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张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等的灵种价值,比起上次兑换的四道玄光中,最为昂贵的玄光,仅仅少了几万而已。  

可他对于太苍硬实力的提升,却难以估量。  

将无双战旗兑换出来,纪夏又从承天网中拘出一道流光。  

流光中,一只只庞然巨兽在闭目沉睡。  

这些巨兽长相十分狰狞,健硕的躯体上,长了五只蛇一样头颅。  

蓝色躯体上满覆厚厚的鳞片,每一条头颅上,都满覆厚厚的倒刺,四只粗壮的兽足,一条粗壮长满倒刺的尾巴构筑出这只可怖妖兽的形象。(注一)  

深渊海妖兑换所需灵种二十五万灵种信息一来自深渊世界的魔怪。  

信息二弑杀而暴戾,群战战力可怖非常。  

信息三永远无法化形,没有灵智。  

信息四只服从兑换者的命令。  

流光中的狰狞、庞然躯体中,隐隐充斥着寒冷、黑暗的力量。  

纪夏从几天前看到这只狰狞妖兽开始,就想要将其兑换出来。  

因为这只深渊海妖震慑力爆表,光就它狰狞可怖的面孔,就能吓到大多数人。  

五只头颅,每一只都在散布出森寒的威势。  

三十万灵种的兑换价格,就意味着深渊海妖拥有神台境界的力量。  

而且这只深渊海妖的属性,有一条纪夏很是看重。  

“群战战力可怖非常。”  

五只头颅的深渊海妖,群战战力强于其他神台强者的话,之于现在的太苍,就会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能够让纪夏在其后的劫难中,多出一分的胜算。  

和深渊海妖之后纪夏再度从承天网中拿出两道玄光。  

照玄灵米兑换所需灵种二十三万灵种信息一一年一熟,亩产十万斤。  

信息二不惧严寒、烈火。  

信息三积年累月服食灵米,改良服食者体质。  

二十一万的灵米,属性讯息却极为简单。  

改良服食者的体质。  

这一则讯息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配合其足足二十三万灵种的兑换价格,就不难猜测照玄灵米的作用。  

现在太苍有了功法传承,有了充足的灵元,对于普通修士而言,制约他们修行速度的,就是他们原本的体质、天赋。  

尽管有灵泉、灵米在不断帮他们提升体质、天赋,但是效果很是缓慢。  

上一次兑换神物,纪夏因为太苍劫难的原因,并没有兑换太苍发展的神物,四件神物中,除了钩蛇息水,其他不论是饕餮虚影,还是其他两道玄光,都可以直接提升太苍的战力。  

饕餮虚影更是为太苍阻挡了一次大劫,否则就算太苍能够扑灭灭烬火河带来的大火,百姓也会有许多伤亡。  

再加上今天的,以及深渊海妖等接连兑换了几道提升太苍战力的玄光、流光之后。  

纪夏终于可以兑换一些长久之下,提高太苍底蕴的神物。  

而这照玄灵米,就是其中之一。  

太苍七百万人口,除了新近涌入的人族子民之外,已经在太苍生活了数年的子民,其实都已经踏上了修行之路。  

但是距离纪夏所盼望的“人人皆为神通”还差了极远。  

三山百域之外,天岐、重神这些帝朝种族,传闻都是生来即为神通。  

“生来即为神通,还仅仅只是帝朝,那么神庭种族的力量,又该恐怖到什么程度?”  

纪夏思索一番,发现以自己的见识,还无法揣测神庭的强大。  

“《寻月国杂记》中记载,无垠蛮荒周边又有数不清的界外天,围绕着无垠蛮荒…这样说起来,无垠蛮荒就好似一块小宇宙,周边这些界外天,则都是一颗颗星辰…这片世界确实是不折不扣的高级世界。”  

“那些界外天,秘境,如果是凡界,那无垠蛮荒就是一片残酷的神界,神庭就是其中最强大的势力,这样想来,神庭强大,也是应该的。”  

纪夏一边在脑中思索,一边将照玄灵米兑换出来,随后看向另一道玄光。  

鬼斧者图录兑换所需灵种二十万信息一鬼境盛传的铸器图录。  

信息二其内共计九百种冶炼方法,又有九百种神火法门,九百种宝物炼制图谱。  

信息三将有三次机会,召唤图录中的鬼斧者,炼制某一件宝物、灵器。  

信息四打开图录,鬼斧者虚影将从中走出,教授铸器之道。  

百目用陨颠神枪,一枪击毁一座强者无数,子民足有数百万的契灵城池,让纪夏心头始终蒙受一层阴影。  

而契灵悬云王也说过,曾用战争灵器灭杀百目一位新晋的神台强者。  

这让纪夏迫切想要锻造出战争灵器,亦或能够抵御战争灵器的宝物。  

免得太苍因为这种战略级别的灵器而束手束脚。  

好消息是,目前契灵和百目似乎都不认为太苍值得他们使用催发代价高昂的战争灵器。  

即便是被饕餮虚影焚烧视空城的越烈,哪怕恨纪夏入骨,都没有向太苍使用战争灵器的想法。  

原因在于使用战争灵器代价太过巨大。  

如果百目将这种难得的力量消耗到太苍之上,那便意味着实力相仿的契灵将会在硬实力上超过他们。  

结局不言而喻。  

百目将会因为越烈的冲动而灭亡。  

但是现在不使用,不代表以后不使用。  

当契灵和百目意识到,原来始终蛰伏在暗处的太苍,已经逐渐长成一条蚀骨的毒蛇时,想来他们并不会留情。  

于是纪夏在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