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水龙吟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聂青云和云山弟子们看到陆州缓缓飞来,落在了云台上。  

皆是露出好奇之色。  

司空北辰依旧在原来的位置看着。  

姚清泉和赵江河落在了左右,一同观看。  

聂青云拱手道:“陆前辈。”  

陆州点点头,抚须道:  

“聂青云毕竟是十叶,你想以九叶取胜,不太可能,何必勉强?”  

于正海说道:  

“刚才就差一点…已经平局了。”  

这话说得聂青云一脸尴尬。  

陆州却摇摇头说道:  

“你们已经打了十一次,前面十次你都战败。若是在生死战场上,只有一次机会,哪有后来的十次?”  

“再者,聂青云与你终究只是切磋。切磋讲究点到为止…若真是杀人技,哪有你发挥的机会?”  

于正海闻言,低下头,躬身道:“师父教训的是。”  

这时,陆州转头看向聂青云:  

“刀乃百兵之胆,自古以来,修行刀法的人数众多,总结创下了众多的刀法,并形成了固定的刀法套路,甚至派别。想要推陈出新,不太容易。  

“但,天下功法,殊途同归。刀也好,剑也罢,不过都是为人所使用的工具。”  

“刀来。”  

陆州右手一抬。  

于正海恭恭敬敬将碧玉刀放在师父的手心里。  

也不知为何,在触及碧玉刀时,碧玉刀传来的冰凉感,令陆州心中一动。  

仿佛四周一切都是刀。  

万物皆可做刀。  

掌是刀,树叶是刀,风亦是刀。  

“你二人的刀招用老,变化不多。故而在长期的对敌下,很快就会了解对方的特性。时间越久,便越难分出胜负。长此以往,谁先找出破绽,便可取胜。”陆州道。  

于正海深以为然地点头。  

这让他想起了与二师弟虞上戎切磋的那段时间,二人在云照林地的一战,足足战了三天三夜。  

这里面便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彼此之间太过了解对方。有时候,只需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下一招要出什么,从而本能地选择出最优的化解方式。  

一来而去,难解难分。  

陆州五指轻轻一握。  

刀意袭来。  

刀感丛生。  

“刀中有八法,扫、劈、拨、削、掠、奈、斩、突。与剑相比,刀招沉猛,大开大合,威力不小,但缺乏更细致的变化。其次,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刀势一旦下沉,很难中途改变,借以步法改变。”  

陆州缓声说道,“这些基本的东西,身为刀客,要千锤百炼。”  

这些话,不仅是于正海和聂青云听得懂。  

就连在场所有云山弟子们,也听得明白。  

什么是老师?  

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弟子们刀法的真理。  

这…才是老师啊!  

云山的弟子们露出了敬佩之意,仔细倾听。  

陆州又道:  

“以气驭刀,凝气成罡,可千变万化。这些,你二人都懂,老夫便不再赘言。”  

陆州五指一松。  

碧玉刀悬浮了起来。  

罡气将碧玉刀拖着向上飞旋,升到了头顶。  

这都是修行者掌握的基本功。  

全都能看得懂。  

聂青云和司空北辰却是一脸懵逼,不知道陆州他老人家说这些基本的干什么?  

陆州向上一推。  

碧玉刀继续向上。  

“剑有四等,刀也有四等…”  

云山的弟子们,议论了起来。  

司空北辰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这些理论早就在九重殿和云山内传播。  

“手中无刀,便以掌做刀。”  

陆州平抬而起的手掌,顿生刀罡,迸发了出来。  

于正海和聂青云同时一愣,犹如醍醐灌顶。  

想起刚才对掌的一幕——  

于正海猛地拍了下大腿,道:“我怎么没想起来!”  

聂青云有些不太服气地道:“敢问陆前辈,若是彼此都没刀呢?”  

毕竟刚才二人的切磋,于正海的荒级碧玉刀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陆州抬头,仰望天空中飞旋的碧玉刀:“你看空中有什么?”  

“碧玉刀?”  

碧玉刀咻的一声,落下,砰的一声,插入地面中。  

“你再看?”陆州问道。  

天空中空无一物。  

聂青云不解其意,试探地道:“元气?”  

陆州摇摇头:“元气固然可以成罡,但终究有限。”  

于正海说道:“风刀?”  

“除了风,还有什么?”陆州问道。  

两人被问住了。  

陆州五指回拢弯曲。  

掌刀消失的那一刻。  

天空中出现了手指大小的刀罡,不是金色,也不是红色,而是冰块似的刀罡。  

“水?”于正海惊讶道。  

这一幕让他想起了年少时在魔天阁修炼刀法的场景。  

那时在瀑布中锤炼刀技,那时师父便说过,等到能力足够的时候,便可以舍弃刀剑,驭水成刀。  

元气迅速收拢。  

天地之间,本就弥漫着数不清的水汽。  

肉眼看不见,但元气却能将它们捕捉。  

于是…刀罡形成。  

这还不够。  

天空中出现了不计其数的刀罡,整齐排列,像是组成了——刀阵。  

一条又刀罡形成的水龙,于空中飞舞。  

于正海看得新潮澎湃。  

就在这时,陆州脚下一踩,来到了刀阵上方,双臂一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