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江妃的死因(2/3)
了疯似的寻找江妃遇害的真相,所以才会发现了蛛丝马迹?”
王尚呵呵冷笑:“我看还真就未必见得。”
“当初这件事情或许真的是天衣无缝。”
“毕竟谁都没有怀疑过,江妃娘娘的死因有异。”
“至少在当时,江侯府的人是没有怀疑过的。”
“或者,江妃的自尽,帝王的厌弃,这些放在一起,来的太快太突然,江安侯府的人,根本就来不及有所反应。”
“且江妃的死,在外界看来也格外的合理。”
“生产时遇到了难产,险些母子俱损,一尸两命。”
“后来虽然侥幸得以顺利生产,却是实打实的伤了身子,再也不复从前了。”
“江妃因此姿容有损,其内心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整个人为此癫狂,开始行为有异…这一切都是宫人们有目共睹的。”
“就连皇帝有一日早朝前,都无缘无故的,被江妃给伤了额头呢。”
“这些,江安侯府也是知道的,江安侯夫人,还为此进宫,开导劝诫过江妃两次,只是都被江妃发疯打了出来。”
王尚冷笑:“且这一切,可都是有人看见,有人听见,更有人记载了下来的。”
“民间甚至因此议论纷纷。”
“你当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皇帝难道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家事,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又究竟是什么人敢如此大胆,议论起皇帝的家事来了?”
“这其中若是无人刻意引导、刻意放纵,你信?”
“如此有过疯癫行为的江妃,忽然不知是何缘故,突然自尽,也不算是多么稀奇了。”
王尚呵呵几声:“就连最一开始,江侯府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不也是丝毫没有过怀疑吗?”
“所有人都以为是江妃疯了,才会做出难以让人理解之事。”
“甚至江安侯这个做人亲爹的,还曾怒骂过江妃是不争气,毁了江安侯府大好的前程与百年基业。”
“至此,江安侯府上下,都还没有人怀疑过江妃的死因有异。”
“为何,就在一切都可以随着时间就此隐藏的时候,江安侯府却像是忽然间接受不了事实,怀疑起江妃的死因有异?”
娇娘若有所思:“这么说来,是有人刻意的,给江安侯府的人递了消息,引得他们生了怀疑?”
“显而易见。”
王尚哼笑:“最开始的时候,江安侯府的人也不过是惋惜,失去了江妃在宫中的力量,对整个江安侯府的势力无异于是削弱了大半。”
“但他们当时想最多的,是如何再送进宫去一位妃嫔,继续从前江妃在时的荣光。”
“更何况,江妃还有一双儿女,若是他们不送人进宫去,便只能要别人来养他们的外孙了。”
“孩子现如今还小,从小就无人教导亲近娘舅,往后长大了,又如何会在亲近江安侯府?”
“若万一来日继承大宝的是江妃之子,身为新帝的娘舅家人,却不得新帝的亲近,更得不到恩宠,地位岂非尴尬?”
王尚:“可无论怎样,至少在当时,江安侯府的人,从未怀疑过江飞的死因有异,对江妃之死虽然心痛,却并无不可接受之意。”
“直到他们突然间怀疑起来,并摆出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推翻皇权,也势必要查清楚真相的态度,才在事情已经过去多日,该毁掉的证据早就已经被毁了个干净,就算是当时有什么疏漏,那么多时日过去,也早就应该扫平一切。”
“可偏偏,咱们的那位主上,不仅没有让人将证据毁去,还有意无意的,引导着江安侯府的人,发现了桑静婉的存在。”
正因此,当江安侯将桑静婉谋害宠妃与皇嗣的证据,递交给皇帝时,才会引得龙颜大怒,欲要降罪桑氏满门。
接着,就是皇帝派人,亲自调查江妃的死因。
最终将江妃的起因,定格在江宁织造所进献的香云纱有异。
进而牵扯出江宁织造有过失不察之罪,致使江妃殒命,皇嗣有损。
那场香云杀案,足足牵连了九百九十九六条人命。
举朝哗然。
接着便是江安侯府被龙颜震怒所恼,所厌弃,一再遭到贬斥。
桑氏一族倒是因为早已与桑静婉断绝关系而得以保全。
真正获牵连之罪,与江宁织造上下老少上百口人一同获罪被斩杀的,实则是岭南姜家。
也就是姜安宁真正的亲爹,姜氏男的本家。
纵使岭南姜家高声申辩,为己喊冤,言明姜氏男早就已经与桑静婉恩断义绝,连那个赔钱货也是被她给带走了不知所踪姜氏男更是早就已经再娶,重新生了一对儿女。
根本就与桑静婉没有任何关系了!
就算要牵连,也根本不应该牵连到他们姜家啊!
