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3、灵光一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告诉弟兄们,都留点神,一定要把他揪出来!但不要打草惊蛇,看到人后立刻向我汇报!”  

“如果这人真要对耿爷不利,要不要现在就想办法通知耿爷?”  

“先不要。”一线天看了看台上,局面仍呈胶着之势,但以他的眼力,已经看出久攻不下的张英振已经有了力衰的迹象,相信苏乙的反击很快就会到来。  

现在是关键时刻,他决定还是别让苏乙分心了。  

“等耿爷打完这场,你们给他打信号。”  

“是。”  

一线天和苏乙经常切磋武艺,对苏乙的武功非常了解,其实他有些惋惜的,台上的张英振的武功按理来说要比之前的张松年要强一些,只可惜,他给苏乙造成的威胁,远远不如张松年的大。  

张英振选错了战术,也许他想一鼓作气拿下苏乙,但他低估了苏乙,也高估了自己。  

久攻不下,如果他及时转变策略,未尝不能亡羊补牢,耗死苏乙。  

但他一直攻到现在,再转变策略,只怕是迟了。  

苏乙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台上,局面果然如一线天所料,久攻不下的张英振逐渐放缓了攻击节奏,开始拉长放远,打算用之前张松年的策略来对付苏乙。  

但苏乙立刻发现了他的疲态,并不打算给他跟自己对耗的机会了。  

苏乙开始尝试游斗,伺机近身反击,以变换莫测的节奏和飘忽不定的身形来对付张英振。  

这样一来,苏乙固然开始迅速消耗体力,但张英振面对苏乙的进攻,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否则一个不慎就会被苏乙抓住机会彻底打败。  

苏乙懂得怎么在战斗中尽量节省和保存体力,但张英振却没有这样的技能。  

几个回合下来,苏乙就把张英振给搞湿了。  

张英振大汗淋漓,浑身上下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湿透了。  

他的体力愈发不支,动作和速度都滞涩下来。  

张英振显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危险到了极致,他不甘这样失败,尤其不甘心被苏乙一个打了八场的人给耗到力竭而败。  

很快张英振故意滞缓,卖了个破绽,苏乙果然上钩——  

不要觉得别人卖个破绽上钩了就是蠢货,事实上在擂台上,局势瞬息万变,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除非是做得特别明显的引诱之举,一般情况下有了攻击的机会,根本没时间思考这是不是陷阱,拳手第一个反应就是抓住它,进攻!  

擂台上想太多瞻前顾后的人,通常都会输得很惨。  

张英振这个陷阱伪装得极好,所以苏乙自然而然上当了。  

下一刻,张英振暴喝一声发动了!  

他整个人突然下潜窜,一手撑地脚下一蹬,一手并指如刀举过头顶,猛地向苏乙鱼跃而来。  

这招的名堂叫做“钻身探海”,打得是一股有去无回的气势。  

整个身子都投奔怒海之中,拼的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  

苏乙中了张英振的陷阱,距离极近,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张英振的攻击距离他已近在咫尺!  

苏乙最快也不过退半步,张英振的攻击就会照样落在他身上。  

躲不了!逃不掉!  

苏乙瞬间做出判断。  

那就只能挡。  

可对方是铁砂掌啊!  

碰哪儿哪儿就要伤!  

如果苏乙用手挡,就看这招的架势和力度,手骨肯定是要断的。  

如果是用脚踢,对方一下子就能把自己的腿骨都砍断了!  

无论怎么挡,只要跟铁砂掌硬碰硬,吃亏的只能是苏乙!  

况且怎么挡也是个问题。  

这一掌张英振是奔着苏乙的腹部来的,他整个人就像是一条鱼一样,在和苏乙腹部平行的高度向苏乙鱼跃而来。  

不上不下的身位,让苏乙防守起来十分别扭。  

用手防守,对方太低。  

用脚防守,在对方眼皮子底下,自己一出脚就会被对方挡回去。  

所以挡也不行,一挡就受伤!  

不能挡,不能退,不能躲,苏乙还能怎么办?  

这一切虽说来话长,但其实只在电光火石间。  

从张英振打出这招钻身探海,到苏乙脑海里瞬息万变做出种种判断,其实连一秒的时间都没有。  

因为一秒的时间,就足够张英振的攻击落在苏乙身上了。  

要如何应对,苏乙需在瞬间头脑风暴,然后瞬间作出判断和反应。  

越是危机时刻,就越显出一个武人真正的实力和水平了。  

说时迟那时快,在退无可退又挡不可挡的情况下,苏乙突然腾空跃起,向前翻腾。  

张英振失去目标,掌刀刺了个空。但这一招他本就考虑到苏乙跳跃躲闪的因素,有后续变化。  

他手掌往地上一撑,整个人借力便往上升起。  

但——  

苏乙不是跳跃!  

苏乙是鹞子翻身!  

这是传武中八卦掌的一招演法,实战中根本不该存在的一招!  

再说直白点,就是单手支撑前空翻!  

支撑在哪儿?  

支撑在张英振的后背心上!  

在刚才张英振即将攻击到苏乙腹部的那一瞬间,苏乙猛地跃起身子前倾向下,单手支撑在张英振的背上,整个人顿时掉了个个儿,大头朝下,双脚凌空。  

此时张英振也刚好做出单掌拍击地面使得身体竖直向上升起的动作。  

他感受到背部按着的手掌的时候,整个人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