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图穷匕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和QA团,还有巴基斯坦特种作战营一样,我们的武警同志,除了手里的步枪,机枪,还有配发的88狙之外,重型火力只有一个40火。”  

“可即便是40火,配置数量也严重不足。”  

“其中以燕京的反恐第一大队为例。”  

“反恐巡逻车是普通面包车改装的,虽然加强了防弹性能,但是这车的底子在那里,几乎没有提升的空间。”  

“而装甲车,也只是一个装甲车,没有火力!”  

“诚然,这种装甲车对付一般的,只是使用手枪的悍匪绰绰有余,但是,如果遇上那些恐怖分子呢?”  

“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火力不够!”  

“除了最基础的火力支援平台,我们的人,也没有其他的反恐装备。”  

“高精度夜视仪,便携式红外扫描仪,无人侦察机,无人红外探头等等辅助装备,是一个也没有。”  

“所以,第三步就是给我们的反恐部队,配置足够的反恐装备,有效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燕京反恐第一大队,方建国二人比较熟悉,是去年年底才从各个武警支队中抽调人员,汇集到一起,形成的一支专门用于在燕京地区进行反恐作战的反恐力量。  

和第一大队一起的,还有一支第二大队。  

平心而论,因为刚刚组建,所以这一支反恐大队的装备,不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但也算不上太好。  

和外国相比,在装备和人员训练上,都有一定的差距。  

至于林语口中的反恐装备。  

在弄了在弄了!  

在脑海中回想了一遍这两支反恐大队的信息,方建国的脸色,慢慢变得古怪起来。  

他满脸玩味地看向林语,反问道:“你小子口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只是你放出来掩人耳目的烟雾弹。”  

“你的核心目的是第三条吧?”  

说着,他就掰起手指头,开始计算起来:“来,根据武警方面的情报,他们准备建立四级反恐机制。”  

“也就是国家级反恐大队,省级特战中队,地市级特战排,县级有机动班。”  

“全国共有2844个县级行政区,这些县级行政区最少需要一个机动班。”  

“一个机动班至少需要一套反恐装备,包括一台装甲车,11套夜视仪,一套红外侦查设备,一套你口中的无人机,红外探头。”  

“再配合对应的后勤系统。”  

“一套没有两三百万打不住。”  

“而且市区配置的装备数量还需要更多!”  

随着话语越来越多,方建国的眼睛也越来越亮,最后,干脆抬起手,用手指头点了一下林语:  

“如果我没记错,你小子手里有装甲车,听老钱说你也在搞无人机…”  

“你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好!很好!”  

“既然你都这么用心了,那我给你个机会,现在8月份,国庆之前,给燕京第一反恐大队弄一套装备。”  

“他们用着可以,那我这边再给你补一份文件,再给你一个反恐装备的代号。”  

“你去发展。”  

“如果不行,嘿嘿!”  

方建国开始嘿嘿嘿奸笑,旁边的林语也跟着嘿嘿嘿奸笑,看着这一大一小两个家伙在嘿嘿嘿,陆华熙也跟着嘿嘿嘿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他把桌上的文件推到方建国面前:  

“那就麻烦你老方跟我走一趟,把这些东西都送给大佬们看一下。”  

随后,他又看向林语,说道:“你在参谋部的招待所住两天,等我们这边有消息了。”  

“你再去弄芯片相关的工作。”  

“还有,这一次你去巴基斯坦的勋章还在走流程,到时候会给你一起送来。”  

有人去提交相关的工作报告,林语自然乐得清闲,满口答应下来之后,就拎着公文包,去参谋部的招待所等待消息。  

下午时分,他没有等来陆华熙的人,但是等来了其他几个人。  

甘源,和几个不认识的年轻人。  

一眼看过去二十多岁的年纪,每一个都意气风发,如同早上刚刚升起的朝阳。  

身上的浅绿色军官常服穿在身上,挺拔如松。  

因为和甘源见过面,林语很自然地走到这个年轻人面前,张开双手,用力抱了一下对方,笑呵呵地问道:  

“小甘,这几位是?”  

互相拥抱一下,甘源很自然地往后退了一步,抬手指向旁边的几个人,解释道:  

“这几位是参谋部在魏公村汽修学院拔的老葱,他们分配到的部门是武警,负责的工作就是反恐相关。”  

“陆导中午交代我,让我下午把这几个老葱带过来,交给林师兄你。”  

“然后让林师兄给他们几个讲解一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关的信息。”  

“等他们熟悉了相关的情况后,他们得去伊斯兰堡,陪栾跃林栾主任。”  

他话音刚落,旁边的几个年轻人立马就对着甘源骂了起来。  

“你甘源才是老葱,你们孝陵卫皇家礼炮学院的人才全都是老葱!”  

“就是,你们孝陵卫的全都是老葱!”  

“不对,孝陵卫的全都是野老葱!”  

在他们纠结葱的归属时,林语悄无声息地抬起手,抢过话题,大声说道:  

“咳咳!那个,我们鲁省的葱,目前最高的记录是2.1米,在我们那里,骂人算那颗葱,其实不是骂人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