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谈兵(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彦此言既出,周围人也是齐齐若有所思,但很快,御驾周边,所有人却一分为二,一半人几乎是迅速想到了什么,另一半人却如王彦那般疑惑不解。  

大概是觉得今日气氛比较好,而王彦也保持了尊重和克制,又或者是君前说这个话题有些尴尬,所以吕颐浩欲言又止,终于没有再说什么。  

而赵玖也没有直接解释,而是瞥了一眼仁保忠。  

后者得到示意,赶紧笑言以对“王节度,依着下官浅见,正如太原府恐怕是知道了三太子死讯,才不顾一切匆匆发大军南下,隆德府那里怕也正是因为知道了三太子死讯,才不敢发兵的。”  

王彦愕然一时。  

而仁保忠瞥见官家又去瞅棚顶,这才继续笑道“王节度想一想,路线归路线,讯息归讯息,太原和隆德虽都有金军主力,也都知道了金国三太子的死讯,但他们根本上是一回事吗?太原留守、行军司都统完颜拔离速,乃是金军宿将,外加银术可亲弟,西路军实际总管,以至于女真人大举封王,都不敢给他一个,就是生怕他来个名副其实,这种人听到三太子死讯,当然有决断,当然敢速速南下发兵。”  

王彦终于若有所悟。  

仁保忠虽晓得对方已经懂了,但既然受了君令,当然要说清楚“可隆德府那里呢,且不说隆德府的四个万户本属东路军,只是隆德府如今的行军司都统完颜奔睹,今年不过三十五六,北面素来比照岳节度的…可实际上此人上位多少是因为他是近支宗室,又自幼养在金太祖阿骨打帐中,号称金牌郎君,是昔日金国三个执政大王认可的心腹,类似的还有大同的金国西京留守完颜讹鲁观…这等人,闻得三太子之死,没有燕京指令,没有一个大王谕令下来,如何会擅自决断,发大军往河中府呢?他便是后来听到了咱们大宋发全军北伐的消息,准备救援,也怕是要先紧着战事声势最大、内里根基相连、同属东路军的大名府为先。”  

王彦连连颔首。  

其实,他也不是不懂,只是思维没转过来而已,早在仁保忠开了个头便醒悟了过来…这正是所谓三太子一人给送来的战略先机了。  

想那讹里朵区区一人,又不是什么名将,后方也可随时有人从燕京出来顶替,为何一人之死便会逼得宋军提前小半年直接仓促北伐?  

眼下局势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河北那边是高景山不敢擅自聚兵发动决战,所以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岳飞联众将黄河东道两个岔道中的棣州、德州、博州从容吞下,把战线压到大名府跟前。河东这里,便是东西两路调度不畅…否则,真依着拔离速这般敏锐的战场嗅觉,又有指挥上通畅,怕是要尽发隆德府、太原府合计个万户极速南下,抢入解州的,到时候,宋军指不定真要跟之前数次轮战那般,直接后撤求保了。  

这位三太子之死,价值连城,是字面意义上的价值连城。  

“拔离速和高景山都不是什么沆瀣人物。”  

赵玖神情不变,却是继续稍作言语。“朕之前还有侥幸之心,只觉得高景山未必就敢直接将讹里朵的死讯极速传给太原,而是只送燕京…但现在看来,高景山还是尽职尽责的。而拔离速更是临阵不乱,敢下决断。”  

“但还是晚了官家一遭。”仁保忠赶紧奉承。“到底是让李节度堵上去了。”  

“未必来得及,也未必堵得住。”赵玖面无表情答道。“拔离速麾下太原行军司几乎是金军四大行军司中战力最强的一处,他能调度的也绝不止是区区三个万户,三个万户只是太原周边仓促召集来的第一批战力。李彦仙虽然出色,但他麾下的部队良莠不一,在那种隘口之处,未必能挡得住金军的轮番冲击…何况,韩世忠未渡河,他也不敢将平陆的部队尽数发过去。”  

“非只如此。”王彦也即刻起身提醒。“官家,韩世忠平素自大,李彦仙也平素自傲,这二人怕是会争功误事,互不提醒…”  

“不仅如此。”吕颐浩也即刻出言。“金军这般反应快捷,委实出乎意料,官家,臣以为咱们从此时起必须要料敌从宽,而若料敌从宽,算算时间,讹里朵已经死了足足十八日,假设燕京那里也能够当机立断,接到讯息即刻开会决定人选,然后立即轻驰南下真定府,再发金牌信使南下隆德,此时隆德府的人说不得也快要动起来了。”  

赵玖心中连续惊动,但到底是磨砺出来了,却是依旧维持面上平静。  

而与此同时,在吕颐浩和王彦的带领下,周边诸多近臣已经一起色变,严肃起身了,就在草棚内准备俯首听令了。  

“既如此,就不要等什么河中府的结果了…也不用管太原、隆德府是什么打算,反正这个时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千万不能露怯…让八字军先过河,去支援铁岭关一带!”赵玖捏着马鞭坐在草棚里长凳上踌躇下令,语速缓慢,甚至多有停顿,但言辞却无丝毫回圜之意。“再将这里情形速速告诉韩世忠,让他自己决断…再通知所有各部,过河后,依照韩世忠、李彦仙、马扩、郦琼四人序列依次指挥…军情有变,咱们不必计较一个河中府孤城了,先争临汾。”  

王彦当即应声…八字军到底是他的旧部,此时离开了,反倒觉得亲近了。  

吕颐浩原本想建议赵官家欲从速当先发骑军的,但想到之前说起御营骑军的事情,却到底是没吭声。  

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