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有人深夜辞官归故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近病休,难以履职...你为丹阳代郡守如何?代任职一年,干得好,一年后转正为郡守。争取五到十年内,位列九卿!”  

谢胡雍道。  

这是他用老丞相的最后情分,请皇帝征辟谢安然为丹阳代郡守。  

“代郡守”,这一出仕就远比其他岁举的官员,出身高太多,至少省了十多年时间在底层打拼。  

丹阳郡就在金陵帝都的边上,离的也近。  

而且谢安然身为谢氏嫡长孙,又是驸马爷,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项凌公主能帮他在皇帝面前说话。  

这嫡长孙远比嫡长子,更有机会晋升九卿。  

只要十年内,谢安然能够晋升九卿,那么谢氏门阀的地位就能稳住。  

谢安然迟疑了一下,心中微叹,拱手道:“是!...孙儿尽力而为。”  

不管是祖父谢胡雍这位老丞相出面,还是项凌公主出面,都能让皇帝直接征辟他出仕为官。  

身为门阀子弟,这由不得他来选择。  

只能出仕,维护谢氏门阀的稳固。  

“这第二件大事,便是老夫打算办一份邸报。  

谢安然和小昏侯、太子、沈万宝等人一起办过《大楚邸报》,应该知道邸报之法。  

祖父归隐,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手头有些皇帝赏赐的余财,便打算办一份邸报,就叫《谢氏邸报》吧!  

祖父发挥一点余热,依然要坚守我们门阀勋贵的立场,为天下士子疾呼!专门刊登门阀和士子的消息。”  

谢胡雍沉声正色道。  

小昏侯发明的邸报,的确是个好东西。哪怕他归隐在野,依然能让自己的声音被众所周知。  

至于花费,无需考虑。  

他此番辞官归隐,皇帝赏赐金百斤,良田百顷,每年都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无需动用谢氏门阀的公账,光是这额外大笔的钱财,足够他办一份有影响力的邸报。  

谢安然沉默了一下,“是!”  

办一份邸报,并不容易,需要足够的人手采集消息、纸和印刷术。  

他只是在采集消息上擅长,其余只能靠沈万宝和小昏侯。  

不过,祖父谢胡雍在门阀勋贵中的影响力巨大,振臂一呼,响应者众,专门为士子办一份邸报。  

关是在门阀勋贵内部的消息渠道上,便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是《大楚邸报》做不到的。或许,这份谢氏邸报真有几乎能办起来。  

小说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