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3、待价而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事儿都能干得出来,这人在官场能长久吗?”刘海清看向苏乙:“他是个人才,如果真走,我希望他能来你这儿。”  

苏乙点头:“我知道了,找机会我跟他好好聊聊。”  

“说到九哥,九哥那边我已经联系过了。”刘海清道,“没意外的话他已经收到了消息。”  

苏乙点头道:“那就好,常凯申虽然要杀九哥,但九哥这人敢作敢当是公认的,他只要说自己没杀巴延庆,那就是没杀。只要他一否认,咱们就排除了最大的隐患。”  

刘海清点头:“翟有利的事情,我会提前安排好。如果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发动,我会让人配合好你的。”  

“好!”  

苏乙拿走二十万美金回家睡觉的时候,张景山还熬在警局里,威逼利诱巴延庆的家眷们,想要掏出巴延庆的钱来。  

巴延庆最疼爱的小儿子都被张景山打晕过去三回了,他最疼爱的小妾,也被好多人不可描述了。  

但他还是一无所获。  

张景山渐渐红了眼。  

“我还就不信了,这巴延庆的钱还能不翼而飞了?给我打,狠狠地打,挨个儿上刑!不招出钱在哪儿,谁也甭想休息!”  

张景山发了狠,巴延庆一家老小遭了秧。就连他那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也被张景山扇了几个大逼兜子。  

还真别可怜这老东西,她在后宅里因为不顺心,弄死了好几个丫鬟。  

他们这一家老小平日里跟着巴延庆吃香喝辣,作威作福,如今巴延庆一倒,就到了他们还债的时候了。  

早上八点,津门运输同业工会,一楼大堂。  

苏乙差不多是掐着点儿来的,他来的时候整个大堂人满为患,密密麻麻一眼看去,全是窜动的人头。  

现场跟菜市场似的,吵吵闹闹,嘈杂喧嚣极了。  

可以明显看到,在场的人分成了七八个阵营。泾渭分明地各占一个方位。  

门口早有人等着苏乙,是刘海清的手下。  

这人见到苏乙眼睛一亮,急忙迎了上来,一拱手恭恭敬敬叫了声“耿爷”,然后道:“耿爷,刘代表让我专程在这儿等您,刘代表说了,您进去后站那儿都行,随您心意。待会儿若有需要,您吱一声,我们忠义社为您马首是瞻。”  

“有劳了,”苏乙对他一拱手,“海清在里面吗?”  

“代表没来,但是钱处长来了。”这人答道。  

钱处长,就是李虎的前秘书钱进,李虎被拉下马后,他成为忠义社的副社长,在金陵派来心的一把手之前,他实际掌管着津门忠义社。  

这个人在刘海清上位后,便积极向刘海清靠拢,一副以刘海清马首是瞻的姿态,赢得了刘海清的信任。  

“明白了,你先进去吧,告诉钱处长,待会儿让他见机行事就好。”苏乙道。  

“是,”这人肃然应下,顿了顿又道:“刘处长还交代让特务处的一个兄弟跟着您,他人也在里面。”  

“让他直接到我跟前就成。”苏乙立刻猜到他说的应该是一线天。  

苏乙在津门怎么也算是个名人了,认识他的人有很多。  

当他走进会场时,很多人都跟他笑着拱招呼,苏乙一路往进走,一直点头微笑,脸都快笑酸了。  

在场的最低也是脚行里的大把头,跟苏乙平起平坐的位置。  

再就是各个势力的大佬或代表。  

最近炙手可热的耿良辰,没人不认识,可在这个场合里,他还真不是主角。  

大家也就跟他打个招呼,混个脸熟,也就过去了,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大堂的中间是空出来的,各大势力围成了一圈。  

除了代表忠义社来的钱进,还有代表脚行而来的永年武馆的馆主。  

青帮的贾长青、洪帮的安玉峰、铁旗会的马文元、百家帮的翟有利、三同会的吴赞彤,还有一方是黑手刘三爷为首的“脚行本土派”,  

这六方势力,再加上武行、忠义社,才是今天绝对的主角。  

共八方势力角逐脚行龙头的位置。  

明面上是这样,暗地里,佛兰西人、罗马人、不列颠人、哲彭人…各路洋人,再加上官面上代表各个派系力量的各方势力。小小脚行的权力斗争,竟像是联合国的缩影一般,复杂异常。  

此时,八方势力的代表和他们的簇拥者各自聚成一堆,有的在互相谩骂,互相攻讦,所以才如此杂乱喧嚣。  

苏乙虽不是主角,但他绝对是最重要的配角。  

他的到来,无形中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众人都想看看,这个杀了胡德胜,却因为巴延庆之死顺利躲过一劫的耿良辰,在武行踢馆成功,被誉为少年宗师的耿良辰,到底会站在哪一方势力的一边?  

不可否认的是,苏乙现在绝对是“能打”的代名词,他虽然没资格争夺龙头之位,但龙头候选人们,却一定对他十分感兴趣。  

所有人都觉的苏乙一定是一杆“好枪”,锋利无比的好枪。  

所以这杆枪站在哪方势力,这方势力就会实力增加一大截,竞争起龙头位置,会更有利。  

在大家看来,耿良辰的第一选择当然是忠义社,因为刘海清和他相交莫逆,这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  

其次,耿良辰有可能会选择武行,因为郑山傲是耿良辰的干爹。  

无论耿良辰选择武行还是忠义社,其实在座想要争夺龙头位置的大佬们都不担心。  

忠义社有官方背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