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丹阳敢死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敢年带着三千丹阳兵,从南城墙,紧急赶到西城区城墙段支援的时候,西城区的守军已经崩溃了。  

西城城墙上的战况惨烈无比。  

守城军三千甲兵和一千五百名弓箭手,根本挡不住吴军这支禁卫尖刀营,三百名猛士的疯狂猛攻。  

吴军禁卫尖刀营,已经有几千名精兵爬着梯子,登上了城头,正在沿着城墙的两侧拼命厮杀,扩大自己的攻占范围。  

朱山带着残余的两千名刀甲兵,死守着最重要的西城门,阻挡吴军开门进城。只要城门不失,吴军的骑兵就进不了城。  

丹阳城内还能坚守,打巷战。  

丹阳火枪兵三千人贴着墙,排成了密集的射击队形,正在推进。  

“瞄准,预备——!”  

李敢年喝道。  

最前方的几十名丹阳兵手端着火药枪,上了刺刀,在最前面。  

吴军的十多名猛士看到丹阳的援兵来了,不由狞笑着,立刻凶猛的朝他们扑了上来。  

丹阳城最精锐的就是火药枪兵。而他们吴军猛士,也是吴军精锐中的精锐,近战无敌凶猛。  

“前中后,三排阵型。”  

“开火!”  

李敢年喝道。  

“砰砰!”  

丹阳火药枪兵的几十枚子弹密密麻麻的射了出去。  

吴军猛士的精良内甲,虽然能挡箭矢和刀砍,却挡不住铁弹丸的近距离轰击,顿时十多名猛士们纷纷中弹,吐血倒地。  

他们眸中尽是惊骇之色,死不瞑目。  

他们没想到,火药枪的威力这么巨大,一个铁丸一个血窟窿,比箭矢的穿刺要强个四五倍,根本不是内甲能够抵挡住的。  

这几十名丹阳兵射击完,立刻从城墙的一侧,跑步后退。退到队伍的最后面,装填弹药。  

而他们后面的几十名丹阳火枪兵,飞快顶上,再次举枪齐射。  

“砰砰”,又是几十枚密集的铁弹丸,朝前方射击。十多名吴军精兵正在朝他们冲锋,瞬间倒下。  

眨眼功夫,几十名吴军精兵倒下。  

后面的吴军士卒听到枪响,不由看过去,吓得面色大骇。  

这群丹阳兵居然如此厉害。  

他们吴军精兵别说战斗了,连靠近都做不到。  

这样下去,他们恐怕连一个丹阳兵都杀不死,就要被打的全军覆没。  

“快,拿盾牌,拼死冲上去!冲进去,他们就开不了火。砍死他们!”  

吴军大将徐三,见状不由大吼。  

好不容易攻占下来的城头,当然不能就这么给丢了。  

马上,上百名吴军精锐士兵鼓起勇气,疯狂吼叫着,顶着火药枪的开火,拼命朝丹阳兵冲过去。就冲到丹阳兵的面前,他们才有战斗的机会。  

手里的木盾牌,加上他们穿着的内甲,或许能够抵挡住火药枪铁弹丸的射击。  

此时,却见一名壮硕的丹阳兵手里拿出一个火药包,点燃了引信。  

引信嗤嗤的响着,眼看就快要烧到尽头了。  

丹阳兵猛然大力的一甩,甩出四五丈远,朝那群举着盾牌的吴军士兵的头顶上丢过去。  

“轰!”  

随着一声巨响,那群上百名吴军精锐士兵,有一小半,被炸的一片东倒西歪。盾牌几乎被炸得粉碎,他们的内甲根本抵挡不住猛烈的爆炸。  

火药包内的荆棘铁钉,更是炸的他们皮开肉绽,痛苦哀嚎着,满地翻滚一片狼藉。  

其余没有受伤的一半吴军,耳朵被震的嗡嗡响,被剧烈的爆炸气浪,震的整个人都懵的。  

他们口角流血,张开口,发现自己说话,完全听不清楚,也不知道周围别人在吼着什么。  

吴军大将徐三和吴军众猛士、精兵们无不骇然变色。  

上百名密集阵型的吴军精兵,被一口气炸翻了一半,根本抵挡不住丹阳兵的推进。  

“前进十步,射击!”  

李敢年一挥令旗。  

丹阳兵们继续朝着前方。  

每一轮射击,他们便前进十步。所过之处,打的吴军精兵丢盔弃甲,无从抵挡。  

因为城墙很窄,最前面永远就那么几十个兵站在最前面。后面的兵多,也只能看着。  

丹阳火枪兵射击之后,就从一侧,跑步撤退。  

身后的火药枪兵跑步上前,射击。  

他们不需要花时间去填装弹药,射击速度飞快。几乎是几个呼吸之间,便是一轮射击。  

不论吴军如何拼死冲锋,再猛烈的攻势,都被一个火药包给直接炸死一片,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冲到他们的面前。  

原本被吴军占领的城墙段,开始慢慢缩小,城头的吴军被一点一点给吞没。  

一旦城头合拢,丹阳兵和残余的守军汇合,吴军好不容易攻打下来的城墙,将会再次失去。  

在西城门处,死守待援的将军朱山和两千名残军刀甲兵,眼看吴军快要占领了城头,都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很快会被吴军给吞没。  

他们终于看到丹阳兵前来支援。  

那些原本在他们面前,威风无比的吴军三百名精悍猛士,被丹阳火药枪兵给打的惨不忍睹,连冲到近身都做不到。  

短短一会儿工夫,已经有几十名猛士和几百名吴军禁卫精兵被射杀,吴军节节败退。  

丢失的城墙,被一点一点给抢夺了回来。  

“丹阳兵来了!”  

“丹阳兵太厉害!”  

残余守城军不由欢呼起来,他们鼓起勇气去,也拼命冲了过去,想要和丹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