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行刺我自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尊先生改以光辉笼罩了李故城。  

卫零留心看去,果然视线、感知、声音都被隔绝。  

他先前对尊先生的实力抱有怀疑,此刻疑心渐渐消了,开始琢磨起对方的真实身份。  

光辉笼罩下,陈洛阳扮做的“尊先生”静静看着李故城。  

李故城深呼吸一下,然后试探着说道:“人皇陛下,曾经留下五枚符诏,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其中一枚,应该是在古神教陈洛阳手里。  

虽然消息还没有彻底传开,但现在红尘间隐隐有传闻,此人乃至尊弟子…”  

陈洛阳淡淡说道:“不错,他手上的符诏,是‘黄土’。”  

李故城对于神通广大的尊先生知道此事,并不很意外,只是他不知道方才卫零所言的具体内容。  

他声音越发谨慎:“除了陈洛阳手上的‘黄土符诏’外,晚辈还听过一个传闻,‘白金符诏’,似在蛮荒…”  

小李王爷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观察对面尊先生的动静。  

见尊先生这次没有开口,安静听着,小李王爷暗中松一口气。  

看来有关白金符诏的消息,尊先生像是并不知情。  

方才卫零提供的消息线索,应该也同白金符诏无关。  

自己这条线索,应该可以让尊先生满意。  

依照尊先生的习惯,自然也会给予他李故城渴求的酬劳。  

是以李故城言道:“这是晚辈昔日听父皇偶然提及的一点消息,人皇所遗的白金符诏,该落在蛮荒那位族王手中。”  

他面前光辉笼罩下,看不清面目的尊先生点点头:“有劳小友,接下来也请小友继续帮忙留心有关人皇的一切。”  

“前辈放心,晚辈自当竭尽全力。”李故城连忙答道。  

陈洛阳扮做的“尊先生”轻描淡写的说道:“小友给了我一条有用的消息,我当有所回报。  

小友眼下着急寻人,不妨往雍月山脉一行,或可有收获。”  

“…谢过前辈!”李故城长长出了一口气。  

面前这位尊先生,果然急人所急,每次所给出的酬劳,都是自己当前最需要的东西。  

正是因为如此,这“树屋”才让人难以割舍。  

至于尊先生如何神通广大到仿佛全知全能,李故城眼下已经不追究,习以为常。  

他现在更多是在考虑,尊先生言下所指之人,没有说明是西秦大帝李策,还是那个姓冷的副将。  

会是哪个呢?  

李故城虽然心里犯嘀咕,但眼下不好追问,只能等回去后,亲自往雍月山脉跑一趟。  

他此刻也同苦海的圆癫一样,心中好奇人怎么会跑到雍月山脉去了。  

不过,小李王爷此刻对尊先生所言,倒信了大半。  

过往经验证明,尊先生在支付报酬这方面,从来不叫人失望。  

扮做“尊先生”的陈洛阳,收回笼罩在李故城身上的光辉。  

就算李故城没有提供给他有用的讯息,他也仍然会把冷寂在雍月山脉的事情告诉对方。  

陈某人可从来没打算白白便宜苦海一脉。  

去寻冷寂的势力越多,水越混,才越有助于他接下来的安排。  

倒是李故城有关白金符诏的下落线索,让陈洛阳眼前微微一亮。  

他要李故城、卫零他们打听人皇下落,并非单纯心血来潮。  

当初在神州浩土,得到黄土符诏的时候,他还只是担心抛下符诏的天佛是否别有用心。  

但等他得到青木符诏,并来到红尘界,查阅红尘古神教总教内的一些资料典籍后,发现一个问题。  

人皇的历史,已经在数千年前终止。  

而在这数年前时间里,有关这几枚人皇符诏的记载极为稀少。  

并且不同符诏现世,往往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只偶尔惊鸿一现。  

以至于大家对几枚符诏具体的功用,都不甚了解。  

不同记载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也在百年以上。  

可现如今,黄土、青木已经都到了他陈洛阳手里。  

在听闻东周女皇自称有一枚黑水符诏后,陈洛阳便感觉,这当中应该不止巧合那么简单。  

现在听李故城所言,白金符诏其实也已经现世,落在蛮荒族王手里。  

更让陈洛阳感觉不寻常。  

天佛于最近将黄土符诏送回红尘界,是否也另有打算呢?  

陈洛阳心中沉思。  

关于当年人皇的结局,虽然如今红尘的共识,基本是人皇已经陨落,但围绕这结局的谜团仍然太多。  

都说人皇陨落,又有谁知道这其中有几分是因为红尘换了新主人的缘故呢?  

陈洛阳自己心中琢磨的同时,面上则扮做“尊先生”,视线转而看向姬重。  

姬重轻轻低首。  

他不是初次来“树屋”了,但此刻的感受,同之前来这里,截然不同。  

宫中长老安排他跟随申屠井然等人,一起去为养伤的坤地长老聂冠和守关护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敏感的姬重却隐隐感觉,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别人如何且不谈,但申屠井然却仿佛有些古怪。  

说好听些,申屠井然不是在为聂长老守关护法,倒更像是在保护他姬重。  

说难听些,对方隐隐然是在监视他。  

这让姬重少有的感到不安。  

他一向淡泊,无争无求,随遇而安。  

但身边同门的古怪之处,让他难免联想起自身的特异之处。  

自年幼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