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归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待鞑子,本就该心坚如铁,你觉得苏掌门心肠硬,恰好说明苏掌门立场坚定,要和你这妖女划清界限!”灭绝师太淡淡说道。  

群雄闻言纷纷附和,但苏乙却敏锐听出灭绝的规劝之意。  

他微微一笑,也不以为意。  

“赵姑娘,蒙元必将灭亡,你们蒙古人也必将败走中原。”他说,“你们如今跟黄金家族决裂,等于成了蒙古人的公敌。日后就算回到草原上也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汝阳王一脉该何去何从,是时候要好好想想了!好自为之吧。”  

他淡淡一笑,环视群雄:“我们走!”  

苏乙很快带着六大派的人远去了。  

陈友谅闹了个没趣,一咬牙还是跟着苏乙走了。  

王保保很快赶了过来,沉声道:“苏乙还算言而有信,敏敏,他有没有说他带着这群武林人要去哪里?”  

“太行山,反贼的地盘。”赵敏道。  

“路过孛罗帖木儿的地盘…”王保保微微沉吟,面露狠色,“要不要通知孛罗帖木儿,让他们互相残杀?”  

孛罗帖木儿是汝阳王府的政敌,一向不对付,可以预料到的是此番朝廷但凡要对付汝阳王府,孛罗帖木儿必然是先锋。  

王保保此刻已适应了角色,开始思考以后的局面,考虑怎样削弱敌人了。  

赵敏摇摇头,低声道:“没用的,这个人不会给咱们这种机会的。哥哥,都是我不好,是我连累了咱们家…”  

“不要说这种话!”王保保却没有责怪赵敏的意思,“苏乙这种人迟早会是咱们的敌人,就算你不惹他,他也要来对付我们。只能说天意如此!”  

“咱们得快些赶去大同。”赵敏道,“得让爹爹出面跟孛儿只斤氏周旋,尽量通过谈判,赎回咱们的家人。”  

“咱们麾下的将士,只怕有不少人心向孛儿只斤,执迷不悟。”王保保叹气道,“敏敏,这回咱们算是无路可退啦。”  

“那咱们就一直往前走,一直走下去!”赵敏一脸坚定地道。  

双方就从黑风口分道扬镳,一个向西北方向而去向大同,汝阳王的地盘;一个往西南方向去往太行山。  

下次再见,已很难预料是何等光景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昭等人从京城出来后,也直接赶往太行山下的九龙镇,这是他们和苏乙提前约定好的汇合地点。  

除了他们,张无忌也赶来和苏乙汇合,徐达带着西北军也出了西域,向甘陕一带靠近。  

天黑的时候,苏乙等一群人终于出了蒙人的势力范围,来到了义军治下。  

这里的义军首领叫“关先生”,前不久刚和中路、东路的红巾军进攻大都,但惨遭汝阳王和孛罗帖木儿联手围剿,兵败退守太行山,连带山西、陕西一代的义军也全都被汝阳王清剿干净。  

这关先生的势力难得不是打着明教的幌子行事,其本人也十分神秘,不知道是何来历。  

按照原历史,此人不久后将转战东北,攻克上都辽阳等地,之后数年他将攻克高丽王庭。  

只可惜终究是时运不济,在高丽中了高丽王大规模的美人计,致使军队高层只知淫乐享受,迅速腐化,导致二十万大军丧失斗志,被高丽人反攻,包括关先生在内,大部分被杀,只剩下万余人辗转脱险,逃回东北,又被等待他们的蒙人一网打尽。  

这关先生手握数十万重兵,虽在山、陕一代吃了败仗,但底蕴仍在。  

整个北方,这支义军算是最强大的了,而且常年和元廷主力军作战,所率部下骁勇善战,也是其他义军无法相比的。  

但枪打出头鸟,对于元廷来说,威胁越大的义军,越要坚决打压。  

现在的关先生,未来的张士诚和陈友谅都是如此。  

朱元璋之所以能在这场逐鹿之战中笑到最后,关键不在他多能打,而在于他“高筑墙、广积粮和缓称王”的平定天下战略方针。  

元朝所有的主力被关先生、陈友谅和张士诚等人消耗得差不多了,而朱元璋接受了所有人的地盘和人手,等元廷反应过来时,朱元璋已经成为庞然大物了,元廷无力对付,于是便无力回天了。  

苏乙对这个关先生很感兴趣,他之所以把汇合地点选在这里,其实也抱着看看能不能和这个关先生接触一番的希望。  

若是能把这个关先生也纳入自己的义军体系之中,那可真就是“大业可期”了。  

不过关先生终究还很遥远,而且人家是手握重兵的大人物,能不能看得上苏乙这种“乡野武人”也说不定。  

但六大派的投诚却是实打实的。  

到了九龙镇后,空闻第一个带着少林众僧来到苏乙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慷慨陈词,决心“做狮子吼”,举派公开抗元,和鞑子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空闻表示愿意号召天下禅宗信众一起加入苏乙麾下的“逍遥军”,并积极组建“僧兵”,共襄盛举,共举大业。  

数十年前,阳顶天一心想要联络天下群号共抗元廷,只可惜不但没成功,还跟少林三渡结了仇。  

之后明教和中原武林渐行渐远,结仇无数,乃至今日覆灭之果。  

只怕他们死也想不通,为何今日少林竟主动要求加入苏乙麾下义军,主动表示公开抗元。  

苏乙对少林的壮烈之举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对于圆真的立场却只口不提,不做评价。  

在苏乙心中,圆真已是个死人,这个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