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洛阳城,风云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应青青和卓清溪听到那个男子的声音,都是一怔。  

下红尘一行…  

故乡…  

“竹先生,您这是要去神州浩土?”卓清溪同应青青面面相觑,开口问道。  

那男子说道:“是啊,刚刚得到消息,有一页天书,在那红尘下一方天地里出现。  

我对天书本无兴趣,不过据传这一页天书蕴含浓烈的生机,有可能是写着‘生’字的天书残卷。  

拙荆虽已走了多年,但我仍旧抱着万一的指望。  

实话实说,我觉得希望不大,但不试一试,总是心下难安,个中蒙昧愚钝,让二位见笑了。”  

“岂敢。”卓清溪忙说道:“您与尊夫人伉俪情深,多少人羡慕还羡慕不来呢。”  

男子答道:“我手头虽无定界珠、乾坤令等东西,不过仍可带二位一起下红尘。  

如果二位无意返回那神州浩土,不妨继续留居寒舍,我去去便回,在此期间,二位尽可以当这里是自己家,不必客气。”  

应青青这时出声问道:“恕我冒昧向先生打听一句,那一页天书,落在神州浩土,是落在谁手上了吗?”  

男子不急不躁,语气平和:“看来青青姑娘在神州浩土有牵挂的人。”  

应青青抿了抿嘴唇。  

“那一页天书,听说已经有了主人。”男子言道:“其名陈洛阳,似是古神教在那方天地的一脉分支传人。”  

应青青呼吸微微一顿。  

卓清溪则看向她。  

哪怕不是面对面,那男子对些许细微变化也洞若观火,已经了然:“他就是你牵挂的人?”  

应青青慢吞吞言道:“…陈教主有恩于我,一直对我很是照顾。”  

卓清溪见状,心中暗叹一声。  

草庐中的男子言道:“无需忧心,我本不贪图天书,只是暂借,不论能否令拙荆还阳,事后都会将这页天书物归原主。”  

应青青闻言,只是半放下心,但仍不轻松。  

对方得到消息,听说神州浩土陈洛阳有一页天书。  

除了这草庐主人外,红尘界里还有其他强者,也会收到风声。  

对这页天书感兴趣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两个。  

其中,也不会缺少像这草庐主人一样的顶尖大能强者。  

她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会盯上陈洛阳的那一页天书。  

但她知道这间草庐的主人有多强大,知道红尘里,这样的一方巨擘不止一个。  

知道,一页天书,对很多人都充满吸引力。  

“竹先生,请原谅我有个冒昧的不情之请…”应青青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不等她话说出口,对方已经直接给出答案。  

“可以。”  

应青青一怔。  

“自青青你这里,于我剑道有所启发,此刻予以回礼,是应该的。”  

那男子说道:“如果你的朋友愿意,我可以护他离开神州浩土,不过届时便劳烦青青姑娘帮我借天书一用,大家不伤和气,事毕归还。  

如果你的朋友不愿意借我天书也无妨,届时我自己跟他谈谈,不会令你为难,在此以前,我仍会助他,青青你尽可放心。”  

应青青心头大石落地:“谢过先生。”  

“无需客气。”男子又向卓清溪问道:“卓夫人呢?”  

卓清溪轻叹一声:“我也想回故土看看,烦劳先生了。”  

“那我们走吧。”男子说道。  

话音未落,应青青和卓清溪二人的身形,便为淡淡白气所笼罩,然后就在草庐当中消失。  

待她们眼前景象恢复正常之际,入眼处是一片山川景色。  

不过,居高临下的视角下,仿佛将整个神州浩土天地都尽数收入眼底。  

男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看来已经开始了。”  

然后,白气带着应青青二人下落。  

当她们眼前景象恢复正常之际,入眼处是一座巍峨雄城。  

“那里是…洛阳城?”  

应青青同卓清溪望着城头上的题字。  

在她们还未离开神州浩土的时候,虽未目睹,但已经听说魔教攻陷夏朝皇都,改禹京城为洛阳城之事。  

但今天才真正亲眼见到。  

对这座城池,丹后卓清溪并不陌生,不过在其易主改名后,如今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眼下她们无心关注这些,注意力马上被别的地方吸引。  

在洛阳城上空,正有三方对峙。  

一尊金身菩萨像。  

一株神树。  

一团黑云。  

三方存在,都显得很是缥缈。  

人的视线看上去,仿佛都聚在洛阳城上方,彼此隔空相望。  

但在感知中,它们却仿佛都不曾存在于这神州浩土的天地内,而是全部自成一格的样子。  

三方全部静止不动。  

但这静止中,却带给人一种极端压抑的感觉。  

仿佛随便谁只要略微动一下,就会把神州浩土这方天地整个压得粉碎破灭,烟消云散。  

它们似乎已经有了要动手的意思。  

但随着这团似云似水的白气流转而来,则让另外三方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他这边来。  

应青青和卓清溪,都感觉到如有实质的视线,向她们望来。  

所幸,白气阻隔下,并没有异样的感受。  

“你们可以去见见老朋友了,问问他的意思。”白气中传出那男子的声音:“他似乎并不想离开。”  

应青青二人,被白气放下,来到洛阳城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