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意识轻触一下天眼、天耳、天足后面的加号。  

王禹的脑海里,立马齐齐整整的浮现出了,有关于这三门神通第四层的知识。  

这些知识在阴德的作用下,好像自古以来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一样。  

现如今,他只不过再度想起罢了。  

几近于顿悟一般,王禹片刻之后就将这三门神通彻底掌握。  

扫了一眼少了一百二十点阴德的版面。  

王禹未曾停歇,继续用意识轻点这三门神通后面的加号。  

二百四十点阴德随之不见,王禹的天眼、天耳、天足三门神通彻底被他以海量阴德推到了大成。  

打开属性版面,看着依旧满屏的加号:  

宿主:王禹元力:+  

次级本源——阴德:二百七十五丝修为:锻体、法师功法:形意拳(大成)+、青阳诀(第四层)  

技能:五行拳(圆满)、形意十二形(圆满)、掌心雷(斩仙雷)+、天眼通第五层(阴阳眼——方圆三十丈)+、天耳通第三层(方圆三十丈)+、天足通第三层(缩地成寸百丈)+  

秘术:阴德秘法、灵宝度人经——四十一。  

武器:天纂青箓剑万界穿梭:零+  

王禹的一颗心有些躁动。  

他这次是真的挣大发了,没想到三门神通推导到第五层以后还能剩下这么多的阴德。  

这一刻,王禹都有心直接以掌心雷加三门神通为核心,晋升至祭酒境了。  

按照九叔的说法,茅山这么多代下来,能以一门纯正无缺的四通四法两禁忌为核心,晋升祭酒境的修士已经断代多年。  

往上数五六百年,都没这种人物了。  

这些年,也就出了个别天资纵横的先辈。  

靠着投机取巧的方法,借助外部力量,将四通四法两禁忌中某一门,推导至伪·大成的地步。  

既然叫伪·大成,那就证明这些先辈们踏足祭酒境时有缺陷。  

可惜,无论王禹再怎么追问。  

九叔就是不愿意多谈一些有关于那些先辈们的具体情况。  

以三门神通、一门雷法为本命符箓的根基,数遍茅山历代修士,王禹也能挤的进前三了。  

这种根基在当今修行界堪称无人可以媲美。  

至于他心通——灵宝度人经。  

这玩意太过唯心也太磨叽,还不能用阴德直接加点提升。  

王禹已经将它打入冷宫。  

局面适合的情况下,他不介意当当圣母婊。  

若是一直都碰不到适合提升它的局面,冷藏是这门神通的唯一下场。  

此刻的王禹能够感觉到。  

只要他愿意。  

浑厚至极的根基,就能够让他轻而易举的凝聚出,独属于自己的本命符箓。  

跨入祭酒境以后,在阴德足够的情况下,真人境于他而言根本就不设防。  

唯有真人之上的真君境,需要靠水墨功夫去一一达成各种晋升条件。  

想想自己只要肯点头就能一步登天,成为当今修行界里排名前三的大高手。  

以王禹的沉稳都不由自主的有些激动。  

因为那意味着,这方世界绝大多数秘密,都将不再对他设防。  

而他,也能一改现在的谨小慎微,真正的展露出自己的本性。  

可片刻之后,属性版面上的阴德数量还是维持在原样。  

这似乎让人有些不解?  

为什么明明就能一步登天?你却偏偏无动于衷?  

对于独步天下唯我独尊,你就真的一点都不动心吗?  

在这里,王禹给出的答复是:贪婪是人类最大的原罪。  

别误会,不是王禹不贪婪,而是他太过贪婪。  

他的贪婪已经让他罪无可恕。  

此刻他就算一步登天,也只是一个真人。  

这修行界里虽然很少有真人露面,可谁敢保证龙虎山那位老天师就是唯一的真人境修士?  

他就算凭借着根基浑厚、神通广大,能在跨进真人境以后和老天师那样的老牌真人争雄,但也没有太大胜算,做不到俯视众生说一不二。  

既然如此,那他为何不在可以铸就根基的时候,将自己的根基再夯实一点。  

直接把真君层次的关卡也打通铺平。  

茅山的四通四法两禁忌,他学全了四通,可没学全四法,那号称禁忌的两门功法他更是一头雾水。  

目前阴德足够,看来,他需要想办法从九叔那里,把余下的道法给学来了。  

虽然因为法力不够雄浑,导致他目前有点小儿提大锤样子,但手段不少,能打能逃的王禹却并没有太过在意。  

关上属性版面,王禹起身下床活动了起来。  

因为大门被破坏,他此刻还真不好离了问米堂,去县城外面实验一下,自己现如今的实力到底到达了何种地步。  

毕竟,世道乱了,小偷小摸的也开始多起来了。  

他离开问米堂,就是纯粹去考验县城里,那些地痞流氓们的道德底线了。  

为这,王禹对文才跟秋生这两坑货更加不满意了。  

知道这两货色不靠谱的王禹,在中午上街买中饭的时候,还顺便请了个木匠,下午去问米堂看看大门该如何修理。  

天色微微擦黑的时候,问米堂这才重新有了能防贼的大门。  

结账送走木匠师傅,王禹铁将军把门直接出门觅食了。  

就在他离开不久以后,两道垂头丧气的身影来到了问米堂门口。  

看着铁将军把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