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趁火打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子陵击退了高句丽的高手,而那些押送货物的山寨强盗们则一个都没有折损。  

实在是运气使然。  

若是徐子陵没有能发出第七剑;或者其余的黑衣人没有被惊退。  

徐子陵将会必死无疑。  

直到高句丽的黑衣人们逃走了十多个呼吸时间,光头汉子才回过神来。刚才,他是真的被吓坏了,就像是在地狱里走了一圈。那种绝望,用言语根本就不能形容。  

徐子陵依然保持着那个站着的姿势,像是个雕像。  

光头汉子走到徐子陵的身边,小心翼翼地说道:“徐公子…”  

噗嗤。  

徐子陵吐出了一口鲜血,脸色苍白,没有血色。  

光头汉子说道:“徐公子,你受伤了?”  

徐子陵身上的肌肉不停地颤抖。  

“只是脱力了,没什么大碍,恢复了力气就好。”徐子陵说道,“现在我没有了力量,你们想要杀我,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怎么样,要不要考虑一下?”  

光头汉子的目光一闪,尴尬笑道:“徐公子说笑了。我们哪里敢杀你?想都不敢想。”  

光头汉子不确定徐子陵是不是在伪装,试探自己。光头汉子不识几个字,但是他做过山寨的头领,懂得揣摩人心。  

如果徐子陵刻意隐瞒,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不定光头汉子会动手。  

可是徐子陵把话说开了,光头汉子到有了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他赌不起,一旦赌输了,就是死。  

徐子陵指了一下七个一流武者的尸体,说道:“带上这七具尸体,我们继续赶路。回到蓝田县,我一定要查出来他们是哪一方势力。”  

江都。  

秦至庸正在安慰皇后萧氏。  

萧皇后身份尊贵,丈夫杨广死了以后,她就被宇文阀掌控,整个人没了精气神。  

直到见到秦至庸,萧皇后的目光才有了一丝灵动。  

刨除皇后的身份,萧氏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妇人。  

秦至庸说道:“秦某已经和宇文阀打过招呼,他们不敢再对萧皇后你不敬。以后,你可以安心了。”  

萧皇后感激道:“多谢大宗师。若不是大宗师来江都,我的命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秦至庸不来江都,萧皇后会过得非常凄惨。宇文化及的势力崩塌之后,她会被义成公主接到东突厥,直到大唐一统中原,李靖率兵灭掉了东突厥,再次把她接回长安。  

不论是皇帝皇后,还是贩夫走卒,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四个字。  

修行者,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其实就是“生老病死”。  

人,只要生下来,命运就是注定了。但是世事无绝对,天道都有遁去的一,更别说是命运。  

想要改变命运,并非不可能。  

性格决定命运。  

人生就是不断地在十字路口选择,什么样的性格,就选择什么样的路。好像冥冥之中,有一根线在牵引着人前行。  

秦至庸如果不是接触到了儒家的修身之术,心态摆正,立了志向,他的命运就会很惨,说不定秦至庸已经死在了沙漠的龙门客栈之中,哪里会有现在的成就和风光。  

改变命运,秦至庸算是有了点心得。  

可是他的身体依然在不停地衰老,尽管衰老的速度比普通人慢数倍。为了活得更久,秦至庸不得不如履薄冰地修行,不停地探索生命的真谛,提升生命力。  

秦至庸构建的精神意识世界,已经有了雏形。若是能让精神世界成型,秦至庸的生命力肯定会再次增强。  

李世民走到秦至庸的身边,说道:“秦先生,东突厥的使者来了。”  

萧皇后起身,向秦至庸施礼,说道:“既然有使者来见大宗师,那我就先退下了。”  

秦至庸说道:“你不用离开,东突厥的使者就是来见你的。二公子,请东突厥的使者进来吧。”  

果然不出秦至庸所料,使者的确是来见萧皇后。  

东突厥的使者看了秦至庸一眼,说道:“你这个瞎子是谁?”  

李世民和萧皇后的脸色一变。突厥使者的胆子可真大啊。竟敢说秦先生是瞎子。  

秦至庸笑着说道:“在下秦至庸,相信使者应该听说过秦某的名字。”  

使者说道:“原来是大宗师当面儿。是我眼拙,没有认出来。”  

秦至庸说道:“你不是眼拙,是故意的。你这么做,就是为了变相地羞辱我是个瞎子,真是无聊的把戏。你放心,秦某不生气。不过,使者你这次来江都的目的,我倒是能猜个八九分。”  

使者笑着说道:“世人皆知秦先生武艺通玄,击败了高句丽的剑道大宗师傅采林。没有想到秦先生竟然还有算命的本事。”  

秦至庸说道:“算命的本事我没有。但是你心中的想法,我却知道。不相信?那我就说一说,看准不准。使者这次来,又是为你们家可汗提亲吧?其实,提亲是顺带,试探咱们中原朝廷才是真正目的。皇帝刚刚驾崩,你们突厥的使者就到了,来得可真是时候啊。”  

使者的脸色大变。  

秦至庸微微一笑:“你的表情告诉我,秦某说准了。义成公主不是已经嫁到东突厥了吗?你们可汗又想要迎娶中原神州的公主?咱们可没有公主再嫁过去了。东突厥真的想要联姻,可以让你们的公主嫁过来嘛。我们的聘礼肯定是不会少。”  

使者说道:“不可能。咱们可汗的女儿,是不可能嫁到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