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吴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等到日暮时分,王蕊的情况才稳定下来,但面容憔悴的很,显然是伤到了根本,朱标坐在她榻边亲自给她喂药。  

舀起乌黑的药汤,轻轻呼气吹凉一些,然后小心的喂到她的唇边,王蕊并没有哭闹或是激愤的请求腹中孩子的父亲给她做主。  

醒来后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感受到孩子尚有活力,便淡然的接受了一切,乖巧的喝着苦涩的汤水,就如她往前的那些岁月一般,仿佛咽下去就好了。  

朱标心中有些歉疚柔声安抚道:“安心休息,太医会留在东宫看顾,本宫既回来了,便不会再有什么事了。”  

王蕊打量了下周围轻声道:“臣妾从高丽带来的两个陪嫁侍女素来忠诚,此事应该她们无关,能否让她们回来伺候呢?”  

“好,都依你,不过此时还有事情要查证,明日便让她们回来与你作伴。”  

王蕊说完话只感觉神思恍忽疲倦乏力,闭上眼睛没一会儿就又睡过去了,太医凑上来搭脉,心中有数后就有出去调整药方了。  

“良娣这边有什么情况,无论何时都要告知本宫。”  

“诺。”  

现如今这边伺候的宫人都是刘瑾精挑细选出来的,何况又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料想必回尽心竭力的照料,所以朱标只是简单的叮嘱了几句便离开了。  

回到寝殿,赵婷儿正跪在太子妃身前哭诉:“定是攀污构陷之词,臣妾与那宝娟素未平生,甚至都不认得她是哪个,怎么会指使她去谋害王良娣,求太子妃明鉴,还臣妾一个清白。”  

“我自是信你的,只是既然她招认是你,那无论如何也要问问。”常洛华瞧见朱标的身影赶忙起身:“殿下。”  

“嗯,免礼吧。”  

朱标坐下后看着可怜兮兮的赵婷儿道:“无风不起浪,回去手抄一部药师经,算是为良娣祈福,也是为你自己禳灾。”  

“诺。”  

就在这时刘瑾急匆匆的走进来禀报道:“爷,吴良媛留下一封遗书,自缢了!”  

赵婷儿吓得跌坐在地:“吴姐姐怎么会突然自缢,这…”  

朱标与太子妃对视一眼,看来就是她了,有心为恶但却不敢承担后果,无可奈何只能自尽了事,到没想到这人竟还没受尽酷刑的宫女坚持的久,可见其心惶惶矣。  

也就在这时赵淮安拿着新的供状入内:“爷,那宫女见了兄嫂后自尽不成终是招认了,指认是芳远阁的吴良媛指使下药毒害良娣的,也是她吩咐若是情急就委陷赵承微。”  

朱标向刘瑾伸手,其立刻将手中的遗书奉上,字迹潦草,甚至有些缺横少划,一目阅之,尽是悔恨莫及之言,哀求莫要株连家族,最后则是痛骂赵婷儿明里暗里蛊惑她走上歧路。  

朱标看过后眉头紧皱转递给身旁的妻子,见还在抽泣的赵婷儿吩咐道:“来人,扶承微回去休息。”  

“诺。”  

常洛华看过后也是气愤不已,要知道宫里已经有消息再传,说是这件事有她的手笔在内,这种事一旦有了风言风语,什么真相都是虚的了。  

她堂堂太子妃,在膝下都已经有了两个嫡子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去害一个外藩公主肚子里都还不知道男女的胎儿。  

“吴氏是太原卫指挥使上护军吴方的女儿,早就听闻他素来骄纵子女,如今终是要为此付出代价了。”  

常洛华说完又问道:“吴氏罪妇最后所言此事有赵氏的挑唆,不知爷是何打算?”  

“这件事不好在扩大影响,她的事以后在论,而且所谓挑唆还不是她自己持心不正所致,想着良娣之位只有两个,毒害王蕊构陷李嫣,最后嫁祸给赵婷儿。”  

“哼,想的倒是挺好,可惜事情办的够蠢。”  

言毕对着刘瑾吩咐道:“既然查清,便将无辜者释放,但护主不利终还是要受惩诫,受过刑罚的便罢了,其余的罚俸逐出,王良娣的陪嫁侍女立刻放回去。”  

“诺。”  

这时朱元璋正在坤宁宫饮茶,面色阴沉的所有宫人都胆战心惊,马皇后见此就亲自上手伺候丈夫茶水糕点。  

“标儿那边怎么还没传来消息。”  

“想必是快了,你不是让毛骧都过去了吗。”马皇后劝慰道:“好在王氏暂且稳住了,终究是保全了母子性命。”  

朱元璋不满的冷哼道:“终究是伤了根本,好好的孩子都不好养大,更…哼!”  

终究是自己的孙辈,老朱也怕自己这话出口折损了孩子本就不多的福寿,强压着怒火止住了快要出口的话。  

很快刘瑾就过来了,将事情仔细的说了一遍,不过隐去了遗书中关于赵婷儿的一段,显然是太子的吩咐。  

朱元璋听罢即起身离去,并吩咐太监立刻去传唤亲军都尉府指挥使毛骧前来,马皇后一看便知吴氏满门都免不了邢台上走一遭了。  

但马皇后没劝,王氏她没见过几次,素来也不亲厚,可在怎么如何,那肚子里可也是她的亲孙儿,出了这样的事情她怎么可能没有恼火之意,何况这种事都不严惩以告诫世人。  

那么将来宫里的皇嗣,还不知道要折损几个,这是她作为皇后所不能容忍的事情,莫说只是个上护军,就是勋贵侯爵也不能逃。  

很快一伍轻骑便在毛骧的带领下驰骋出京,京中不知多少人默默的松了口气,尤其是家族中有女侍奉东宫的官员勋贵们。  

今日太子回京,本就有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东宫,莫名的出了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