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呵呵,男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841、呵呵,男人林楚妮果然像是被万长生打通了任督二脉。  

据说在火眼那边参与高层会议极其成功,年纪是小了点,才二十四岁。  

但IT互联网企业的从业人员也普遍年轻,这不算很稀奇。  

关键是要站在风口上。  

而且漂亮和气质有极大加成,以她做过主持人以及这半年来不断上课辅导的气场,当场说服了十来位高层对火眼艺术网课事业部的全力支持。  

最后是首席技术执行官亲自陪着她召开了网课技术创立会。  

然后这些高层,竟然还有七八个跟着一起去旁听,美其名曰也了解这个重要的版块。  

其实就是给林楚妮这技术小白,普及下如果要搞网课,从设备、技术和带宽等等各方面要怎么建立,火眼这边大概需要提供多少技术支撑,具体工作怎么对接。  

林楚妮骑着杜卡迪过去上了三天班。  

光是高层们这几天就买了五辆高级摩托车!  

连李逸飞都说自己小时候很向往骑摩托车,现在也想学,但律师和投资方马上严厉警告他不得涉足这种高危险项目!  

这是风险投资给他时候有协议的。  

所有消息都是火眼视频那些在组委会这边工作的员工传递过来,实在是传得太火了,火眼视频自己都发了不少高层骑摩托的小视频。  

财务执行官买了辆复古的宝马R系列,二十万出头,仅次于李逸飞的行政副总裁买了辆哈雷883硬汉,办下来也差不多得二十万。  

其他三辆都是杜卡迪,技术执行官的最贵,三十多万。  

没有谁特别去买那种特别贵的,但还是轻而易举的拉开了层次跟距离。  

搞得火眼好多中层都纷纷想买摩托车,试图能混进高层的爱好圈子。  

只是在平京,十多二十万的摩托车不难买,牌照可就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能进四环的牌照,差不多也能顶一辆车。  

但还是有不少人咬咬牙上!  

什么叫一个人引领一圈潮流。  

林楚妮这就是了。  

杜雯笑称这才是附加升值的典范,美丽不值钱,但叠加了才华和魅力,那就飙升。  

所以等林楚妮回江州的时候,就带着二十多人的技术团队,另外还有十多人由技术和后勤组成去了豫南,准备在这个时候就先参与到基础建设中。  

林副总裁走路都带风了。  

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春晚组委会,当然也传遍了平戏师生内外。  

原本只是林楚妮骑着摩托车帅气的从校园离开的照片,现在已经演变成她跟着万长生,鸡犬升天的年薪百万!  

这对儿男女之间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  

据林楚妮原来寝室室友说她早就号称要推倒万长生的,看来是得手了。  

没见过他俩的更是传得绘声绘色。  

不然怎么会火箭般的蹿升呢?  

大学四年,漂亮在平戏真的不算稀罕,这里相比其他影视院校也要朴实和充满理想主义得多,起码校方一直都是鼓励隔离浮躁浮华的。  

所以按照平戏的标准来衡量,林楚妮的学业很一般。  

但是从大三提前出去实习,校方就放行,甚至还支援人手过去江州支持她,这就开始上路了。  

少数有人会专注于她出去干嘛,大多数人都只会人云亦云的:“哦,跟上万长生了嘛!”  

然后研究生保送,现在更直升著名企业事业部副总裁!  

万导再次如点石成金的观音菩萨,捧红了身边的美女呀。  

于是现在在万长生身边的江竹清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想看看她什么时候红起来。  

万长生还是和江竹清背着书包坐地铁往返于组委会和平戏。  

一周大概有两三天吧。  

江竹清也在竭力控制自己不要比较,起码表面看起来是这样。  

席导倒是给万长生打电话来:“老雷把整理出来的文字给我看了,你就按照这个思路搞论文吧,艺术理论究竟怎么服务于人民,山头主义、派系主义本来就是毒瘤,但又屡禁不止,怎么办?”  

万长生笑:“现在都有人叫我长生系或者大美系了,感觉成功的人都是在跟着我鸡犬升天,却没看看这些人背后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和改变,我来搞这种论文,很没说服力呀。”  

席导批评:“逆流而上,方显本色,你就是自我要求太高,甚至都有些道德洁癖了,那你还怕什么,洁身自好都做到了这种地步,你还怕什么别人嚼舌头?”  

万长生一贯的嗯嗯嗯,回头能拖就拖,课题研究哪有那么容易的。  

钻研点东西他挺有兴趣,但是非要凝结成论文来做什么,甚至给自己挂名头,那就是找事了。  

席导转而关心:“听说你一直住在组委会?”  

万长生细数好处:“各位编导前辈,给我带来很多素材和灵感,更方便我学习交流,再说这都马上十一月,月底要拿出完整架构来汇报,压力还是很大的。”  

席导的意思是:“你还是要劳逸结合,对于春晚我相信你的整体掌控力,其实你的强项就在于整体大关系的把握,这是很多你这个年纪的导演、编导都容易忽略的问题,被细节上的精美迷住了,但是你要考虑带出一批有生力量来,不要过于把自己完全燃烧,多锻炼身体,多到处走走看看调节情绪,艺术家是需要各种色彩的。”  

万长生好笑,怎么都觉得自己非要五颜六色才方显风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