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宫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女儿可等不到明日了。”  

“那也不好坏了宫里的规矩。”  

“刘安。”  

规矩是约束,但更多时候是针对下面的人,上位者想要越过并不难,何况只是几道菜的事情,下面的人辛苦多盯着些就是了,怎可难为贵人。  

“去吧。”  

“诺。”  

蓝氏也没有再劝,这位是她亲生女儿没错,  

可也是大明朝的太子妃,生育了两个皇孙,未来将会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常家蓝家将来的依靠。  

纵是亲娘也不好像对未出阁时候一样随便教训了,只能对着一旁伺候的侍女吩咐:“去让后厨仔细些,食材多洗几遍。”  

“是,  

夫人。”  

常洛华笑道:“在自家还怕什么?”  

“小心无大错,  

你便罢了,  

这几个奶娘可不能随便吃府里的。”  

几个奶娘应了一声便上前抱着皇孙到偏房喂奶,其实不用王妃嘱咐她们也不会吃宫外的食物,所谓规矩本就是针对她们的。  

见外孙被抱走蓝氏就吩咐其余人都下去,等人都到屋外侯着了才开口道:“我知道你与殿下少年夫妻恩爱不相疑,可也得多注意些,今日有赵承微明日便有王承微张承微。”  

常洛华眸子明亮道:“李嫣不是替女儿教训过了,想得殿下恩宠,总得先过了她这关在说。”  

蓝氏一愣看向女儿道:“所以你才在新人刚入宫的时候非要归宁省亲?就是想要李良娣出头当这個恶人?”  

蓝氏凝眉思虑片刻道:“我虽在宫外,可也听说过殿下恩宠李良娣,借她打压东宫妾室虽好,可得记着恩威赏罚是你这个太子妃的权职。”  

常洛华微微撅起红唇:“哪有人会不宠爱李嫣呢?好在她脑子不太好用,心地也算纯善,想做坏事也就能做到那点程度。”  

蓝氏不禁无言以对,爷们儿们打天下时,她与李善长的夫人也是常有往来,李嫣自然也是见过的,这孩子确实不像其父精明干练,而是更像其母。  

“那赵承微可是湖广平章家的?”  

常洛华点点头:“赵婷儿应是赵家三房的嫡次女,  

赵家适龄的嫡女有七八位之多,能从中脱颖而出也不容易。”  

“谢过姐姐们前来探望,妹妹可真是出了个大丑了。”赵婷儿用帕子不断拭泪,一屋子莺莺燕燕不断劝慰,有两人心气高的还在不满的念叨着李嫣。  

“真是山中无老虎了,良娣位份比我等高,可终归不还是妾室,凭什么仗着入宫早就这么随意的轻贱我等。”  

“就是,瞧她神气的,婷儿妹妹被殿下责罚,所抄录的就算要人检阅也是该给太子妃,有她什么事。”  

絮絮叨叨好一会儿约定守望相助后她们才各自散去,赵婷儿相送到门前表现的依依不舍,等人都走远了转身将手中的手帕一丢吩咐道:“取笔墨纸砚,多点几根灯烛。”  

“承微,殿下也没吩咐期限,夜里抄书伤眼,不如明日在抄写吧。”  

“殿下监管国政日理万机,晚一日殿下对我的印象就减一分,那我今日之举岂不是成了笑话。”  

赵婷儿想着方才那帮姐妹嘴角上杨,  

看似我犯了忌讳,  

可殿下却是实实在在的记住了我这么个人,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而你们循规守矩却不知马上又要有新人入宫了,到时候殿下如何能记得你们,没有恩宠没有一儿半女,就在这宫里熬死吗?  

很快笔墨纸砚备好,一部东汉班昭所著的《女诫》也放置一旁,这本是班昭用来教导班家女儿们的私家教课书,不料被当时京城世家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天下流传至今。  

其内容共有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约两千字,十遍也就是约两万字,这可不容易。  

当然,容易也就不是惩戒了,赵婷儿一只手薰墨提笔,另一只手拉着袖口,洁白纤细的手腕仿佛散着毫光。  

清秀柔美的簪花小楷落于宣纸之上,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  

所谓簪花小楷即是由于字形如女子盘发所用簪子上的雕花一般,故得此名,此名也最早是因赞美书圣王羲之书法启蒙之师卫夫人所写的小楷书法而得,往后一直深受历代才女闺秀的钟爱。  

开平王回京坐镇,太子妃地位愈加稳固,只能奉承,李家有些落寞,但李相爷门生故吏遍朝堂,而且李良娣还有殿下恩宠,不能得罪,王良娣出身王族但父兄早死,又无殿下恩宠傍身,本不值一提,可偏偏怀了皇嗣,也不能轻动。  

至于余者就不值多虑了,如那云锦暖玉等虽有往昔伺候太子的情分,但出身太低无家族支持难成气候,纵生儿育女也不过是傍身而已。  

赵婷儿心气甚高,既没有母仪天下的命数,那也要当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才行,在东宫位份如何不打紧,将来一定得是贵妃娘娘。  

刘瑾端上一杯新茶劝道:“爷,夜深了,剩下这些明日在批阅吧。”  

朱标放下笔揉了揉手腕道:“难不成明日就没有新奏章了?要么是今日累要么是明日更累,于本宫哪有什么清闲。”  

“爷辛劳,奴婢看着也是难过。”  

朱标笑了笑吩咐道:“将灯烛放近些,这王千写的真潦草,本宫都快认不出所写是何字了。”  

朝廷对官员上奏所用何等书体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