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反重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贺靖将郭少川的资料上报,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能让贺靖这位“特工之王”看上的人才,那就一定有过人之处。  

规矩,是用来规范普通人的。真要是有了人才,那么就会特事特办。  

郭少川走进秦至庸的办公室,只见秦至庸正在用匕首雕刻木剑。  

木剑上的有着清晰的云纹,形成一种特殊的图案,让人觉得心灵平静。其实,木剑上的云纹图案,是一种专门用来炼心的阵法。没有灵气,阵法没有威力。  

“老师…”郭少川站在了秦至庸的面前,欲言又止。  

秦至庸抬起头来,给了郭少川一个温和的笑容:“你来南天门技术学院半年,能教给你的东西,我都交给了你。既然你的心不在这里了,那么就去追求心中的梦想。”  

文学和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它是思想性的东西,领悟了,很快就能融会贯通。郭少川有了自己的“三观”,学了古典文学以后,不但没有让他的“三观”改变,反而让他的“三观”更加坚定了。  

用修行界的话来说,就是郭少川的“道心”坚固无比。想要改变他的“道心”,可不是那么容易。  

毕竟,秦至庸的许多观点,郭少川都不认可。  

郭少川说道:“老师,您不怪我?”  

秦至庸说道:“怪你?你只是做了选择,又没有做错事情。为什么要怪你?你认为自己对的事,就大胆去做。不过,你的性格不像陈晋那么稳重,反而有些锋芒毕露。这把木剑没有开锋,老师就送给你。以后练剑的时候,别用力过猛,那样会折断了剑。”  

郭少川双手接过木剑,感激道:“多谢老师。”  

秦至庸点头道:“准备什么时候走?”  

郭少川说道:“明天早上我就和贺靖大哥一起离开。”  

秦至庸说道:“将来你功成名就了,还是经常回来看看。对了,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情。你的剧本,是我买下的,并没有交给传媒公司。”  

郭少川点头道:“我明白老师的意思。”  

秦至庸说道:“那么,明天早上我就不亲自送你了。一路珍重。”  

郭少川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秦至庸这一身的本事,都是靠《大学》起家的。要是没有学会“正其心”,秦至庸的心境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  

郭少川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就不知道他能吸收到古圣先贤的多少智慧。  

同一本书,一百人读,有一百种领悟。  

郭少川对儒家文化的领悟就和秦至庸完全不一样。秦至庸领悟的是平衡之道和仁义之道。秦至庸的思维穿越那么多的世界可是坚守着自己理念,几乎没有杀人。  

而郭少川现在表现出来的思想则是非常具有攻击性。  

第二天早上。  

郭少川就和贺靖上了车。  

“师兄。等一下。”  

赵童追赶了出来。  

郭少川打开车窗说道:“小师弟,是老师有什么吩咐吗?”  

赵童说道:“老师让我把这一封信交给贺靖大哥。”  

贺靖一愣说道:“给我的?”  

赵童把信件交给贺靖,欢快地跑回了学校。  

贺靖对司机说道:“我们走吧。”  

贺靖说道:“别担心。你想要回来,随时都可以。”  

郭少川摇了摇头。自己要是没有功成名就,怕是也没脸回来见老师和师兄弟们。  

贺靖撕开了信件,瞳孔微微一缩。  

信笺上只有三个字“反重力”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公式。  

贺靖心中震惊道:“南天门科研机构已经把反重力都研究出来了吗?”  

贺靖没有怀疑秦至庸给自己的东西是假的。毕竟这东西做不得假,真假很容易验证。有了完整的反重力公式,有的是物理学家来验证。  

只不过,反重力的公式,太过于高深贺靖根本就看不懂。  

其实,随着秦至庸的身体素质提升那被“封锁”的记忆,正在被一点点解锁。这个反重力公式就是前天中午秦至庸刚“回想起来”的知识点。  

贺靖深吸了一口气,若无其事地把信笺放进衣兜里。郭少川没有问贺靖信上是什么。贺靖要告诉他自然就会说没有说那么就没有必要让自己知道。  

安顿好了郭少川,贺靖立刻和自己上级苏孟见面。反重力公式,他必须尽早交上去。  

苏孟一脸严肃地说道:“贺靖,跟我走。”  

贺靖说道:“首长,我们去哪里?”  

苏孟说道:“当然是去物理研究所。”  

二人来到物理研究所,研究所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开玩笑。  

反重力?  

各国都在研究,但是一直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你们两个军方的人忽然来说,有人把反重力研究透彻了。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苏孟说道:“反重力的公式就在这里。是不是真的,验证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研究自然科学,其实是非常枯燥艰难。不过,有了公式,反向验证,则是相对比较简单。  

三个小时候之后。  

物理研究所里根据反重力公式组装成的设备,装上了十块砖头,启动了开馆,设备通电了以后,缓缓悬浮了起来。  

在场的物理学家们和贺靖苏孟,顿时眼睛都直了。  

贺靖惊骇道:“真的就克服了地球引力,悬浮了起来?不会是在变魔术吧?”  

贺靖还伸手向反重力装置下面探了探,没有任何东西做支撑。可是,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