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周瑜之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对着祖茂拱拱手道:“正是因为袁术有称帝之意,才需要将传国玉玺给袁术,在后面推袁术一把,让袁术早点称帝。”

周瑜推辞,不敢接。

周昕素来厌恶袁术为人,比较向往袁绍。

周围一时间变得很是安静

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人小看这个看上去胡子都还没有怎么长的少年郎。

整个人看起来,显得温润如玉,但有着不失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这对于大汉来书说,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此时如此急迫的来索要玉玺,其心已经是昭然若揭。

这周瑜的见识,是真的非凡!

孙坚没有在这个事情上说话,在祖茂说完这些话之后,他就也将目光投向了周瑜,等待着周瑜进行回答。

周瑜对着孙坚拱手道:“伯父拳拳向大汉之心,令人感到佩服!”

孙坚商议了之后,去见袁术那里来的使者。

出兵攻打袁术,也不是不可能。

说完这些之后,周瑜稍微的缓了缓,继续开口道:“而且,现在将传国玉玺交出去了,今后就真的回不到手上了吗?

我看未必。

岂不是能够吸引走许多的注意力?

那时候,伯父已经是尽得江东之地。

祖茂望着周瑜,显得有些生气了。

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周瑜这个少年人,在孙坚这里,一次出名,就连祖茂,程普,韩当等人,都不敢小瞧这个少年人。

祖茂的话说出来之后,在场许多人,都忍不住的为之暗自点头,觉得祖茂所言,很是道理。

一杯酒饮尽,孙坚又亲自执壶,给周瑜倒酒,连着又劝了三杯酒,这才算是停下。

当然,也不能给的太顺畅,不能让袁术这样红口白牙的一说,就给了袁术,需要让袁术给出一些实际的东西来进行交换。

这人之所以现在能够拥有这样大势力,主要还是因为沾了袁家四世三公,长期积累下来的威望的光。

不过,却不能就这样的给袁术,需要袁术给一些好处这些……

想要取下江东之后,继续与逆贼拼杀,最终解救汉天子,恢复大汉河山!

之前将玉玺留在手中,也不是因为贪恋玉玺,而是担心将之交出去之后,传国玉玺,将会落入到贼人手中,贼人有了玉玺之后,将会作出一些让玉玺蒙羞的事情……”

一番的安排之后,袁术的使者,从孙坚这里离开。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反对就是傻子。

“这是什么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伯父可以放心的来攻打经略江东……”

伯父此时的三个可能的外部之敌,一为袁术,一为刘表,一为陶谦。

周瑜只得接过饮了,只觉得这酒水的滋味特别的好。

玉玺给了袁术,袁术称帝之后,三人都会被牵制,甚至于还会有其余更多的人,被牵制。

他得到玉玺,称帝之后,也不过是弄了一场大笑话罢了。

说不定今后就能够有大用,人必须要为之后做考虑,要有远见……

其实心里面还是这样的想法。

这样过了一会儿之后,孙坚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望着众人道:“将玉玺给袁术,你们谁还有意见?”

然后转头望着孙策和孙权道:“你们二人,今后都要多与瑜儿多亲近,要多向瑜儿学习!”

我想问一下,您觉得就算是袁术这人,真的称帝了,那天下间,会真的有人觉得他是天子吗?”

袁术不称帝还好,一旦称帝,那么在之后,就将会令的许多人,对其厌恶,将之视为敌人,如何可以的话,都不介意,对其来上一下。

听到周瑜的话,祖茂摇头道:“他的这种称帝,如同儿戏,不会有人认同的。

比如给上一些粮草,或者是给上一些兵刃,钱财,马匹之类的东西,进行交换……”

在这等情况之下,又如何能够将玉玺与袁术?

这岂不是助纣为虐?”

也没有人,再将这个他当做一个少年郎!

他对着孙坚夸赞之后,开口道:“既然伯父大人不想要成为九五之尊,那这事情就好办了。

所以我小侄觉得,伯父您应该将玉玺给袁术。

而孙坚这里,则开始准备新的征程。

这岂不正是助纣为虐了?!”

孙坚道:“有志不在年高,方才瑜儿你的这一番话,就足可以担得起这一杯酒。

周瑜侃侃而谈,说出了这样一大通的话。

临着庐江郡的九江郡,他没有着急着立刻去取,而是将矛头指向了丹阳郡。

在听了周瑜所说的这一番话之后,众人都不再反对。

历来第一个,或者是最开始的一批,这样做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那时候,秣兵历马,前去接着扫除奸凶,玉玺会落到谁手中,真的未可知……”

孙坚见此笑道:“行,那这事情就这样定了!”

但也都是心照不宣。

之前众多人一起攻打洛阳灭董卓的时候,他不曾出力,现在若是临着他的袁术开始称帝,他该怎么做?

总不能一点力气都不出吧?

他可是汉室宗亲。

他的话音落下之后,众人都将目光投到了周瑜的身上,望着周瑜的目光,全都变了!

传国玉玺这种东西,还是留在自己时候手中,自己掌握着比较好。

这样说着,便直接站起身来,亲自捧着一杯酒,来到周瑜面前,给周瑜劝酒,让周瑜喝。

世上的事情,很多都是一环套着一环,哪里有他所想的那样容易?

就跟之前的时候,自己主公还没有想取下江东之地,作为立身根本一样。

从他之前的种种布置上面来看,似乎也有意取九江,只不过因为朱儁起兵讨董,他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