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新规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极细的石墨粉装入战斗部,然后利用炸弹引爆,利用爆炸的冲击力,将石墨粉均匀的散发到周围。”  

“这个时候,如果有精密的电子产品进入这片石墨粉尘区,这些极其细微的石墨粉,就会通过这些电子设备的缝隙,进入到内部,然后附着在各种电子元件上。”  

“石墨粉导电,会在这些电子元件上形成短路,从而烧毁这些电子元件。”  

“我在草稿纸上标注了各种石墨炸弹的用途。”  

“你要关注的重点,就是这个东西的防空型号,同样,在10月20号之前,你要给我弄出几个大概来。”  

“第二张草稿纸,是我对火箭弹的一些构想,只搞低端的火箭弹,对我们而言,利润还是低了。”  

“我们要更好的装备,就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价值比较高的火箭弹。”  

“草稿纸上我写了大概的一些方案,然后你看一下,人不够就去招人。”  

石玲若有所思的看向手中草稿纸,越看她越是头大,第一张石墨炸弹还好,只是详细的阐述了这种炸弹的构想,还有相关的一些应用方式。  

整体而言,跟着草稿纸上的内容实行,问题不大,只是说存在一些小的技术难点,以及应用难点。  

但这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各种方法来绕过。  

主要问题在第二张草稿纸上。  

这张草稿纸上是几种火箭炮的构想,第1款,普通款,射程300公里的火箭炮,要求带有制导功能。  

口径200毫米。  

第2款,射程1000公里的火箭炮,要求带有制导,可以进行垂直发射,甚至要求末端机动。  

口径200毫米。  

第3款,射程1000公里,直径,850毫米,要有第2款的一切功能。  

第4款,气象火箭炮,105毫米,用于人工降雨。  

看完图纸要求,石玲脸色慢慢变冷,看着面前的人翻起白眼,质问道:  

“这图纸上的第1款火箭弹,我觉得我们搞搞,还能搞出来。”  

“你这第2款火箭弹,我们把技术加强,多招点人,再加点钱,花上10来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做出来。”  

“那你这第3款明明就是导弹吧?谁家火箭弹850毫米?应该说是有些人的导弹都没有850毫米!”  

“再看看你的要求!”  

“我看你是在刁难我石某人!”  

面对石玲的质问,林语右手捏成拳头,慢慢抬起,然后就在石林好奇的目光中,小声说道:“加油!玲姐,虽然你只是个中专生,但我相信,你可以的。”  

“你实在搞不懂,下面还有那么一大堆大学生,研究生,让他们来搞。”  

“没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就去捞,就去骗!”  

看到他这副样子,石玲也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只能翻着白眼,把草稿纸塞回怀里,听接下来的内容。  

房间里又一次安静下来,林语目光落到杜尔比身上,停留片刻,就挪到蒋松几人身上。  

把这几个人都看了一遍,轻声说道:“对于你们,我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的提升技术,尽可能的让我们的生产,进行全自动化。”  

交代完这几人,林语最后看向黄天海,而这位圣马家沟职业技术学院,深城研究生分院的副院长,也在这一刻拉动椅子,然后退了一步。  

先扫一眼其他人,然后犹犹豫豫的问道:“那个,我这勉强算一个外援,这种内部会议,我应该不适合听吧?”  

闻言,林语淡定的一笑:  

“没事儿,我到时候让我老师帮你打个聘书,你就成了我们的人。”  

调侃完,他正色道:  

“黄教授,我们在武器试验场上展示的无人机用途,你也看到了。”  

“这东西对我们接下来的战略非常有用,所以需要你多费心。”  

“在我给你的计划书中,我已经明确阐述了这种四旋翼无人机未来的状态。”  

“所以您这次回去,希望能多放一点心思在摄像头,还有红外镜头方面,我们要做到一件事。”  

“那就是在我们这种无人机的眼睛里,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地面的一切,都无所遁形。”  

“梅风教授那边,这两天我会和他详细的写一封信,然后你帮我把这封信带回去。”  

“同样,10月20号之前,你可以给我一个粗陋的无人机,要求装备摄像头和红外镜头,我有大用。”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