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两件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与林泽的惊奇不同,泰山神君一听那位说过,立刻露出惶恐之色,躬身拜道:“若是那位钦定,小神是万万不敢以身代之的。”  

泰山神君这句话没有半点自谦的意思,完全真心实意。  

要是那位认为他不是中意的人选,别说神道没落实力不复从前,就算他打破桎梏,修为比肩圣人,依然逃不脱陨落的下场。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这话是圣人以及天人们说的,换作那位,圣人与蝼蚁相比,似乎没太大区别。  

道圣看出泰山神君的顾虑,温言安抚道:“神君不必忧心,那位当年不过戏谑之言,当不得真,否则的话,佛祖要么改名,要么退位,哪允许他主宰佛门数万年?”  

泰山神君依然迟疑:“可是,万一那位突然想起此事了呢?”  

道圣面色一沉:“瞻前顾后,神君如何破局?天与不受,必受其咎,错失这次良机,神君以为还能熬多久?”  

“泰山虽广阔高耸,却也有倒塌那天,届时神君当如何自处?”  

字字诛心,宛如重鼓,敲打着泰山神君的灵魂。  

林泽适时插了一句道:“神君若继承了那位所说的如来佛祖之位,说不定冥冥之中会得到那位的祝福和庇佑,如此一来,神君打破桎梏的几率,又大了几分。”  

道圣闻言似笑非笑看了林泽一眼,却未多说什么。  

林泽则是神色坦然,原始道人一直都未露面,哪怕他晋升圣人境也感应不到对方的存在。  

若是能通过泰山神君将原始道人引出来,或许林泽可以当面问他一句,到底是不是老乡?  

当然不可能是直截了当的问,比如平生不识,心如如水啥的。  

再不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总听过吧?  

虽然刘汉还没兴起,就让林泽打了个稀碎,可用来对暗号挺不错的。  

除去以上原因,林泽此举还有那么一丝麻痹道圣的意味。  

老师你不是想让泰山神君李代桃僵夺了佛门基业吗?弟子帮你一把,表露一下师徒情深可好?  

虽说两人之间有着几分相互算计,可毕竟没翻脸不是吗?  

泰山神君面露沉思之色,偷偷打量道圣脸色。  

只见道圣脸色阴沉,似乎对他的迟疑十分不悦。  

泰山神君暗地叹了口气,心中明白,道圣给他这个机会的同时,也是为了对付佛门,若他不答应的话,就如道圣所言,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  

道宫又不是开善堂的,没道理只给他好处,却不用他付出。  

事实上,泰山神君没有太多选择,近些年来,泰山年年下沉,虽然对整座泰山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可长此以往,终有沧海桑田那一幕。  

若不抓住机会,或许只有等死一途。  

于是泰山神君躬身拜道:“小神愿听从道圣吩咐,化神为佛,入住佛门,自号如来佛祖。望道圣不吝指教。”  

道圣面带笑意道:“很好,贫道这就传你化佛的方法。凝神静气,莫要生出抵抗之念。”  

随后道圣玄奥一指,不轻不重点在泰山神君的额头上。  

泰山神君只觉脑袋轰鸣一声,无数信息涌现。  

过了许久,泰山神君恢复思绪,对着道圣躬身一拜道:“小神多谢道圣指路之恩,他日若能成功打破桎梏,必有厚报。”  

道圣只是笑了笑,对此不以为意。  

类似这种话,他听的实在太多了,泰山神君这种情况,又有几分胁迫在内,哪有真诚可言?  

紧接着,泰山神君再次躬身一拜道:“虽说佛门如今无天人坐镇,可任小神肆意妄为,但小神毕竟要将佛门纳入麾下,而不是灭绝佛门道统,小神独自一人,恐怕力有未逮。”  

“故小神斗胆请道圣安排一些助手,协助小神以最快速度收服佛门,能更好的为您效力。”  

林泽在一旁听到这句,暗地给泰山神君点了个赞。  

他这番让道圣安排助手之举,既能进一步获取道圣的支持,展现出来的姿态又能让道圣放下戒心,可谓一举两得。  

道圣笑了笑,微微摇头道:“与你一般投靠道宫门下的天人,前后几次加起来逾百人,其中多有困在当前境界,长期不得寸进之人。”  

“佛门太大,你一人未必能吞的下,若你舍得分出一部分利益,用来邀请几名志同道合的天人,即可解决独木难支的问题。”  

“期间尺度需要你自己想办法把握,贫道只能给你有限的支持,却不能替你化佛,终究靠的还是你自己。”  

“你此去到底是遇云化龙,还是鱼困浅滩,全凭你自己的本事以及天意。当然,你若有不决之处,可来昆仑请教贫道。”  

泰山神君躬身拜道:“小神谢道圣指点。此去收服佛门,定当铭记道圣教诲,并时常来拜会您,避免独断专行犯下错误。”  

“此外,不知您可有其他吩咐?”  

道圣瞟了林泽庄周一眼,淡然道:“你若成功收服佛门,无论有没有打破桎梏,需得替贫道完成两件事。”  

泰山神君连忙接话道:“请道圣尽管吩咐。”  

道圣神色认真道:“其一,你要将佛门镇教之宝——八宝功德池献给贫道。”  

“其二,举佛门之力,配合林泽复苏建木神树,不得怠慢以及阳奉阴违。”  

“你若能完成这两件事,可抵消贫道此次襄助你的恩情,往后互不亏欠,贫道亦不会挟恩图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