可惜他们的申辩,注定也不可能传进皇帝的耳朵。
莫说是传进皇帝的耳朵了,就是江安侯府,也不可能听到这一段真相。
毕竟当初代替天使前往岭南姜家传旨并监斩的,就是他们的人。
并且在执行完这一趟任务之后,他曾经的兄弟,在一起出过多次任务的好伙伴、好战友,便于皇帝面前自尽了。
如果不是在临死之前,他的这位好朋友,将这一桩事情告诉了他。
恐怕还有可能,这世间除了那位君心难测的帝王,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
王尚呵呵冷笑:“我看还真就未必见得。”
“当初这件事情或许真的是天衣无缝。”
“毕竟谁都没有怀疑过,江妃娘娘的死因有异。”
“至少在当时,江侯府的人是没有怀疑过的。”
“或者,江妃的自尽,帝王的厌弃,这些放在一起,来的太快太突然,江安侯府的人,根本就来不及有所反应。”
“且江妃的死,在外界看来也格外的合理。”
“生产时遇到了难产,险些母子俱损,一尸两命。”
“后来虽然侥幸得以顺利生产,却是实打实的伤了身子,再也不复从前了。”
“江妃因此姿容有损,其内心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整个人为此癫狂,开始行为有异…这一切都是宫人们有目共睹的。”
“就连皇帝有一日早朝前,都无缘无故的,被江妃给伤了额头呢。”
“这些,江安侯府也是知道的,江安侯夫人,还为此进宫,开导劝诫过江妃两次,只是都被江妃发疯打了出来。”
王尚冷笑:“且这一切,可都是有人看见,有人听见,更有人记载了下来的。”
“民间甚至因此议论纷纷。”
“你当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皇帝难道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家事,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又究竟是什么人敢如此大胆,议论起皇帝的家事来了?”
“这其中若是无人刻意引导、刻意放纵,你信?”
“如此有过疯癫行为的江妃,忽然不知是何缘故,突然自尽,也不算是多么稀奇了。”
王尚呵呵几声:“就连最一开始,江侯府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不也是丝毫没有过怀疑吗?”
“所有人都以为是江妃疯了,才会做出难以让人理解之事。”
“甚至江安侯这个做人亲爹的,还曾怒骂过江妃是不争气,毁了江安侯府大好的前程与百年基业。”
“至此,江安侯府上下,都还没有人怀疑过江妃的死因有异。”
“为何,就在一切都可以随着时间就此隐藏的时候,江安侯府却像是忽然间接受不了事实,怀疑起江妃的死因有异?”
娇娘若有所思:“这么说来,是有人刻意的,给江安侯府的人递了消息,引得他们生了怀疑?”
“显而易见。”
王尚哼笑:“最开始的时候,江安侯府的人也不过是惋惜,失去了江妃在宫中的力量,对整个江安侯府的势力无异于是削弱了大半。”
“但他们当时想最多的,是如何再送进宫去一位妃嫔,继续从前江妃在时的荣光。”
“更何况,江妃还有一双儿女,若是他们不送人进宫去,便只能要别人来养他们的外孙了。”
“孩子现如今还小,从小就无人教导亲近娘舅,往后长大了,又如何会在亲近江安侯府?”
“若万一来日继承大宝的是江妃之子,身为新帝的娘舅家人,却不得新帝的亲近,更得不到恩宠,地位岂非尴尬?”
王尚:“可无论怎样,至少在当时,江安侯府的人,从未怀疑过江飞的死因有异,对江妃之死虽然心痛,却并无不可接受之意。”
“直到他们突然间怀疑起来,并摆出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推翻皇权,也势必要查清楚真相的态度,才在事情已经过去多日,该毁掉的证据早就已经被毁了个干净,就算是当时有什么疏漏,那么多时日过去,也早就应该扫平一切。”
“可偏偏,咱们的那位主上,不仅没有让人将证据毁去,还有意无意的,引导着江安侯府的人,发现了桑静婉的存在。”
正因此,当江安侯将桑静婉谋害宠妃与皇嗣的证据,递交给皇帝时,才会引得龙颜大怒,欲要降罪桑氏满门。
接着,就是皇帝派人,亲自调查江妃的死因。
最终将江妃的起因,定格在江宁织造所进献的香云纱有异。
进而牵扯出江宁织造有过失不察之罪,致使江妃殒命,皇嗣有损。
那场香云杀案,足足牵连了九百九十九六条人命。
举朝哗然。
接着便是江安侯府被龙颜震怒所恼,所厌弃,一再遭到贬斥。
桑氏一族倒是因为早已与桑静婉断绝关系而得以保全。
真正获牵连之罪,与江宁织造上下老少上百口人一同获罪被斩杀的,实则是岭南姜家。
也就是姜安宁真正的亲爹,姜氏男的本家。
纵使岭南姜家高声申辩,为己喊冤,言明姜氏男早就已经与桑静婉恩断义绝,连那个赔钱货也是被她给带走了不知所踪姜氏男更是早就已经再娶,重新生了一对儿女。
根本就与桑静婉没有任何关系了!
就算要牵连,也根本不应该牵连到他们姜家啊!
可惜他们的申辩,注定也不可能传进皇帝的耳朵。
莫说是传进皇帝的耳朵了,就是江安侯府,也不可能听到这一段真相。
毕竟当初代替天使前往岭南姜家传旨并监斩的,就是他们的人。
并且在执行完这一趟任务之后,他曾经的兄弟,在一起出过多次任务的好伙伴、好战友,便于皇帝面前自尽了。
如果不是在临死之前,他的这位好朋友,将这一桩事情告诉了他。
恐怕还有可能,这世间除了那位君心难测的帝王,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