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刘成: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二合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儒出声询问,心中满是好奇。

董卓点点头:“只动用这些兵马的话,到也还是可以。”

但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向南啊!!

克德的这个想法,果然是够大胆!

有了这样的宣传,这些百姓心里面有了底,忧虑虽然不会因此而尽除,但,人心却不会如同现在这般慌张,无心干活。

尤其是涉及到董家的时候。

就在李儒心里面这样想着的时候,低头沉默不语的刘成,抬起了头。

毕竟之前的时候,他就曾经从董卓那里听说过他修建郿坞的目的。

李儒也以手捻着胡须,陪着一起笑。

广集钱粮,做到董家之人居住其中,三十年不劳作,而钱粮用之不尽!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董卓手里还有一定余粮。

这种亲切的态度,是李儒之前的时候,从来不曾享受过来的。

李儒也是过了很大一会儿的功夫,才发现这个事情。

刘成笑着点了点头道:“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说祖父与姑父二人听。”

边上李儒,眼睛不由的为之一亮!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关中这里的粮食确实有限,就算是挤都挤不出来。

祖父觉得如何?”

那里也自不必说。

话说完,眼睛就不由的微微眯了起来。

“孙婿也不能凭空变出钱粮来,这事情,还需要祖父大人出手……”

想要在那里弄到粮食,根本就不可能。

这时候若是停下,实在是可惜……

只听李儒这一句话,刘成就知道,事情不好做。

“如此一来,能够得到的钱粮必定有着许多,还能顺便将益州给控制住!”

而董卓,也在心里面笑了笑。

刘成稍稍思量一下,望着董卓,笑着开口道:“祖父觉得,让天子下诏,令益州牧刘焉献上米粮一百万石,用来帮助建造皇宫,营造长安如何?”

且有诸多良田,粮食必然充足……”

往南是什么地方,董卓李儒二人自然知道。

说罢沉吟一下,开口道:“只是,要找什么合适的借口,去攻打刘焉?”

刘成应声而答。

古人一直讲究师出有名。

越说,双眼也就越亮。

不少时候,就连董卓这样的存在,也都是一样不能免俗。

一旦做成,收益极大!”

原本想要看看刘成这一次能不能想出什么出人预料的破局之策的李儒,心里面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在之前自己老丈人已经表了态的情况下,李儒觉得,不管是谁过来,都休想能够说动自己的老丈人,从自己老丈人手中拿出大量为董家所准备的钱粮,投入到安置这些百姓的事情上。

天子年纪太小,不能亲政,帝国权柄由董卓这个把持朝政的人掌握着,董卓说话办事,就是这样的硬气。

“只是,前去益州,道路崎岖难行,益州又是大州,刘焉此人又不是特别草包,关中这里还要留下诸多兵马,防备西凉韩遂,以及关东众人,能够调动的人马,也算的太多……”

董卓望着刘成再度开口,进行补充。

刘成点了点头,再次开口发问:“那再往南呢?”

李儒接着刘成的话说道。

说出了自己一番思虑之后,得出来的办法。

两个州,一个比一个穷。

剩下的粮食,稍稍的仔细一些,应对这些修建皇宫与郿坞的屯民,还是差不多的……”

而董卓这个一开始的时候,在心里面打定了主意,任凭刘成这个孙女婿,将死蛤蟆说出尿来,也坚决不会同意动用自己为了董家而积攒下来钱粮的人,这时候,早已经不知道将他那坚定的决心,给抛到哪里去了。

一番话说完之后,李儒望向董卓,出声询问。

董卓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董卓道:“乃是秦岭。”

他不是一个愚蠢的人,刘成此时将话说道了这里,基本上也就明白了刘成的意思。

控制着朝廷,从理论上来讲,此时乃是正统的董卓,这时候倒也开始讲究名正言顺了。

看来这一次,事情有些难办了。

意思很明显,就是事情果然不出我所料。

他闭目不语,做沉思状。

董卓开口出声,满是感慨。

在很多事情上,自己的这个老丈人,都非常的执拗。

影响将会消除,事情能够重新回到的正轨上来。”

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十万还要冒头一点。

“克德,你这倒真的是一个好主意!”

而且,祖父大人,就算是不让这些屯民修建水渠,这些百姓也一样需要吃粮食,一样需要官府赈济……”

董卓收住笑声,用手拍着刘成的肩膀。

看着自己老丈人,对待刘成这个娘家侄女婿的态度,李儒一时间都有些吃味了。

秦的国力,就一日日变得强盛!

“只是,这粮食从何而来?”

“克德,倒还真有你的

!硬是让你在这样的一片混乱之中,找出这样一条绝妙路径出来!”

其次,在宣传之后,马上调出一批粮草来,到了该对这些百姓发放粮食的时候,就接着正常发放,如此以来,民心尽安。

刘成闻言摇头:“之前设立民屯的时候,就已经是与这些百姓说好了不征收税赋,此时若是贸然增加,将会失信于民,得不偿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计策,到了这里都不成。

一番话说完,董卓望向刘成:“克德觉得,需要多少兵马,能够建功立业?”

对着董卓拱手之后,开口道:“祖父之后拿出来救济这些百姓的粮食,算是我借的怎么样?

少则三个月,多则到年底,就会如数奉还给祖父,甚至于还会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