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百官出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涉及到封王的事情了……”

袁术那样的一个草包外姓之人,都敢成为天子,那自己的女婿,这样的有能耐,又是汉室宗亲,作为汉王,又怎么了?

完全能够担得起!

而且,袁术真的称帝了,有袁术在那里挡着,自己女婿这里,将会轻松上许多。

“井水不够凉,莫非克德你随军还带着冰不成吗?

道路两侧,更是有着兵马进行戒备。

蔡邕听到自己女婿夸袁术是一个好人,也想起了自己女婿,当初使用了一些手段,平白从袁术那里弄走大量粮草的事情,再想想袁术此时称帝,将会给自己女婿吸引走大量目光的事情,也不由的笑了起来。

只觉得这就是在瞎说。

只是天气炎热,且路途遥远,到了这个时候,早就融化了。

刘成笑着道:“我确实没有随军带着冰,那东西也非常不好带。

想不明白,除了冰之外,还有什么东西,是比井凉水都要凉,都要解暑的。

心里面盘算着这些事情,蔡邕一路来到了长安之中。

除了小天子刘协之外,其余的官员都在系列。

这个时候若是将玉玺给了袁术,那么将会能够一下子避免掉很多的麻烦。

酒色这些,也一样是不节制。

刘成还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发生。

有了与刘成的一番交谈,特别是知道袁术那个家伙,将会称帝之后,蔡邕心里面的不少想法,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觉得出气这些,都有些不太顺畅了。

他带着一些愤慨的说道。

更不可能随军带着冰块?”

“制冰?”

不能这般的不矜持。

并再次向刘成送去封汉王的诏书。

现在孙坚带着兵马去了江东,要去攻略江东,脱离了袁术,距离袁术远了,应该不会将玉玺给袁术吧?”

“文优你说的对,我确实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去见见克德,将这个事情,亲口说与克德听。

他要先一步的来到长安城,将刘成辞汉王的事情,告知董卓,以及长安之中的大臣知道。

后面有刘表,北面有陶谦。

这不是胡说八道的骗子吗?

有大夏天自己制冰的吗?

自己女婿还是那个女婿,很是清醒。

这袁术也算是在无形之中,帮助了克德你很多了。”

并没有因为取得的大功绩,以及现在要封他为汉王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董卓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之后,喘着气,笑道:“不出来迎接哪里能成。

“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了?不是说传国玉玺,在孙坚孙文台手中吗?

不这样做还不成。

至少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好人。

是不是真心支持。

就算是董卓一向都觉得,自己特别的有见识。

长安城外,三十里处,刘成遇到了坐着撵车,一路来到这里的董卓。

我征战在外,哪里会有冰窖?

他们本身就不赞同这个事,结果此时,还要跟在董卓身后,去请刘成这个家伙接受汉王这个封号。

董卓闻言,点了点头,觉得这事情才算是合理。

遥遥的拉上一个盟友。

你如今连番征战得胜归来,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荣耀。

可以修复和袁术之间的关系。

这样算起来的话,这袁术袁公路,倒还真的是一个好人。

蔡邕也给袁术发了一张好人卡。

听到刘成这样说,董卓脸上不由的露出笑容来,觉得自己这个孙女婿是真不错,自己没有看错人。

孙坚可以心无旁骛的经营江东。

整个人都充满了不可置信。

与刘成同行了一段儿路程之后,蔡邕这里,加快速度,朝着长安城那里而去。

若是在府内,倒还可以,建有冰窖,倒是能后吃些冰。

也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所以才会如此。

这样说了之后,很快就将这个这个事情,给定了下来。

他从撵车上下来,刘成早已经是下马,来到这里,进行见礼了。

董卓闻言,不由得有些好奇。

这是董卓出行的标配了。

不若直接见面,这样的话,可以将一些该说的话,都给说清楚。

刘成在这样说的时候,孙坚那边刚刚在周瑜的劝说下,决定答应袁术的请求,将玉玺给袁术。

但是合理归合理,却让他更加的摸不着头脑。

董卓的撵车行走在最前面,撵车之上,站着持着盾牌的护卫。

董卓点头答应之后,又望着刘成这般说道。

以前孙坚在他手下做事情的时候,都不曾将玉玺给袁术。

这事情,怎么是一个腻歪能够概括的了的。

不过,孙婿却有办法制冰。”

刘成道:“我早就得到消息,说袁术一直在谋划称帝的事情,只是担心得位不正,没有当今天子禅让,也没有传国玉玺,所以一直不曾真的进行。

居然说要制冰!

袁术这家伙,虽然出身汝南袁家,而且还是袁家嫡子。

但是这人,性格却显得乖张,所做作为,往往容易出人意料。

听到刘成的话之后,董卓不由的一愣。

见到了董卓,将刘成拒不接受汉王的事情,告知了董卓。

跟在自己女婿身边,有了之前的那一番交谈之后,蔡邕整个人都显得淡然多了,也变得有信心了。

身上,脸上都是汗水,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汗水浸湿,全部都裹在了身子上,特别的难受。

“祖父大人,何必亲自前来,现在这天气实在是炎热,过于让人遭罪了……”

听到李儒这样说,董卓沉思了一会儿不曾开口。

刘成自然是知道,这个事情,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是有很大冲击力的,尤其是对于古人而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