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轩然大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内常侍恭恭敬敬退着离开了书房。  

书房再度恢复安静。  

刘焸回到书桌旁,纸笔挥墨,写了几笔,手上发力。  

力透纸背,砰,毛笔穿过了桌子。  

两名公公吓了一跳,连忙走了进来。  

刘焸扔掉手中毛笔,说道:“收拾一下。”  

“喏。”  

半日后,刘焸正在批改奏折,内常侍手持一封急报,急急忙忙步入书房。  

“陛下,梁州来报。”内常侍将急报拖得很高很高,额头上却已布满汗水。  

“说给朕听。”刘焸没有接急报。  

内常侍组织好语言说道:  

“梁州十城失陷,尽数被幽冥教占领;项烈将军战死,四皇子殿下极其六位将军…全,全部战死!”  

说完这封急报。  

刘焸眉头一皱。  

就算是二皇子刘焕死的时候,他都没有像今天这般皱眉。  

常年服侍皇帝的内常侍哪里不知道陛下的脾气,越是安静,他就越紧张难受。甚至觉得在这书房里的空气都像是毒药似的,好似闻一口气就会要了自己的命。  

书房中安静得连心跳都能听得清楚。  

沉默片刻,刘焸开口道:“知道了。”  

内常侍心中松了一口气。  

有回应总比没有回应的好。  

“陛下,咱家还有一事禀报。”  

“讲。”  

“坊间传闻,修行界找到了晋升九叶的方法。”内常侍说道。  

刘焸原本已经背过身去,被刚才的事压得他胸口有些闷,听到这话,猛地睁大眼睛,转过身来,说道:“何种方法?”  

“说是通过挥刀砍金莲,只要活下来,便可重新开叶,晋升九叶。”内常侍说道。  

若是放在以前,有人当着他们面说砍金莲的方法,他势必会先砍了说这话的人。但现在,他比任何人都相信这个说法。  

永寿皇帝驾崩以后,刘焸即位。  

自登基以来,他便疏于政事,专攻九叶之法。  

他以一国之力,数百年的不断调查,终于发现金莲本身才是束缚八叶冲击九叶的根本原因。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捆绑金莲,神咒束缚,改造金莲,甚至在某一瞬间也想到过斩金莲…只不过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如今坊间却有这般传言?  

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  

刘焸问道:“谁在传?”  

“是由神都的一个驿站最先传出来的,这个说法半日之间,便传遍了整个神都。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咱家寻思着,陛下日日思虑此事,不敢耽搁,陛下英明神武,定有明断。”内常侍说道。  

“可有人尝试此法?”刘焸再次问道。  

内常侍摇摇头。  

刘焸陷入沉思。  

内常侍也不敢移动,更不敢随便张口。  

这斩金莲之法,如同挥刀自杀,不相信也很正常。  

刘焸研究了这么多年,因此而此的元神劫境高手,已经记不清多少了。他身后的书架上,有一处摆满了摆满了死亡名单。  

上苍将人类修行者的修为,束缚在元神劫境,时间越久,留在这个境界的人数自然是积沙成塔。尽管如此,也不是人人可以踏足八叶,更别提进入九叶。  

沉思片刻。  

刘焸开口道:“传朕的旨意,召集愿斩金莲者百人。”  

“喏。”  

这个召集起来并不难。  

大炎天下,从不缺人口。  

正常的修行者,可能很难愿意斩金莲。但也有很多将死之人。大限将至的老人,重病重伤的修行者,或者对生活充满消极的人。与其白白死掉,不如斩开金莲一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内常侍离开之后…刘焸单掌抬起。  

微型的百劫洞冥法身,悬浮于掌心上,脚踩八叶金莲,金光闪闪。  

那八片叶子饱满丰盈,金莲光华刺眼夺目。  

刘焸的眼皮子跳了一下。  

若是斩金莲能成,这意味着…他需要放弃八叶修为,重新开叶。刘焸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  

神都本就是大炎的核心。  

天下修行者往来集散,以神都为中心,迅速朝着大炎九州散播开来。  

斩金莲之法,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正道也好,魔道也罢,争相研究九叶之法。  

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法子,便分成了三派:谎言派和激进派,尝试派。  

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幽冥教的一处分舵中。  

华重阳,白玉清,杨炎,狄青四人,站得成一排,低着头。  

于正海负手在后,来回踱步。  

“请教主责罚!是属下没能拦下七先生!”华重阳第一个单膝跪了下去。  

“请教主责罚!”其他三人跟着下跪。  

梁州一战,幽冥教赢了。  

赢得很漂亮,赢得很光彩。  

梁州十城,尽数归于幽冥教手中。  

可是,于正海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于正海始终板着脸,皱着眉,看着四人跪下,他又不能真的重罚他们!  

一气之下,一拳砸向旁边墙壁!  

没有使用元气,单凭拳头的强度,那面墙,硬生生被于正海一拳撂倒。  

“没了七师弟…你们让我如何一统天下!像外界那帮傻子,相信砍金莲的传言?”于正海气得脸色难看。  

四大护法单膝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出。  

沉默片刻。  

华重阳才说道:“七先生执意要回魔天阁,我等无法阻拦。况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