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世界第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们就准备出发,去俄罗斯,商谈航母相关的事宜,尽快把航母的事情谈下来,然后让俄罗斯尽早开始启动修复工作。”  

“等我们拿到这艘航母,那我们就是南亚次大陆的霸王,真正的世界第三的国家。”  

“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我们印度人的愤怒。”  

“尤其是我们周边的几个邻居。”  

邻居两个字,让在场的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印度周边的邻居,除了尼泊尔,锡金,不丹这三个小家伙,其他的邻居都没给他们脸色。  

哪怕是曾经的东巴基斯坦,现在的孟加拉。  

虽然家里不咋的,并且那些特权阶层,都是印度扶持起来的,但他们的普通人就是不给印度面子。  

至于更东边一点的缅甸,那帮家伙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要做一点事情,把面子给拉回来。  

在愤怒中,阿米尔又一次举起手,平静的说道:“我觉得我们现在就可以向我们的几个邻居展示愤怒。”  

“现在已经是10月,到10月下旬,喜马拉雅山脉就会大雪封山,那我们完全可以赶在之前,进行一次军事演习。”  

“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肌肉。”  

“同时也是告诉全世界,我们印度,有的是肌肉。”  

“如果大家同意这个计划,那我们就整理出一份报告,然后让参谋部的人签字,最后送到国防部长,送到总理手中。”  

阿米尔突然的提议,让在场的人愣了一下,但是很快,他们就又反应了过来。  

军事演习,需要采购油料,采购物资,协调人员,那就需要钱。  

既然要钱,那他们在场的这些人,就能好好的操作一番。  

阿米尔的话音刚落,在场人就纷纷举起手,表示同意这个计划。  

十几分钟后,一份简单的计划书被整理了出来,一群人各自签署上大名,随后配合那份情报,将计划书和情报一起,送到了参谋长和国防部长手中。  

一开始,参谋长和国防部长并没有在意,但是看到情报中那5000辆装甲车,尤其是这个有零有整的数字,都是来自于前线多支军队,这两个人瞬间就坐不住了。  

他们拿着情报和计划书,第一时间面见了总理拉奥。  

看着这个情报,拉奥非常淡定,十分悠闲的拿起情报和计划书,拿着钢笔,淡定的在计划书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紧跟着平静的说道:  

“军事演习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好好掩饰我们的肌肉,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国。”  

“你们先回去吧!”  

打发走了参谋长和国防部长,拉奥脸上的淡定瞬间消失不见,他那只刚刚还能签字的右手,在这一刻就好像得了帕金森一样,在不停的颤抖。  

在颤抖中,他哆哆嗦嗦的拿起桌上的电话,顺手就打给了自己的秘书:  

“现在,立刻马上给我安排一个去英格兰的商务访问。”  

“对,现在立刻马上,最好就是今天下午就走,不要问那么多,立马去给我安排。”  

打完电话,拉奥得了帕金森的右手慢慢恢复,但是他整个人就好像一滩烂泥一样,瘫软在椅子上,右手按着胸膛,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5000辆装甲车!  

北边的邻居想干什么?  

印度,曾经是英格兰的殖民地,也是英格兰皇冠上那颗宝石,当然,那颗宝石也是来自印度。  

所以,印度人最向往的国家,首先是阿美莉卡,其次才是英格兰。  

也正是因此,印度的政府内部,有大量的,阿美莉卡和英格兰扶持的人存在。  

拉奥签署的计划书,还没有送到对应的演习规划部门,就已经出现在了中情局的办公桌上。  

而中情局的人,在拿到这份情报之后,也是一脸的懵逼。  

懵逼过后,一群人只剩下了兴奋。  

中情局,是一个情报单位,情报单位能够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情报,这些情报越真实,他们的价值就越大。  

当然,如果有人瞎编情报,那就会受到来自中情局内部的清理。  

因为在二战时期负责搞情报的那些先辈们,已经把他们这些后来者搞情报的路全部堵死了,搞得他们现在只能勤勤恳恳的收集情报,然后认真分析,然后把这些情报交给上面。  

现在,他们面前有一份来自印度国防部的情报,情报显示,印度北方的邻居的边境线上,出现了大量的装甲车。  

足足有5000辆!  

而印度也针对性的,做出了一个军事演习的计划。  

他们还拿到了对应的演习计划。  

这就是他们的价值!  

中情局的几个人,将相关的情报做了一下加工,在报告上重点描述了自己等人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之后,这份情报就被抄送两份,一份送到中东,送到了汉克斯手中。  

而另一份,送到了国防部。  

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风景优美的波托马克河岸边,拉菲尔德看着刚刚送到面前的情报,他忍不住掏出手机,开始计算情报上的数据。  

“5000辆装甲车,每辆车搭载三个人,那就是15000人。”  

“这15000人,仅仅是陆军的作战序列,除了陆军,应该还有对应的空军,和对应的导弹部队。”  

“这一部分投入的兵力,应该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