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南征北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把这些筷子半岛上的各路难民,都救出水深火热的筷子半岛,搬来坚木城的话…  

既能在领主那边刷好感度,同时也能扩充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管辖超过10万人的大城主,收税养兵,岂不美哉?  

在九州至尊YY着自己以后,成为掌管超过10万人的大领主的同时,弗林正在自己小天鹅堡的会议室里和几个外来的使者们见面。  

在短暂的讨论之后,弗林让这些使者回去。  

随后,弗林自己准备召开一个内部的军事会议,而会议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组织对瘟疫之地的全面进攻!  

具体的军事部署,弗林是早已经准备就绪。  

所以在会议结束之后就打算派兵出征,但此费基尔骑士报告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费基尔骑士,说他要带着天启骑士团的2000重装骑士,暂时离开土豆郡了。  

原来是以前天启骑士团国的一个下属城市——血裔领。  

在世界巨变之后,也刷到了土豆郡的附近,并且遭到了从前天启骑士团国的敌对势力——瓦兰吉海盗们的袭击。  

也算是冤家路窄。  

在从前,天启骑士团国和瓦兰吉的海盗们就是敌对势力。  

瓦兰吉海盗,并不是单独的一股海盗,而是许多个海盗集团,以劫掠为生,对许多沿海国家都造成过深重的灾难。  

瓦兰吉海盗们说是海盗,但他们的陆战实力同样出色,一直都是天启骑士团的强大对手。  

不要以为瓦兰吉海盗是海军,所以陆战就菜。  

比如毛子的精锐海魂衫陆军,又比如这个世界的瓦兰吉海盗们。  

瓦兰吉海盗经常袭击天启骑士团的沿海城镇,擅长攻坚,甚至还曾经登陆并组织大军包围了天启骑士团的首都。  

当然,天启骑士团也不是白挨打的。  

他们也曾经组织过数次的远征军,来打击沿岸的瓦兰吉海盗们,但终究是个陆权国家,难以真正的追击海洋上的敌人。  

世界巨变之前就是冤家,世界巨变之后也一样。  

而这一次天启骑士团的下属城市血裔领,和瓦兰吉海盗的一支势力,刷在了一起。  

虽然在血裔领附近的瓦兰吉海盗,只是整个瓦兰吉海盗集团的一支。  

但也是一支强大的海盗势力,拥有精兵数千。  

相比之下,失去了整个天启骑士团的保护,单独一个血裔领完全不是对手。  

原本,血裔领引以为傲的贵族血裔骑兵,是足以抗衡瓦兰吉海盗的强力骑兵。  

但因为巨变之后,血裔领的养马场丢失了,导致空有骑兵却没有战马。  

失去了最强战力的血裔领,被迫舍弃骑兵进行步兵战。  

骑士老爷们,被强悍的瓦兰吉海盗大斧,杀的大败亏输,在野外连败三阵,被迫龟缩回城。  

最近才得知血裔领消息的费基尔骑士,当即便要带兵去救人——作为曾经天启骑士团国的继承人,保护自己的子民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更何况如今的乱世,能遇到从前的子民们,也是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啊!  

找到老乡,拉拢感情,发展势力——费基尔可没打算一辈子给弗林当打工仔!  

之前弗林和费基尔骑士就有过约定,费基尔和他手下的天启骑士们,是作为客军暂时留在土豆郡。  

他们会暂时成为弗林的下属,但以后一旦有机会,费基尔骑士肯定是要回去继续争夺王位的。  

弗林当时也承诺过,如果费基尔骑士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自己一定会帮忙。  

而现在,在弗林即将出征瘟疫之地的时候,费基尔骑士也必须要带兵去拯救他的子民了。  

怎么办?  

弗林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同意了费基尔骑士暂时离开土豆郡,而没有做出阻拦的举动。  

不仅没有阻拦,甚至弗林还主动的提及自己当初的承诺——会协助费基尔骑士作战。  

弗林知道,现在土豆郡也正在用兵之际,费基尔骑士大概不好意思请求自己派兵支援,所以弗林主动提出要帮忙。  

于是现在弗林就面临了一点困难。  

针对瘟疫之地的军事行动已经开始,现在又要协助费基尔骑士作战。  

哪个是重心?  

弗林决定:我全都要!  

弗林决定让达龙率领第一军团,也就是大部分的玩家,前往瘟疫之地同盟友们汇合战斗。  

土豆郡派遣进攻瘟疫之地方面的军队,包括超过15000名的玩家,在猛将达龙的率领之下,绝对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战斗武装。  

一开始弗林还想着把大北方联盟残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也拉去练练,后来考虑到万一战败…  

所以弗林还是让大北方联盟军继续在瘟疫之地的边境待着,虽然不直接参与进攻,但也能起到牵制的作用。  

而弗林自己则亲自率领费基尔的天启骑士,第二利箭军团,以及九州的玩家们前往驰援血裔领。  

这支部队由2000天启骑士、土豆郡第二“利箭”军团的6000精兵,以及差不多3000的玩家构成。  

总兵力超过了10000人,也算是兵强马壮。  

而且是弗林亲自指挥,更是战斗力翻倍!  

由著名泉水指挥官弗林压阵,想必以一敌十不是问题。  

此外还有少量的对参战不感兴趣的玩家,以及第二军团的二线士兵,他们负责留下来看家。  

两支大军分头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