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深挖(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立刻与这三人取得联系,当面询问他们是否认识其他人。”  

杨大队立刻吩咐道。  

也幸好那张纸上有九个名字,要是只有一人,还是这种大众化的名字,警方直接就抓瞎了。  

而人的名字一多,从概率上来讲,找出两个名字都一样的九人小团体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里面唯一难的就是怎么把这九个人关联起来。  

一旦突破了一个点,找到了线索,就会如抽丝剥茧一般顺利。  

那位年轻刑警立刻按照杨大队的吩咐下去忙活去了。  

待那年轻刑警走后,杨大队才略带愁容地问道:“慕中队,你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杨大队的这个问话有些模糊,可慕远能猜到他问的是什么。  

“仅仅有三个人相关联,并不能保证这三人就是那便签纸上的人。毕竟这些名字太普通了,存在同名的可能性太大。”  

杨大队瞅了瞅慕远,感情自己问了半天,对方就说了一句废话。  

“我们也去听听吧。”杨大队忽然说道。  

慕远笑了笑,道:“我就不去了!还有两个案子没破,等破了之后再去。”  

杨大队微微有些失神!  

不过第一时间知晓答案的他却是坐不住了,就算慕远不愿意去,他一个人也想跟着去瞧瞧。  

当下杨队便告辞离开,慕远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慕氏破案术。  

破获两起案件并不算什么,至少对慕远来说是这样的。  

当最后一个案子成功找出关键线索,并通知对应的辖区派出所,慕远终于再次闲了下来。  

他百无聊赖地站起身,施施然地朝外面走去。  

也没问任何人,慕远径直走到了一件办公室——杨大队和刚才那位年轻民警果然都在里面。  

这也属于基操了。  

对于别人来讲,或许需要问问杨大队到底去了哪儿,但慕远循着气味就直接过去了,很方便。  

“杨大队,有结果了吗?”慕远平静地问道。  

杨大队正伏着身子,低头看着办公桌上,听到慕远这一生招呼,立刻回过头来。  

他明显愣了一下,愕然问道:“慕中队,你…案子破了?”  

“对!”慕远仿佛说了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  

杨大队脸颊的肉条件反射般地抽搐了一下,“还是慕中队你厉害!”  

“还行吧!”慕远笑了笑,“那三个人联系上了吗?”  

杨大队苦笑一声,道:“这三人倒是都联系上了,但三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很紧密,要不是我们提醒,相互之间都不太记得名字了。他们对其他六个名字,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知道的也有可能是重名之人,不知道的也有可能是时间久了搞忘了,所以,不具有参考价值。”  

慕远沉默了。  

三年,确实容易磨灭很多东西。  

谁能清楚的记得三年里接触了哪些人呢?甚至在一起待上十来天,也不见得会有深刻的记忆。  

杨大队说的也没错,通过这些人获取的信息,确实不具有太高的参考价值。  

慕远沉思片刻,忽然说道:“我来看看吧!”  

坐在电脑旁的那位年轻民警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屁股一挪,直接就让开了。  

慕远做到椅子上,看着眼前熟悉的数据查询界面,他朝着里面输入了一个个的名字…  

在现在这种网络时代,一个人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数据,个人甚至都没有差距,他就已经成为了大数据中的一个数据项。  

而越是年轻人,通过大数据刻画出的一个人就越是详实。  

可这张便签纸上的九个人,除了名字,什么都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大数据将人确定下来,谁也不敢打包票。  

好在现在的数据研判工具确实挺丰富的,这也是大数据能运用于实战的基本保障之一,否则就算有再多、再丰富的数据,仅靠人的眼睛、大脑,是不可能将这些数据分析出来的。  

就在慕远犹豫着是否要再喝一瓶思维风暴药剂提提神的时候,杨大队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杨队拿起电话一看,神色顿时慎重了许多,他没有立刻接通,而是先向慕远说道:“慕队,是市局刑事技术室打过来的。”  

说完,他按下接听键,将电话凑到了耳边。  

“喂!…嗯…好的!…好的!谢谢!”  

一连串的应承后,杨队放下手机。  

“慕中队,关于尸体死亡时间,已经有结论了。”杨队说道。  

“死亡时间有多久了?”  

“三年零二个月左右,误差在两个月上下。”杨队说道。  

慕远喃喃说道:“这么说来,我们需要排查的,最多也就是三年到三年半这段时间的数据了。”  

杨队轻轻点头。  

慕远又道:“如果再结合那张医院出具的发票单据,就可以将11  

月、12月排除在外,只剩下10月了。”  

“虽然十月大,有31日,但需要排查的也就只有11、21、31这三天,范围无疑就要窄了许多。”  

杨队立刻说道:“我这就联系医院那边排查的同志!”  

说完,杨队风风火火地拿起了电话,然后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等他放下手机看向慕远时,却见对方目光灼灼地盯着屏幕,手指轻轻地滑动着鼠标,仿佛看入神了一般。  

“慕中队…”  

“等等!”  

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