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红尘武圣前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罚神锋,罪魔铠。  

红尘古神教历代相传的宝物,一攻一守,威能惊人。  

郑池修为精湛,第十八境的境界下,神魔不灭身之强大,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站在红尘武圣境界顶点,代表武圣所能达到的最高防御水平。  

方才同时承受彭峰、杜期明两个同境界强者的围攻,也仍然屹立不倒。  

但现在却被彭峰手里的罚神锋所破。  

除了罚神锋的锋芒凌厉外,还因为此宝对神魔血与神魔不灭身,存在几分克制之效。  

多重因素叠加下,于是有这般战果。  

罚神锋此前一向掌握在教主江懿本人手中,但这次江懿名义上坐镇总坛不出,处理郑池一系人马反叛的事情交给麾下教众,于是他在彭峰出发前,便把此宝赐下。  

此刻在彭峰手里,罚神锋果然发挥作用。  

但郑池一身艺业实在惊人。  

虚空里,女娲的形象一闪即逝。  

而郑池出手间,威势赫然暴涨。  

他不理会彭峰攻击,而是以攻对攻,凌厉还击。  

一击之下,彭峰的神魔不灭身,赫然也被他打破!  

彭峰精擅“刑天”,号“不死巨灵”,作战悍勇无畏,与敌不死不休,但此刻没有跟郑池硬拼到底,而是在杜期明接应下,退让开来,重整攻势。  

古神教三位武圣之巅层次的宿老,同室操戈,对峙而立。  

彭峰与杜期明都审慎的看着郑池:“还真是‘女娲’。”  

三大长老所修炼者,都是神魔血,在神武魔拳的造诣上各有所长,而关于防御,则都依仗神魔不灭身。  

彭、杜二人如果没有罚神锋在手,固然难以奈何郑池,但郑池想要攻破他们的神魔不灭身,同样不是容易的事情。  

便如方才,面对彭峰偷袭,郑池先击退杜期明,虽然一拳将杜期明打得飞退,但杜期明神魔不灭身未破,并无大碍。  

如果只有杜期明一个对手,郑池将之困住,可以慢慢消磨,杜期明底子没有他厚,时间长了,铁核桃也终究会被砸开。  

但杜期明与彭峰联手二对一,彼此策应,郑池正常情况下破开他们防御的机会就很渺茫。  

当然,彭、杜二人没有罚神锋在手,想胜郑池更难。  

可是方才郑池落向彭峰的一拳,却悍然破开对方神魔不灭身。  

不是彭峰防御比杜期明差。  

而是郑池的力量更强了。  

并非他先前隐藏实力,而是短短瞬息间,其出手的破坏力骤然暴涨。  

原因,便在于“女娲”。  

彭峰有罚神锋在手,杀伐犀利,却也反过来助长了郑池的力量。  

不仅仅是个人武力,此刻甚至连宝物的力量,也为郑池所用。  

彭峰能靠罚神锋攻破郑池的神魔不灭身,此刻郑池反过来也可以。  

对方攻击力上的优势,被“女娲”强行抹消,但郑池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却始终存在。  

彭峰同杜期明慎重的看着郑池,没有盲目上前。  

故老相传,“女娲”还有其他妙用。  

作为神武魔拳最强三拳之一的“女娲”,威能犹在“皇天”、“神农”、“少昊”之上。  

郑池默默看着面前二人,也静立于半空中。  

看见彭峰现身,他心中便微微一沉。  

这说明,看似落单的杜期明这里,其实是陷阱。  

果不其然,随着彭峰出手,越来越多的古神教高手,出现在四周围,呈现包围之势。  

其中也包括他郑池的弟子,练步一。  

练步一徐徐走来,平静看着郑池,但却跟彭峰、杜期明一起,呈“品”字形站位,将自己的恩师围在当中。  

郑池对此并未露出意外之色,反而非常平静的看着练步一,面上也不见怒容。  

远处,四面八方这时也都掀起大战。  

除了随练步一、彭峰现身,忠于教主的教众以外,周围也有郑池一系人马现身。  

为了行动隐秘起见,郑池一系古神教高手来的不多,但都是受他信任的精锐高手。  

他们埋伏在侧,本意是以防万一。  

眼下,“万一”真的出现了,于是众人当即杀出,准备接应郑池撤离。  

郑池不慌不忙:“江懿自己,看来仍然没到。”  

说着,他摇摇头,然后身形如电,飞快出手。  

所选目标,正是其弟子练步一。  

面对有“女娲”罚神锋之力加持的郑池,练步一抵挡的异常吃力,第一招间,就差点出事。  

她天资横溢,实力过人,第十七境的修为实力,便堪与彭峰、杜期明这样第十八境的古神教宿老匹敌。  

但郑池实力,本就更在彭、杜之上,现在攻击更借了罚神锋加持,练步一就更难招架。  

多亏彭峰与杜期明接应,练步一才不至于第一招就吃亏。  

她神色冷静,并无受挫的感觉,沉着与彭、杜二位长老一起跟郑池周旋。  

“罪魔铠在你身上吧?”郑池淡淡一笑:“穿上吧,要不然纵使有他们两个相助,你也撑不了几招。”  

练步一没有否认:“然后再给您的‘女娲’借去罪魔铠的护御之力?”  

郑池笑而不语,但手下攻击更急。  

恢弘霸道的神武魔拳在其手上,威力展现的淋漓尽致,每一拳之间仿佛都有毁天灭地,动荡红尘之威。  

有那么几个瞬间,练步一、彭峰他们感觉自己仿佛在面对教主江懿,当真如再世神魔之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