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返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经过一番拉锯式“讨论”,双方最终还是顺利签订了盟约。  

盟约零零散散记录了以下几点:一、刘季承认黄河以北归西秦所有,包括他自己在内,儒家所属附属势力,不得以任何名义侵犯河北之地。  

二、刘季每年向西秦提供价值等同二十万金的各项物资,于每年五月之前送至邯郸,不得有误。  

三、西秦即日退兵,不可以此为借口,兴兵攻打刘季。  

此盟约天地为鉴,若有违反者,人神共诛。  

底下落款是林泽和刘季两人的名字,加盖的印章亦是代表两人身份的印章。  

林泽本想越过刘季,直接和儒家签订盟约,可颜回态度坚决,死不同意,甚至不惜儒家与道宫闹翻,也不肯以儒家的名义签订盟约。  

按照林泽的性格,本会威逼利诱兼施,耐着性子慢慢磨,磨到颜回头昏脑胀,同意为止。  

奈何庄周是个随和性子,态度一点都不强硬,几次和事佬做下来,林泽也就熄了心思。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颜回不必代表儒家,与林泽/西秦/道宫签订盟约,而是代表儒家,作为见证人,在盟约上附上了大名。  

同样,庄周代表道宫,见证了这个盟约。  

若林泽和刘季有人反悔,两人作为双方见证人,是有权替一方向撕毁盟约的人讨个公道。  

盟约之事搞定之后,在颜回再三热情邀请下,庄周和林泽赴了对方宴会。  

不过,林泽坚决拒绝了刘季派人犒劳西秦大军的“好意”。  

正值天下将乱,兵强马壮者为王的时代,林泽怎么可能会让刘季这种人接触自己的大军?  

万一刘季突然王八之气爆发,将人拐走了怎么办?  

不要觉得不可能,这都神话世界,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反正以林泽这种谨慎性子,是不可能冒这个险的。  

这场宴会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从中午到傍晚,林泽都不记得他和颜回喝了多少杯。半个小时换一次菜肴,一场宴会下来,光菜肴就换了八次。  

一直到曹参跑到宴会厅告诉刘季,价值等同二十万金的物资全部准备完毕,林泽以正事要紧为借口,才得以顺利从宴会上脱身。  

林泽来到堆满各类物资的仓库面前,第一时间用天人境独有的灵觉整体扫了一遍,以防刘季弄虚作假。  

不知是不是颜回特意交代过,刘季准备的物资五花八门,却又不离温饱。  

要么就是与吃相关的,譬如大米、大豆这类主食,以及各种不知名妖兽的肉干,甚至还有几大袋食盐。  

要么就是各类布匹,上至丝绸,下到粗麻布,应有尽有。  

核算完种类和数量后,林泽特意沟通了脑海里的小进,计算了一下整体价值,看刘季是否有“偷工减料”。  

待得到肯定答复后,林泽当即传令城外大军,派万人入城搬东西。  

没一会,价值二十万金的物资,就被热情高涨的西秦将士搬到了城外军营。  

在西秦将士看来,自家国主竟然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不打仗的情况下,让对方俯首帖耳,乖乖“纳贡”,果然非同常人。  

第二天一早,林泽与庄周向颜回提出了告辞。  

颜回故作惋惜说道:“我与二位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二位此去,心中竟有些不舍,二位不若多留几日,好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庄周中规中矩回了一句:“来日方长,后会有期,他日再见,大家不醉不归。”  

林泽脸上却浮现一抹贱笑回道:“多留几日没必要吧,留一两日,颜圣贤或许心中欢喜,若留久了,十万大军横亘在城外,怕有些人会寝食难安。”  

林泽如此直白的话一说,颜回顿时面露尴尬之色,干笑了几声,却也没了假意挽留的心思。  

万一这位道圣新收的小弟子,借坡下驴,赖着不走怎么办?  

盟约都签了,人却没送走,岂不亏死?  

于是,十万西秦大军饱餐一顿后,林泽带着他们踏上了北返的道路。  

这次,林泽不打算带他们回西域了,而是打算留在燕赵之地,好好经营这块新得到的地盘。  

不仅如此,在不久之后,林泽还会将西域那边的官吏,大部分都调到这边来,只留一小部分留守西域。  

西域虽是一块宝地,可相较燕赵之地而言,实在太贫瘠了。  

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异族林立。  

不管从哪方面来讲,西域作为最初林泽认定的自保之地,绰绰有余,  

可作为争霸之地,还远远不够格。  

发展重心从西域转到燕赵之地,这是必然的趋势。  

甚至林泽脑海里,已经拟订了好几个快速发展实力的方法,只等陈平带着人过来,集中探讨一次,就可逐步落地实施。  

带着价值二十万金的物资,大军返回的速度,只有正常行军作战的一半。  

当然,这与林泽只用胡人士兵临时充当民夫相关。  

一万人运输大批量货物,行走速度比正常行军的十万大军慢,实属正常。  

倒不是林泽刻意针对欺压胡人,体恤西秦大军,只让一万胡人做运输队。  

而是以他谨慎的性格,不愿掉以轻心,将大军全部变成民夫队。  

万一儒家真的背信弃义怎么办?  

征辽府大军,可不是什么乌合之众,有心算无心,又有儒家天人境相助,西秦大军未必有必胜的把握。  

林泽宁愿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