又看完报纸上刊印的内容,钟伟舜心情烦躁,他虽然看出这个作家浮生撰写的檄文,避重就轻,转移话题,但不得不承认,对方的确是抓到自己的痛点。  

没错,他就是在天皇日报撰写檄文的孤舒子墨。  

大约十年前,1957年,金镛在撰写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轰动全港,一时间洛阳纸贵,当时不少武侠小说作家都在跟风撰写宋朝时期的国仇家恨,江湖纷争。  

钟伟舜自然也不例外,但他文笔有限,创意有限,该写的内容金镛和其他武侠作家都已经撰写过了,在继续去写反倒没什么新颖之处。  

思来想去,便决定写一个不一样的江湖,杀伐果断,不为他人,只为利己。  

这种文路放到后世,可以说是暗黑流,但是搁在当下的香港,却是会被人批判为道德败坏。  

不过当时因为钟伟舜写的够爽,弯弓射天狼里的男主人公,一路几乎没有任何坎坷,一路杀到底,走到了江湖巅峰的顶点,左右拥抱,佳人在侧,可谓是人生赢家。  

当时这本书还小范围的引起了轰动。  

只不过这种夹杂着不少情色的书,总归是无法成为经典。  

一晃十年过去,早已落了时代,被后来之人超越,也无人在提及,却不曾想今日居然被对手拿来讽刺反驳。  

钟伟舜顿时不爽,朝着几个经常一块吃早茶的食客道:“冇问题,小意思啦,看我今日回家好好的写个文,骂的他绝对没法还口!”  

“老钟就别说这些了,你跟我讲下这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对啊老钟,最后一句。”  

钟伟舜低头在看了一眼报纸,见最后一段,无非是讽刺自己不懂人伦道德,没有教养罢了,讥笑一声道:“没事,只不过是呈口舌之快罢了。”  

这时,一个身着大褂的老人哈哈大笑着走过来,“老李,老王,你们可知这东方日报的人反击老钟了,最有趣的是这个作者浮生居然嘲讽老钟是他仔,哈哈哈…”  

“你讲咩啊,倒眼佬。”钟伟舜瞬间气道。  

“哎呀,老钟也在啊。”  

倒眼佬尴尬的讪讪一笑,这桌子有一面贴着墙壁,他上楼的时候也看不到坐在靠墙的那一面,自然没注意到钟伟舜也在。  

钟伟舜面色阴沉的说:“倒眼佬,你讲清楚,谁是谁仔!”  

“我嘴臭,嘴臭,讲错了。”倒眼佬赔笑道。  

老王和老李在一旁劝道:“是啊老钟,倒眼佬讲胡话,你莫同他一般见识,不要生气了。”  

在几人的劝解下,钟伟舜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不生气,我只是问你刚刚讲的是咩意思?”  

倒眼佬看了一眼老李,又看了一眼老王,又扫了另外两个食客,见他们耸耸肩,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道:“你看了东方日报没?”  

“看了,你刚讲仔的事是咩意思?”  

“最后一段咯。”  

倒眼佬听钟伟舜看了报纸,倒也是舒了口气,拿出刚刚买的东方日报,最后一段指给对方看,说道:“你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买几个橘子。”  

“咩意思?”  

不管钟伟舜不解,旁边的几人同样不知。  

“这句话出自朱自清的背影,在那篇文中,父亲对儿子就是讲了这句话,让他不要乱跑,我去买几个橘子。”  

说完,倒眼佬偷偷的瞥了一眼钟伟舜,见他脸色铁青,心里倒是有点高兴,平日里几个人一块吃早茶,就这老钟最能吹水,天天把自己吹的如何如何厉害有文才,现在一看,还不是被人骂了都不知何意。  

钟伟舜的确很气,气的几乎暴跳如雷,除了一方面是霍耀文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在几个老伙计面前丢了人,刚刚才说对方只是呈口舌之快,现在转头就被倒眼佬给反驳回去。  

看着面前几人的面孔,总觉得是在嘲笑自己,越想越不得劲,一气之下,钟伟舜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浮生,我蒲你老母!我跟你搞定了!”  

......  

翌日。  

黄大仙区,慈云屋邨。  

霍耀文忍着早上也不知是谁拉肚子所产生的恶臭,在公厕里憋着气刷牙洗脸。  

忽然外面传来了细妹的声音。  

“阿哥,你在搞咩啊,快点啦,时间来不及了。”  

霍耀文:“。。。”  

“阿哥,你掉茅坑里去了?讲话啊!”  

霍耀文:“。。。”  

“阿哥,你不会真的掉茅坑了吧?”  

霍耀文:“。。。”  

问了三遍得不到回复,霍婷婷也不知是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